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積水成淵終成大器

黑格爾說:“一個大有成就的人,他必須如歌德所說,知道限製自己。反之,那些什麽事情都想做的人,其實什麽事都不能做,而最終歸於失敗。”

黑格爾的話說的是一個專注問題。專注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心態,這就好比一棵樹,必須剪去旁枝才能長得高大粗壯。同樣,你隻有把心中的一切雜念清除得千幹淨淨,對準你的目標向前挺進,才會最終走向成功。

平庸者成功和聰明人失敗一直是一件令人驚奇的事。人們疑惑不解,為什麽許多成功者大都資質平平,卻取得了超乎尋常的成就?其實原因很簡單,那些看似愚鈍的人有一種頑強的毅力和一股“滴水穿石”的專注精神。他們能專注於一個領域,集中精力,耕耘不輟,一步一步地積累自己的優勢。而那些所謂智力超群、才華橫溢的人卻常常四處涉獵、用心不專,以致最終一無專長。

正因為如此,大凡造詣精深的人,都能自覺地約束自己,以減少旁枝,一心一意地投入到自己所從事的事業中去。

英國科學家弗朗西斯·克裏克在1962年因參與測定脫氧核糖核酸的雙螺旋結構而榮獲諾貝爾獎。獲獎後,登門來訪和求見他的人絡繹不絕。為此,他設計了一份通用的“謝絕書”,上麵寫道:

“克裏克博士對來訪者表示感謝,但十分遺憾,他不能因您的盛情而給您簽名、贈送相片、為您治病、接受采訪、接受來訪、發表電視講話、在電視中露麵、赴宴後作演講、充當證人、為您的事業出力、閱讀您的文稿、作一次報告、參加會議、擔當主席、充當編輯、寫一本書、接受名譽學位……”

對很多人求之不得的待遇和榮譽,克裏克都一概拒絕了。但這並不表明他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缺乏生活樂趣的人,而隻是因為他明白,自己一旦屈從,則再也不能保證從事科學研究的時間。如果向克裏克請教成功的秘訣,他也會像茨威格那樣說:“聚精會神,集中所有的力量,完成一項工作。”

專注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有重要意義的。大物理學家牛頓經常感慨地說:“心無二用!”有一次,給他做飯的老太太有事要出去,告訴牛頓雞蛋放在桌子上,要他自己煮雞蛋吃。過了一會兒,老太太回來了,她掀開鍋蓋一看,大吃一驚:鍋裏竟然有一隻懷表!原來,這塊懷表剛才放在雞蛋旁邊,而牛頓因為忙於運算,錯把懷表當雞蛋煮了。又有一次,牛頓牽著馬上山,走著走著他突然想起了研究中的某個問題。他專注地思考著,不由得鬆開了手,放掉了馬的韁繩。馬跑了,他卻全然不知。直到走上山頂,前麵沒了路時,牛頓才從沉思中清醒過來,發現手中牽著的馬跑了。正是因為這樣心無二用,牛頓才成就了他偉大科學家的美名。

正所謂“不聚焦就不能燃燒”,凡大學者、科學家取得的成就,無一不是“聚焦”的功勞。

一山一石、一花一鳥、隻言片語,我們都能從中看出生命來,看出精神來,看出人品來。有些人即使和我們相隔千山萬水,相隔千年萬代,可是我們仍然能從他的隻言片語中想象出他的為人怎樣。這些便是精神專注的功夫。

從古至今,在事業上、藝術上有所成就的人,無不是心無二誌、專注勤勉的人。因此,我們在追求成功、實現理想的道路上必須學會舍棄一些東西。隻有這樣,才能避免無謂的精力浪費,從而更加集中才智,將一件事情做大、做精、做強。

老子曾說過:“大的潔白,是知白守黑,和光同塵,故而若似垢汙;大的方正,是方而不割,廉而不劌,故謂沒有棱角;博大之器,是經久曆遠,厚積薄發,故而積久乃成;浩大之聲,過於聽之量,故而不易聽聞;龐大之象,超乎視之域,故而具體無形。”

一個希望終成大器的人,重要的是要經曆長期的磨煉。“長曆磨難,方成大器。”這實在是一句至理名言。尤其是年輕人,更應將此句作為座右銘。隻有耐得住寂寞,抱定長期吃苦耐勞的決心,而不是急功近利,才能磨煉自己的匠人品格,才能增長自己的見識,才能鍛煉和培養自己正確判斷現實、富有遠見的眼力。

王羲之七歲那年,拜女書法家衛鑠為師,學習書法。王羲之臨摹衛書一直到十二歲,雖已不錯,但他自己卻總是覺得不滿意。因常聽老師講曆代書法家勤學苦練的故事,他便以張芝的臨池故事來激勵自己。王羲之不停地練習書法,他用壞的毛筆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他家的旁邊有一個水池,王羲之經常在這裏洗筆和硯台,以至於池水都變黑了。於是人們把這個水池叫做“墨池”。 為了練好書法,他每到一個地方總是不辭辛勞,四下臨拓曆代碑刻,因而積累了大量的書法資料。他在書房內、院子裏、大門邊甚至廁所的外麵都擺著凳子,安放著筆、墨、紙、硯。每想到一個結構好的字,就馬上寫到紙上。他在練字時,常凝神苦思,不斷推敲,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丫鬟送來了饅頭和蒜泥,催著他吃。他卻一點兒反應也沒有,仍然專注於練習他的書法。丫鬟沒辦法,隻好去告訴他的夫人。當夫人和丫鬟來到書房的時候,卻看見王羲之正拿著一個沾滿了墨汁的饅頭往嘴裏送,弄得滿嘴烏黑。她們忍不住笑出聲來。原來,王羲之邊吃邊練字,由於眼睛還看著字,所以錯把墨汁當成蒜泥蘸了。

夫人心疼地說: “你要注意保重身體呀!為何要這般苦練呢?”

王羲之回答說:“我現在的字雖然寫得不錯,但都隻是因循前人的風格。我要想練成自己的風格,自成一體,就非得下一番苦工夫不可!”

經過長年的勤學苦練,王羲之的書法終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其書法的主要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道勁健秀。後人有評:“飄若遊雲,矯若驚龍。”

苟子在鋤學》中寫道:“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鞣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複挺者,鞣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這段話的大意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青;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筆直,合乎墨線,如果把它烤彎做成車輪,那麽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準了。即使再幹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因為經過加工,它已經成為這樣的了。所以木材經過墨線測量就能取直,金器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而君子廣泛地學習並每天檢查反省自己,他就會聰明多智,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荀子還認為:“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意思是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那裏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那裏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精神就能達到很高的境界,智慧也能得到發展,聖人的思想也就具備了。所以不積累小步,就沒有辦法達到千裏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跳躍一次,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於不停地走。這是在告誡我們,學習並非朝夕之功就能一蹴而就的。我們必須鍥而不舍,才可能有朝一日“知明而行無過”。

可見,一個成才的人一定要從點滴做起,積少成多,進而才能積水成淵,終成大器。如此,也才能收獲事業上的成功。

第三節讓自己的心態歸零

無論你在哪裏,也不管你做任何事,都需做一個低調的人。同時,這種人都會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能讓心態回歸到零,會把自己心靈裏的一切清空。如此,才算真正地做到了心態歸零。

被稱為“中國的猶太人”的溫州商人就有這種把心態回歸到零的精神。他們不怕失敗,他們經常說:“就算輸到底,大不了我還是‘草根族’。”正是這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精神,促使他們從一無所有到事業有成。

隻有把心態放低,才能夠不為自己的才華不被重視而感到不平,也隻有這樣,才能夠專心地做普通的工作,才越容易做出成績。有時就是這樣,越是把心態放低,越是能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那麽,低調者是如何在心態歸零當中審視自己、定位自己的呢?下麵有幾點經驗。

1.客觀冷靜地看待過去

過去的榮譽與挫折都已成為過去,如果不能時時準備歸零,就會受榮譽所累,躺在光環裏,停滯不前;如果不能時時準備歸零,就會受挫折影響,挫傷銳氣,影響現在。

2.珍惜現在擁有的

隻有對工作抱有珍惜的態度,我們才會不那麽自以為是,才會從工作中學會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

3.保持一顆平常心

當你接受新的工作和挑戰時,你能否成功,取決於你是否能倒空杯中的水,潛下心來從頭做起,這需要一顆平常的心才能做到。

4.擁有一顆積極的心

在成長的道路上,當你以“歸零心態”去麵對這個變化越來越快的世界時,就會抱著一種學習的態度積極地去適應新環境,接受新挑戰,創造新成果。

無論是誰,在人生的曆程中都會經曆一次又一次的轉變。比如,當你第一次領到獎金的時候;當你第一次實現自我價值的時候;當你第一次做領導的時候,等等。在這些過程中,你的心情或許會激動,情緒或許不能自已。然而,在這關鍵時刻,你必須保持一種從零開始的心態。如此,你的人生之路才會越走越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