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大智若愚是最高境界

現在在口語中提到“大智若愚”,多半是有很多諷刺意味。因為人們看這個詞的重點不是在“大智”,而是“若愚”,自然就會偏離正確的理解。從字麵上,這個詞的意思是說那些真正有智慧的人表麵看都是一副很愚笨的樣子。根據史書上記載,孔子去訪問老子的時候,老子對孔子說:“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可見,那些才華橫溢、有德行的人,外表上看與愚魯笨拙的普通人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差別。

大智若愚,在外表的愚笨之後,隱含無限巧計,如同大巧無術一般,愚的後麵隱含著大徹大悟、大智大慧。大智若愚,藏鋒露拙,實在是一種智者的行為,用以修身養性,則是一種智慧人生;用來待人處世,則是一種智慧之術。用它可以保全自己,免遭滅頂之災。

這種例子在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在整個自然界中,昆蟲被人們視作最弱小、最任人宰割的生命體。豈不知昆蟲自有一套避凶趨吉的妙法,這就是它們的保護色和偽裝術。如變色龍的身體顏色會隨著環境的顏色而改變;竹節蟲爬附在樹枝上如同竹節一般,以此來騙過天敵的眼睛;枯葉蝶在遇到天敵時會裝成枯黃的樹葉,它的天敵哪裏會想到這枯黃的樹葉竟然是它苦苦尋找的美味,還有的動物遇到危險時裝死以迷惑敵人。在人們看來,這些方法未免太低級了,可是正是這些看似無能的方法使動物種群得以生存和發展。

在中國古代,皇帝身邊的王公大臣,可以說是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有性命之憂,時時刻刻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在這種情況下,大智若愚的人才能獨保其身。商紂王在曆史上是個有名的暴君,終日飲酒作樂,不理朝政,竟然弄不清年月日,左右的人也都說不清楚。紂王又派人問箕子,箕子是很清醒的人,他知道這件事後,悄悄對自己的弟子說:“做天下的大王而使國家沒有了日月概念,國家就危險了。而一國的人都不知道時日,隻有我一個人知道,那麽我也就很危險了。”於是箕子也假裝酒醉,推說自己也不知道今天是幾月幾日,因而得以幸存。

大智若愚,不僅是一種自我保全的智慧,同時也是一種實現自己目標的智慧。俗語說“虎行似病”,裝成病懨懨的樣子正是老虎吃人的前兆,所以聰明不露,才有更充沛的力量。這就是所謂“藏巧於拙,用晦如明”。現實中,人們不管本身是機巧奸猾還是忠直厚道,幾乎都喜歡傻嗬嗬不會弄巧的人,因為這樣的人不會對對方造成巨大的威脅,會使人放鬆戒備。所以,要達到自己的目標,沒有機巧權變是不行的,但又要懂得藏巧,不為人識破,也就是“聰明而愚”。

大智若愚並非讓人人都去假裝愚笨,它強調的隻不過是一種處世智慧,即要謹言慎行,謙虛待人,不要太盛氣淩人。這並不是一種消極被動的生活態度。倘若一個人能夠謙虛誠懇地待人,便會得到別人的好感;若能謹言慎行,更會贏得人們的尊重。

大智若愚的人可能會有一些笨拙、木訥,在生活中也可能笨手笨腳,但是,他們的長處並非於此,對於宇宙、哲學、生命等諸多領域,他們可能會有超過常人的敏銳和感悟。大智若愚的人會避免鋒芒,低調行事,不向人誇耀自己,也不會抬高自己,而是用智慧去明哲保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