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來思考問題

死鑽牛角尖的人不會找到問題的答案,隻會讓自己困在死胡同裏。如果他肯回頭,就會知道自己不是沒有出路,從而走出迷霧。

俗語說得好:“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隻要我們換一個角度看問題,那我們得到的結果就會大相徑庭。

在現實生活中,當人們遇到瓶頸問題而一籌莫展時,如果能換個角度考慮問題,情況就會有新改觀,問題也就會迎刃而解。

有些經曆失敗的人,每逢挫折時總是武斷地認為自己的能力有限,而不去積極開啟就在眼前的另一扇窗子,看不到可能的機會其實就在眼前,結果卻錯失良機。因而,走向失敗的人,其實是因為喪失了一個又一個的機會,所以才讓人生道路艱難而淒苦。倘若能夠換個立場考慮問題,情況就會改觀。記住,隻要能轉換視角,就會有創意產生。因此,我們每當遇到一個問題無法解決時,就要換一個角度看問題,轉入另外一條發展道路上,這樣成功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一個年輕的媽媽想對剛買的嬰兒床做一下改造,使它能和自己的大床並在一起,這樣就可以省去夜裏的擔心和麻煩。結果,在她拆除小床的護欄時遇到了麻煩。她想保留一個可以上下伸縮的護欄,而拆除那個固定的護欄,可是那個固定的護欄還起著對床的支撐作用,一拆掉,整個床就散了,這件事隻好不了了之。直到有一天,站到床的另一麵,這位媽媽才突然發現,由於小床和大床並在了一起,所以有沒有移動護欄都是無所謂的,而這個護欄因為在設計時並不起支撐作用,拆了以後。小床依然牢固,這個問題就得以解決了。如果她不換個角度看問題,恐怕隻能使自己陷入煩惱。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往往能夠帶來新鮮的感覺,帶來另一種分析結果,甚至改變自己的思維的判斷,讓自己的工作、生活充滿活力。有些複雜的事物,你換一個角度去觀察,它就會變得簡單明了。所以,換一個角度看問題,往往能夠帶來思維和分析方式的“升華”。

王凱因病住院做手術,結果第一次手術失敗,原因是主刀大夫居然是個實習生,第一次握刀,可能由於緊張或者技術不精而導致這個結果。大家都到醫院看望王凱,對醫院的行徑感到憤憤不平,有出主意狀告醫院的,有建議轉院的,也有建議賠償的。王凱心情沉重,躺在病**一言不發,眉頭緊皺。他的一個朋友對他說:“沒關係,就在這裏做第二次手術,第一次手術失敗了,醫院肯定要高度重視,派一名業務骨幹給你主刀,而且對你肯定會特別精心護理,手術肯定能圓滿成功。”王凱聽了,眼睛一亮,微微點頭,同意了朋友的建議。果然,醫院在第二次手術時請來了省裏著名的專家來親自主刀,結果非常成功。

我們看問題的時候往往隻善於從習慣的角度出發,而不善於轉換位置,因為我們腦子裏充滿了定向思維。就像在腦筋急轉彎裏問1+1在什麽情況下不等於2?很多人都會說1+1在什麽情況下都得等於2。正確答案是,在算錯的情況下1+1不等於2。這個簡單的急轉彎問題,揭示了非常深刻的道理。如果按照一般的角度看問題,1+1鐵定等於2,但如果跳出了這個思維定式,答案就會出現另一種情形。當一個人的思路受到束縛時,往往不能十分清楚地找尋到一切問題的根源——邏輯。要想找到邏輯,就要跳出習慣上的桎梏,避開思路上的習慣,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問題。當你思考問題時,不妨也可以“避開大路,潛入小徑”,也就是說,躲開那些熱門的問題,而把眼光轉向那些不被人們重視的角落。一條發展道路被封死了,不必絕望。如果能夠在新的發展道路上全力以赴,那麽,取得巨大的成功,也並非異想天開。

什麽導致不幸、什麽產生幸福,不可預知。因此,不論在什麽時候,一定不要絕望。挫折和困難正孕育著將來取得成功的種子。有一位老師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試驗,他在白板上點了一個黑點。然後,他問班上的學生說:“這是什麽?”大家都異口同聲說:“一個黑點。”老師故作驚訝地說:“隻有一個黑點嗎?這麽大的白板大家都沒有看見嗎?”這個實驗說明了,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和缺點,但是你看到的是哪些呢?是否隻看到別人身上的黑點,卻忽略了他擁有的一大片白板(優點)?這就像人們在尋求幸福的同時,常常以遠離幸福的“消極”式思維處理問題。把事情往壞的發展方向想象、往“消極”方向考慮,結果必然是不斷地感到不平、不滿、擔心、恐懼,最後因積鬱成疾而將身體搞垮,而且,還哀歎什麽“為什麽隻有我一個人如此之不幸、如此之困苦呢”。

一個人在漫長的一生中,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危機,這時,如果對未來感到絕望以致灰心喪氣、一蹶而不振的話,那麽你再也無法爬起來。隻要換一個角度去看問題,你就會發現每個人必定有很多的優點,你會有更多新的發現。

思路啟示

如果不能換角度來看待問題,死鑽牛角尖,就無法令人產生衝破銅牆鐵壁的強大能量。

因此,當遭遇挫折、疾病這些人生中的各種危機時,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然後換一個角度來思考這些問題。你一定要相信並能發現,原來負麵的事情也會有積極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