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法則

研究人員曾經歸納出一條“事故法則”:每一起嚴重的安全事故的背後是29次輕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和1000起事故隱患。這些輕微事故、未遂先兆和事故隱患隻要稍加留意就可發現。但若在細節上疏忽大意,事故與損失終有一天不可避免。

工作中無小事,容不得半點疏忽,小疏忽也能釀成大禍。然而,不論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一些無關緊要,看上去不起眼、無所謂的小事,常常抱著不足掛齒、無所謂的態度。其實不然,有些看起來微不足道的細節和元素,正是工作中的命脈之穴。

曾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海輪“環大西洋”號,就因為一個船員買了個不太合適的台燈,加上一幫警覺性、責任感不高的船員們,從而把21人葬送大海。在整個事故的過程中,每個人的責任看起來都很微小,但連續發展後就不可收拾了。

當巴西海順遠洋運輸公司派出的救援船到達出事地點時,“環大西洋”號海輪消失了,21名船員不見了,海麵上隻有一個救生電台有節奏地發著求救的信號。救援人員看著平靜的大海發呆,誰也想不明白在這個海況極好的地方到底發生了什麽,從而導致這條最先進的商船沉沒。這時有人發現電台下麵綁著一個密封的瓶子,打開瓶子,裏麵有一張紙條,21種筆跡,上麵這樣寫著:

一水理查德:3月21日,我在奧克蘭港私自買了一個台燈,想給妻子寫信時照明用。

二副瑟曼:我看見理查德拿著台燈回船,說了句這個台燈底座輕,船晃時別讓它倒下來,但沒有幹涉。

三副帕蒂:3月2 7日下午船離港,我發現救生筏施放器有問題,就將救生筏綁在架子上。

二水戴維斯:離港檢查時,發現水手區的閉門器損壞,用鐵絲將門綁牢。

二管輪安特耳:我檢查消防設施時,發現水手區的消火栓鏽蝕,心想還有幾天就到碼頭了,到時候再說。

船長麥凱姆:起航時,工作繁忙,沒有看甲板部和輪機部的安全檢查報告。

機匠丹尼爾:3月23日上午理查德和蘇勒的房間消防探頭連續報警。我和瓦爾特進去後,未發現火苗,判定探頭誤報警,拆掉交給惠特曼,要求換新的。

機匠瓦爾特:我就是瓦爾特。

大管輪惠特曼:我說正忙著,等一會兒拿給你們。

服務生斯科尼;3月23日13點到理查德房間找他,他不在,坐了一會兒,隨手開了他的台燈。

大副克姆普:3月23日13點半,帶蘇勒和羅伯特進行安全巡視,沒有進理查德和蘇勒的房間,說了句“你們的房間自己進去看看”。

一水蘇勒:我笑了笑,也沒有進房間,跟在克姆普後麵。

一水羅伯特:我也沒有進房間,跟在蘇勒後麵。

機電長科恩:3月23日14點我發現跳閘了,因為這是以前也出現過的現象,沒多想,就將閘合上,沒有查明原因。

三管輪馬辛:感到空氣不好,先打電話到廚房,證明沒有問題後,又讓機艙打開通風閥。

大廚史若:我接馬半電話時,開玩笑說,我們在這裏有什麽問題?你還不來幫我們做飯?然後問烏蘇拉:“我們這裏都安全嗎?”

二廚烏蘇拉:我回答。我也感覺空氣不好?但覺得我們這裏很安全,就繼續做飯。

機匠努波:我接到馬辛電話後,打開通風閥。

管事戴思蒙:14點半,我召集所有不在崗位的人到廚房幫忙做飯,晚上會餐。

醫生英裏斯:我沒有巡診。

電工荷爾因:晚上我值班時跑進了餐廳。

最後是船長麥凱姆寫的話:19點半發現火災時,理查德和蘇勒房間已經燒穿,一切糟糕透了。我們沒有辦法控製火情,而且火越來越大。直到整條船上都是火。我們每個人都犯了一點錯誤,最終釀成了船毀人亡的大錯。

看完這張絕筆紙條,救援人員誰也沒說話,海麵上死一樣地寂靜,大家仿佛清晰地看到了整個事故的過程……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長期以來,很多人都一直以為這句成語隻不過是一句防微杜漸的警世箴言而已,現實生活當中並不存在這樣的事例,但是已經有太多事例證明了“千裏長堤,潰於蟻穴”是確確實實存在的。

2005年2月1日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返回地麵途中,著陸前發生意外爆炸,飛機上的七名宇航員全部罹難,全世界為之震驚。美國宇航局負責航天飛機計劃的官員羅恩·迪特莫爾被迫辭職。此前,他在美國宇航局工作了26年,並已擔任四年的航天飛機計劃主管。

事後的調查結果表明,造成這一災難的凶手竟是一塊脫落的隔熱瓦。

“哥倫比亞”號表麵覆蓋著2萬餘塊隔熱瓦,能抵禦 3000℃的高溫,以免航天飛機返回大氣層時外殼被高溫所熔化。1月16日“哥倫比亞”號升空80秒後,一塊從燃料箱上脫落的碎片擊中了飛機左翼前部的隔熱係統。宇航局的高速照相機記錄了這一過程。

應該說,航天飛機的整體性能等很多技術標準都是一流的,但就因為一小塊脫落的隔熱瓦就毀滅了價值連城的航天飛機,還有無法用價值衡量的七條寶貴的航天員生命。

麵對“哥倫比亞號”的慘劇,人們在悲痛之餘,重要的是認真反思,反思為什麽我們總是忽視這樣那樣的細節。因為隻有這樣,才足以告慰那些由於人們的大意而死去的靈魂;因為隻有這樣,人們才能避免更悲痛的慘劇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