克裏特文明

克裏特島位於愛琴海南部,是地中海海上交通的要衝。它東西長約260公裏,南北間寬的地方約有55公裏,最窄處約12公裏,總麵積為8252平方公裏。它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適於發展畜牧業和農業。由於鄰近埃及和西亞這些古代最早文明的發源地,克裏特一度在社會經濟發展方麵處於歐洲最先進的地位。

考古發掘證明,大約公元前6000年,克裏特就有人類居住:它的新石器文化,有類似小亞細亞和塞浦路斯新石器文化的特征。公元前第三千年紀內,更多的移民從小亞細亞來到這裏定居,使這裏稀少的人口增加了。

公元前第三千年紀中後期是克裏特文明的直接孕育時期,是無階級的社會向階級社會過渡,野蠻向文明過渡的時期。

約從公元前2600年起,克裏特人開始使用青銅器。其後,青銅器日益普遍,但石器和骨器仍然流行。由於生產力迅速提高,產品有了些剩餘,貧富分化出現,克裏特的原始公社製開始瓦解。

大約公元前2000年,在克裏特出現了宮殿建築和象形文字。宮殿和文字的出現,透露了最早的奴隸占有製國家的誕生。根據考古資料和傳說推測,克裏特的早期國家產生的道路,大概和東方沒有多大的不同,也是由農村公社結合而成。

克裏特的銅,後來還有錫,這些主要的工業金屬,都經常仰賴從塞浦路斯、安納托利亞等地輸入。為取得這些金屬以及隨後的冶煉加工,必須組織龐大的人力和物力。這就引起了一種迫切的要求,即把細小的經濟細胞聯合成較大的集體。作為這個過程的自然結果,產生了第一批城市型的居住區和宮殿型的建築物。

克裏特國家和古代東方國家基本上屬於同一類型。克裏特的古代國家是一種獨特的宮廷國家。一個規模宏大的宮殿建築是它宗教活動和行政活動的中心,同時也是它經濟活動的中心。城市隻是宮殿的附屬品。它的周圍照例還有一個大小不等的農業地區。

國王是最高統治者。他既是軍事統帥、最高行政首腦,又是最高祭司。國王和他所親信的貴族、官僚統治剝削農村、城市的勞動者和奴隸。

在克裏特北部的克諾索斯、馬利亞,南部的法伊斯托斯,東部的紮克羅斯,都發現了大型的宮殿建築。在古爾尼亞(位於克裏特北部)、聖特裏阿紮(在法伊斯托斯附近)等地還發現了一些規模較小的宮殿式建築。克諾索斯的宮殿規模最大。克諾索斯離海岸4公裏。有人推算,在最繁榮的時期,這裏的宮殿以及附近的建築群,可以容納8萬居民。如果加上海港的居民,總數可達10萬。在克諾索斯和法伊斯托斯之間有用石頭鋪砌的道路相連。有人認為,各地宮殿之間由鋪砌的道路相通,是克裏特文明的特點之一。青銅短劍的廣泛使用則是另一特點。

關於克裏特各宮殿的統治者之間的相互關係,現在隻能推測。各個宮殿群體可能都是一些獨立的小國。在公元前1900-前1700年左右的時期內,這些小國之間可能有過戰爭。

公元前1600年左右,許多宮殿和建築物遭到破壞。有些學者認為,這可能與阿哈伊亞人從巴爾幹半島入侵克裏特有關。部分入侵者很快與當地居民融為一體。不過,宮殿很快得到重建,而且規模更大。克諾索斯宮殿的建築麵積達兩萬多平方公尺。

用線形文字A書寫的泥版在公元前17世紀初出現。線形文字A有137個不同的符號。其中的1/3是從原來的象形文字中繼承下來.或者是對象形文字略加改變。大部分符號相當於一個元音加一個輔音組成的一個音節,並不是字母。另一些符號則表示整個的單詞。計數用十進位製。數目字和絕大多數表示單一事物的符號容易讀出。但是,線形文字A的主要部分——大多數的音節符號,甚至元音,都未能確讀。絕大多數的單詞含義也不清楚。因此,目前它還無助於我們了解當時的社會。

公元前16世紀和公元前15世紀,是克諾索斯傳說中米諾斯王朝的鼎盛時期。它不僅控製了整個克裏特島,並且向周圍地區擴張。當時,克裏特與愛琴海諸島、希臘半島,以及埃及、小亞細亞等地有頻繁的貿易往來。手工業和農業都有很大發展。

在經濟繁榮的同時,文化也繁榮起來。繁榮時期的克諾索斯王宮集中代表了克裏特文化的成就。

王宮依山而築,支以上粗下細的石柱。牆壁大都是下部用石頭砌成,上麵則是未經焙燒的磚坯,磚坯之間放一些直立的木頭。房屋有三層的,有兩層的。布局不求對稱,中央是一個長方形的庭院,四周圍以各種不同用途的廳房。各建築之間由長廊、階梯互相連接。宮內敷設了廣泛的不同口徑的供水排水管道。政事用房在庭院的西部,而且最重要的廳堂是在樓上,有寬闊的樓梯通向那裏。在政事用房的西邊是主要的倉庫所在地。一排連成一片的房子裏安置了大小不等的陶缸、陶罐,其中高者與人身相等。在這些陶器中分別裝有油、酒、穀物、羊毛等克裏特的重要產品。在另一些庫房中,存放一些體積不大但是貴重的物品。王室成員的住房在庭院東邊。主要的廳房也是在樓上。宮內設有舉行宗教儀式的專門地方。

宮殿的許多廳堂和一些走廊的牆壁上繪有很多奇妙的主題各異的壁畫。有的描寫慶典遊行,有的表現宮中男女的日常生活。畫中人物的麵目衣著詳細而真實。描寫自然景物,尤其是海中動植物的壁畫,形象生動而逼真。在克裏特宮殿的壁畫中,很難見到描寫戰爭情況的畫麵。

法伊斯托斯的宮殿,結構與克諾索斯的大體相同,隻是規模略小,裝飾壁畫不如克諾索斯多。

專門研究克裏特宮殿建築的一位專家認為,克裏特宮殿建築藝術是當地人自身創造的,並非從外地引入。

從宮殿遺址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有的陶器壁薄如蛋殼。各種人物造型的陶器,形象生動。不同形式的石雕、銅雕、金銀製品,都說明克裏特的手工業達到很高的水平。宮廷建築中的壁畫和陶器上的彩畫以及雕塑等,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克裏特古代藝術。

約公元前1450年,克諾索斯王宮中出現了另一種線形文字,也是刻在泥版上的。為別於線形文字A,這種新的線形文字被叫做線形文字B。1952年它已被英國學者文特裏斯和柴德威克釋讀成功,證明記寫的是希臘人的語言,和邁錫尼、派羅斯出土的線形文字是同一種。線形文字B的出現表明,其時克諾索斯王宮已被來自希臘半島的希臘人占領。這一時期留下的克諾索斯泥版文書,絕大部分都是記載財物的賬目和收支表,其中有些提到奴隸。

公元前1400年左右,克諾索斯宮突然遭到破壞。稍後,克裏特其他各地也遭到相同的命運。破壞的原因不明。經過這次破壞之後,克裏特文明迅速衰落。公元前12世紀後期經濟文化落後的希臘多利安人侵入,克裏特文明從此被人遺忘,隻在希臘人那裏留下了一些美麗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