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心態放低,榮辱不驚 第一節 看開,但不看破

人生之路,曲曲折折。升學受阻、失業無著、戀愛危機、家庭戰爭……因為不敢去麵對和承受,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往往將這些視為莫大的挫折,然後不斷地逃避,他們試圖通過別的事情來轉移自己的注意,或是遁入空門,讓餘生伴著暮鼓晨鍾、青燈佛影來度過;或是結束自己的生命,走上一條不歸路。他們自以為這樣做,就是看開了一切,人生再也沒有什麽值得眷戀的,既然了無牽掛,還是一了百了為好。其實上這不是看開,而是看破。人生,真正需要的是看開,但不看破。

自殺者往往執著於一個意念——想不開、看不開,視人間一切都成為灰色,無一人值得留戀,也無一人留戀自己。他們以為,人活著與死掉其實並無差別,又何必承受痛苦呢?許多自殺者以為自己是嚴肅的,但是真正嚴肅地麵對生命的人又怎能走上結束生命的道路?這還是沒想開、沒看開。

想不開、看不開的意念,就像眼前有一片小小的樹葉,遮住了所有的陽光。這樣的黑暗是自己造成的。人應該知道的是:為何而生,為何而死;人應該決定的是:如何生存下去。如果到了必須決定如何而死時,則不能不作重於泰山與輕於鴻毛的選擇。所以不要萌發出家或輕生的念頭,因為這意味著投降,是徹底的失敗,這樣完全沒有重新來過的機會。移開眼睛前麵的屏障,看陽光普照大地。給自己一點時間,因為時間是最好的藥劑,能夠治愈任何創傷。

輕生是看破紅塵的表現,貪生怕死同樣是看不開的表現。有許多人太眷戀人生,認為自己功未成名未就,人世間的榮華富貴沒有享盡,一死了之,太可惜了。這樣的人仍然是沒有看開。

真正看開的人,生死禍福等閑視之。有道是萬物皆有生有死,這是生命的自然規律。一個人的生是遵循著自然法則而產生的。而一個人的死亡也是生命曆程的自然終極,它是世界萬物轉化的結果。“生”好像是浮遊在天地之間一樣,“死”則恰似休息於宇宙懷抱之中,這一切實際上是不應該有什麽大驚小怪的,生也罷,死也罷,都是非常正常的。生有何歡,死又何懼,生死並沒有什麽可怕的。

莊子生命垂危時,他的弟子們商量準備為他進行厚葬。莊子知道了以後,幽默地對他的弟子們說:“我死了以後,就把藍天當作自己的棺槨,把光輝的太陽和皎潔的月亮當作自己的殉葬品,把天上的星星當作珍貴的珍珠。把天下萬物當作自己的殉葬品,這些還不夠嗎?何必還要搞什麽厚葬呢?”他的弟子們哭笑不得,解釋說:“老師呀,即使是那樣的話,我們還是擔心烏鴉把您給吃了呀!”莊子說:“扔在野地裏你們怕烏鴉老鷹吃了我,那埋在地下就不怕螞蟻吃了我麽?你們把我從烏鴉老鷹嘴裏搶走送給螞蟻,為什麽那麽偏心眼呢?”

如果能這般把生看得開,把死悟得透,也就不會為生命的即將終結而哭泣,相反還會活出生命的本真。“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生命誠然是寶貴的,然而它又是短暫的,死而不能複生,因此活著就應當順應自然,麵對現實,笑對生活。笑對生活是樂生重生,遵循生命的規律,追求高目標,卻又看得透、想得開,活得既有意思、有價值,又輕鬆愉快。

真正看開的人都不太執著於權勢的追逐、金錢的獲得、名利的獲取,而是返璞歸真順應自然,保持人原有的那種質樸、純真的自然之性;是那種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邊雲卷雲舒,寵辱不驚,物我兩忘的恬適、超然的心態。

人雖在客觀世界麵前不能隨心所欲,但也不是無所作為的。古人常說順境十之一二,逆境則十之八九。逆境對任何人都是難免的,關鍵是如何對待。提倡看開而不看破,就是不要斤斤計較於一時一事的成敗和得失,更不要刻意去追求名和利,而是要反思過去,立足現實,規劃未來,以便自己站在更高的起點上,擁有一個更開闊的視野。

人生要麵對的最大的魔障,其實並不是那些困難,而是我們的心魔。困難總會過去,有的時候也並沒有想象的那麽複雜,反而是我們的心讓它揮之不去。真正的看開,是讓心通透起來,能受自己的控製。當內心能夠不被外界的事物所困擾,不為內心的欲望所蠱惑時,便能真的看開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