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有才也別露在外麵

世上不乏聰明絕頂的人,也不乏糊塗度日的人。聰明也分成若幹等級:有的外現,有的內斂;而糊塗也有真假之分。老子的《道德經》中寫到“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大勇若怯,大智若愚”。這是用辯證的方法去看待一切,就是說最完美的事物看起來似乎並不是完美的,但是不會產生弊端。

真正的大智大勇不會大肆張揚,賣弄自己的聰明,更不是徒有其表,而要看真正的實力。那些具有大智慧的人,看起來反倒像糊塗的人,不是真的糊塗而是一種假象,這就是“大智若愚”。大智若愚的人給人的印象是:寬厚敦和,平易近人,不露鋒芒,甚至有點木訥和傻氣。其實在“若愚”的背後,隱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聰明。

魏晉時期的王湛,是一個很懂得隱藏自己的人。他平時不言不語,從不表現自己,別人有什麽對不起他的地方,他也從不去計較。很多人都輕視他,認為他是個大傻瓜,連他的侄子王濟也瞧不起他。

吃飯的時候,明明桌子上有許多好菜,可是王濟一點都不客氣,連蔬菜都不讓這位叔叔吃。要是平常人早就發怒了,可是王湛還是不言不語,臉上沒有一點生氣的表情。

有一天,王濟偶然到叔叔的房間裏,見到王湛的床頭有一本《周易》。這是一本很古老又很晦澀的書,一般人是很難讀懂的。在王濟眼裏,這位“傻”叔叔怎麽可能讀得懂這樣一部書呢,肯定是放在那裏做做樣子。於是就問王湛:“叔叔把這本書放在床頭幹什麽呢?”王湛回答:“閑暇無事的時候,坐在床頭隨便翻翻。”

王濟心裏非常疑惑,便故意請王湛給他講講書中的一些內容。王湛分析其中深奧的道理,居然深入淺出,非常中肯,講得精練而趣味橫生,有些地方恐怕連當時最有名的學者都比不上。

經過接觸和了解,王濟深深感覺到,自己的學識跟這個“傻”叔叔相比,簡直差了一大截。

王濟有一匹性子很烈的馬,特別難騎,就問王湛:“叔叔愛好騎馬嗎?”王湛說:“還有點愛好。”說著一下子就跨上這匹烈馬,姿態悠閑輕巧,速度快慢自如,連最善騎馬的人也無法超越他。王濟又一次驚呆了。

王濟對他平時騎的馬特別喜愛。王湛又說:“你這匹馬雖然跑得快,但受不得累,幹不得重活。最近我看到督郵有一匹馬,是一匹能吃苦的好馬,隻是現在還小。”王濟就將那匹馬買來,精心喂養,想等它與自己騎的馬一樣大了,就進行比試,看叔叔說得是否正確。將要比試的時候,王湛又說:“這匹馬隻有背著重物才能體現出它的能力,而且在平地上走顯不出優勢來。”王濟就讓兩匹馬馱著重物在有土堆的場地上比賽。跑著跑著,王濟的馬漸漸落後了,過了一會兒居然摔倒了,而督郵的馬還像平常一樣,走得穩穩當當。

王濟從內心深處佩服叔叔的學識和才能,知道他不僅學識淵博,在騎馬、相馬各方麵都很精通,不知道還有多少知識隱藏起來呢。回到家後,他對父親說:“我有這樣一位好叔叔,各方麵都比我強多了,可我以前一點也不知道,還經常輕視他,怠慢他,真是太不應該了。”

後來,王濟把王湛的才能學識一五一十講給武帝聽。武帝半信半疑,後來經過考察,發現王湛確實是個人才,於是封他當了汝南內史。

像王湛這樣,平時隻管發展和提高自己,從不去追求表現和虛榮,是一種深層次的人生智慧。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真有智慧的人總會受人賞識。王湛善於隱忍,不追求虛名,才獲得他人真正的敬佩。

擁有大智慧的人能夠才德兼備、謙虛謹慎、不張揚。他們實際上並非無才無能,而是不會去斤斤計較眼前的得失,他們更不是刻意用表麵的愚笨來保護自己,隻是被別人誤解時也不會放在心上,而是一心一意地將心思放在自己的發展和提高上,為自己贏得更多的時間和環境。他們能從全局出發,站在比別人更高的位置上去把握事態發展的脈絡。因而,這些表麵看起來並不聰明的人反而常常有驚人的表現,他們能夠被委以重任,比尋常人更能抓住成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