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責任與社會的關係 一、企業有不容忽視的社會責任

在企業的經營過程中,社會是企業利益的最終來源。如果企業能夠主動、勇敢地承擔社會責任,就能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得到全社會的支持與認可。從而為企業健康、平穩、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平台。

在我國,民營企業作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地位與作用均不容忽視。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後,我國民營企業得到了很快發展,為社會、為國家做出很大貢獻。但民營企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係列社會問題。

一些民營企業家為了追求更多的利潤,忽略了在經營過程中所應承擔的社會責任,從而導致了製造銷售偽劣產品、逃避稅收、財務欺詐、拖欠工資、忽視安全、蒙騙消費者等社會問題頻頻出現,觸目驚心。

企業要贏利本無可厚非,但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企業就需要整合很多內外部資源,企業家的價值觀取向就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發展方向。企業家如果沒有以社會為責任的目標,就不會整合到豐富的社會資源;如果沒有以客戶為責任的目標,就不會與客戶持續共贏發展;如果沒有以員工為責任目標,就不會帶來人力資源乃至企業整體的提升。因此,企業在追求利潤的同時,還必須承擔起社會責任。

企業社會責任就是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對消費者、對社區和環境的社會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生產安全、職業健康、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護環境、支持慈善事業、捐助社會公益、保護弱勢群體等。任何一個企業家都應該明白,企業的利潤,並不是企業存在於社會的前提和理由,而是企業承擔了自己必要的責任使命後所出現的必然結果。

“冠生園”是中國的老字號品牌,它一向以質量上乘、誠信經營而享譽大眾。但就是頂著這樣響當當的老字號桂冠的一家企業——南京冠生園食品公司,卻在新聞媒體的一次“陳餡事件”的曝光中破產倒閉。把過期的食品用料翻炒後,再製成月餅出售,這種行為在南京冠生園經理看來,並不是很嚴重的,但他沒有想到企業會因這樣的“小事”而倒閉。在“陳餡事件”被媒體曝光後,經理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媒體害了企業”。即使在企業破產倒閉後,經理依舊對媒體耿耿於懷:“好端端一個企業要不是媒體曝光,怎麽會倒?”

一直到企業破產倒閉,冠生園公司的經理仍然將企業破產的原因歸咎於媒體曝光,絲毫沒有意識到社會責任的缺失才是導致企業倒閉的最根本的原因。責任是企業的生存之本,如果企業缺失了對於社會公眾和消費者基本的責任,社會公眾和消費者就會毫不留情地拋棄企業。麵對企業所遭遇的誠信危機,南京冠生園陷於為自己行為的辯解中,而沒有表現出一絲糾正行為過失所應有的誠信。該企業先是稱這種做法在行業內“非常普遍”,隨後又匆忙發出了一份公開信繼續狡辯,在所有的補救措施中,唯獨沒有向消費者做出任何的道歉。正是這種沒有任何懺悔之意的行為,令消費者更加寒心,也進一步使企業自身信譽喪失殆盡。

“冠生園”的破產向企業家敲響了警鍾,一個企業若隻以牟取利潤為目的,而不履行社會責任,遲早就會被社會所淘汰。社會是企業利益的最終來源,如果企業能夠主動、勇敢地承擔社會責任,就能贏得良好的社會聲譽,得到全社會的支持與認可,從而為企業健康、平穩、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平台。

2003年“非典”時期是中國大多數企業發展最困難的時期,許多企業都表現出了極高的戰略眼光。有數據表明,僅民營企業就捐贈款物達5.6億元,其中聯想、蒙牛、方正等企業更是因為貢獻突出,獲得各大新聞媒體的廣泛關注,在國內乃至世界上都樹立了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形象。

企業是因“責任”而存在的,喪失了社會責任感的企業是難以立足的,更別說有什麽長遠的發展。企業社會責任的本質是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對其自身經濟行為的道德約束,它既是企業的宗旨和經營理念,又是企業用來約束企業內部包括供應商、生產者經營行為的管理和評估體係。從這個角度來說,企業更應該主動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以及對內部員工的責任,從而為自己的長遠發展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而且,從世界範圍來看,企業與社會間的關係也是互動關係,是“雙贏”的。無論是一個產權多元化的國有企業還是一個產權單一的私營企業,它都要既為投資者著想,也要為它所存在的國家、社區和消費者著想,更要為企業內部的員工著想。

總之,一個優秀的企業隻有均衡各方麵的利益,才是一個合格的、負責任的企業,也才能有長久的發展前途。所以,作為一家民營企業,要想贏利,必須向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優秀企業學習,並在這過程中,肩負起社會中的各種責任。唯有如此,才能吸引到優秀人才,也才能讓企業擁有可持續發展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