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經濟學的真正魅力

經濟學是一門理性而中性的學問。它既有模型,又有理論,但不像文學,爭鳴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總讓人覺得一頭霧水。

經濟學的魅力在於可以解釋大多數的社會現象。如:

(1)房價為什麽這麽貴?

(2)房價到底會不會降?

(3)為什麽大米又貴了,雞蛋又漲價了?為什麽通貨膨脹又來了?

(4)大學為什麽要擴招?畢業生為什麽一畢業就失業?

(5)汽車為什麽一直在降價?

(6)人民幣為什麽一直在升值?

(7)股市會出現長期的牛市和春天嗎?

(8)春運的車票為什麽那麽緊張?

(9)收入差距為什麽這麽大?

(10)老百姓看病會越來越容易嗎?會越來越便宜嗎?

這些問題都能從經濟學那裏得到解答。經濟學有一些最基本的術語,如成本、收益、利益、資源,等等。我們可以用機會成本來解釋人生的選擇,用沉沒成本來形容不能挽回的過去;用投入和產出來衡量我們的收益,用資源稟賦來對自己進行客觀評價。很多曾經美好的東西,隨著歲月流逝而不再有,那是因為邊際效應遞減。

很多問題的根源在於利益,利益的基礎在於資源。我對你有權力,在於我具備你想要得到的資源。所以我們想要提升自己的魅力,首先要創造別人所需要的東西。經濟學領域中的前輩們已經討論過很多,感情就是如此--想要一個人對你好,不在於你對他有多好,而是你有能夠吸引、抓住他的地方,有別人所不具備的優點和魅力。

資源這種東西,我們一定要恰到好處地利用它。如果你放著資源不用,那必然是一種浪費;如果你濫用資源,也許有一天會耗竭;如果你無私地奉獻自己的資源,那麽就會淪為"公共資源",無人珍惜。

我們時刻要記住: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這是一個基本的遊戲規則。我們都是社會人,在這個社會中與身邊的人結成了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或契約關係,包括同事、上下級、朋友、夫妻,我們在這個社會求生存、求發展,必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這個代價既包括自己的艱辛努力,也包括自己的感情和靈魂。那麽父母對子女的愛呢?從心理層次上(撇除感情因素)探討,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出於自己發自內心的需求,是他們與生俱來的心理需要。子女對父母的愛永遠趕不上父母對子女的愛。同樣,當子女長大成人以後,他們又會有自己的子女。同樣,慈善家對窮人的捐贈,表麵上是無償的捐獻,但實際上他們通過捐贈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所以這個"免費"不僅僅包括物質,還應該包括精神。

另外,卡尼爾的"幸福經濟學"把經濟學和心理學結合起來,試圖破譯財富與幸福的密碼。人們對於"幸福"和"不幸"的感知能力是不同的,如果把幸福量化,幸福為正值,不幸作為負值,在絕對值相等的情況下,所帶給人的感受卻不是相反的等值關係。

記得《紅樓夢》裏扮演惜春的演員說過一個故事:她的女兒曾經對《紅樓夢》一無所知也毫無興趣,近來卻開始頻頻和媽媽探討《紅樓夢》裏的情節和人物個性了,那是為什麽呢?孩子眼中艱深晦澀的"古董"《紅樓夢》怎麽會突然引發她的興趣了呢?那是電視紅樓選秀的功效,那是古典名著通俗化、大眾化的功效,恰如美麗高貴的公主下嫁到民間,和老百姓打成一片。

再舉幾個大家都知道的圖書行業的例子,易中天的《品三國》為什麽那麽紅?於丹的《論語》為什麽長期走俏?完全草根的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為什麽受到大眾喜愛?因為他們不僅夠檔次、夠文雅,更是夠通俗、夠風趣、夠平民化。

通俗和平民化不是淺薄的表現,恰恰相反,高深到極致的東西反而更加樸實,印度最具成就的靈性大師克裏希那穆提曾說過:"真理往往是最樸實無華的。表麵的艱深晦澀也許是扮演學問高的人人為地給自己套上的一件虛假外衣"?

因此,學習經濟學便於提高自己對幸福的感受能力--幸福是這一端,不幸是那一端,經濟學知識可以幫你用自己的感受刷亮灰色的區域。

經濟學的出世,是以世俗的科研精神--盡管有些不徹底不充分--反對神學,是以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的經濟基礎反對所謂的"信仰"和"文化"。經濟學的魅力正在於它首先是一門科學,而且應該越來越科學。

不可否認,經濟學要展現這一魅力異常艱難曲折,因為它要觸到人們最直接的利益。這就使一些人想把它弄成"文化"以遠離實際,也使一些人在經濟學中玩弄非科學、非理性以期攪亂人們的思維。但也必然會有人在科學的艱難道路上奮鬥前進,以科學真理造福人類。

現實中,人們終究感受到了這一魅力,這就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作為一門完整的科學,還有待繼續努力來建立,但其真正價值,不僅已被有科學精神的學者所認識,更已被廣大人民深切體驗。這裏麵所表現出的實事求是、尊重科學、追求共同富裕的精神才真正貫通了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和自五四以來的新文化,也融合了西學中的優秀文化,包括吸納了經濟自由主義中的合理成分。這種精神才是經濟學的魅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