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全麵突破自我 打造全新思路 第一章 成功需有鴻鵠之誌 要明確自己的理想

人沒有理想,就像身處一片黑暗之中,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走。因此,人們必須要樹立自己的理想。

可是理想到底是什麽?

理想是人從小就應該明確的,並將伴隨自己一生,隻有這樣,人生才有清晰的航道,才不會迷路。

“我的理想是什麽?我以後究竟要成為一個什麽樣的人?”這個問題是每一個人都必須經常問自己的。

有的人從剛醒的那一刻就已經過完了一整天,這一刻有理想,下一刻理想便沒有了蹤影;有的人到睡下去的那一刻前還在高效率地利用時間,因為理想讓他不能夠停下來,即使是一刻都不行。

曾經有一個喜歡觀察外麵世界的人,喜歡看芸芸眾生。有一次他特意從很遠的地方坐車回家,在車上他望著窗外的人,他們十分忙碌、十分辛勞,偶爾遇到兩個悠閑自得的人,也沒有看出來他們有些許幸福。這些人過的生活不是他想過的,這些人對於他來說,都是他一輩子想回避的人,他不能和他們為伍,那樣他遲早會甘於平庸下去的。說一句十分不客氣的話,他不想像他們一樣成為行屍走肉。

做一個人和一具行屍走肉的區別在於這個人有沒有理想。有理想的人會朝著理想一步步地前進,對於他們來說,每天一睜開眼睛就有目標,他們每天都朝著目標前進,因此日子也過得十分充實。沒有理想的人每天都沒有目標,他們隻是過著慣性的日子,在習慣中過著每一天,最後老了一無所成。人最可怕的就是夢醒了卻發現無路可走。他怕真的夢醒了無路可走,所以每天給自己定了目標,每天都按照目標來不斷地糾正自己的行為,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目標會明白無誤地告訴你。他不想像行屍走肉一樣生活著,那樣活著沒有多少意義。最後他走了出去,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去,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永遠珍視他那次很有收獲的經曆,把它作為最寶貴的財富。

理想是世界的主宰。古今中外,看那些偉大的人無不有自己的宏願,這些理想讓他們走得更遠,在人類曆史上都寫下了光輝燦爛的一筆。

被譽為當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的霍金在小的時候就對模型特別著迷。除了喜歡製作模型飛機和輪船之外,他還和別人一起製作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戰爭遊戲。他對研究有非常大的熱忱,對操控事物有著強烈的渴望。正是這些驅使他攻讀了博士學位,並在黑洞和宇宙論的研究上獲得重大成就,敦促他在科學之路上不斷前進。

在霍金十三四歲的時候,他已經抱定決心長大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相關研究。在17歲,他就已經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拿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並順利入讀牛津大學,開始自己的求學之路。學士畢業後,霍金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不久,霍金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醫生對此病毫無辦法,這時的霍金隻有21歲,可是卻被禁錮在輪椅上。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他再不能說話。全身癱瘓的他,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說話和寫字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忙,連閱讀也要別人替他把每頁紙攤平在桌上,讓他驅動著輪椅逐頁去看,因為他隻有三個手指能活動。這一打擊對霍金的影響是巨大的,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麵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在理想的支撐下,他非但沒有放棄,反而取得了更加輝煌的成績。

在20世紀70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並在1988年共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麵積不會隨時間減少。1973年,他發現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溫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生爆炸而消失。

霍金一生從事於理論物理學的研究。他的著作包括《時間簡史》及《果殼中的宇宙》。在別人眼裏,霍金是不幸的,但是,我們更要看到理想迸發出的強大驅動力,他的精神使其成為當之無愧的學習典範。

思路啟示

擁有什麽樣的理想,就能造就什麽樣的人生。理想並不遠,隻要你明確,就有可能實現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