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新時代人人都需要經濟學

第一章 生活離不開經濟學 第一節 什麽是經濟學

什麽是經濟學,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答。有的人認為,經濟學是關乎國之興衰的大道理;有的人認為,經濟學隻是探討致富發財之法;還有的人認為,經濟學與生產關係有關。其實,這些說法隻強調了經濟學的某一個方麵,既不準確也不全麵。

經濟學無疑是當今的顯學,甚至有"經濟學帝國主義"的說法,意思是經濟學研究涉及的範圍超過了經濟問題本身,而侵占了其他學科的領地。在大學裏,經濟類專業是最熱門的,非高分者不能進。如果大學期間沒有機會讀經濟學,研究生階段再也不能錯過,於是跨專業考經濟學研究生成為大學的一道風景。打開電視,翻開報紙,滿眼盡是財經新聞、股票行情,經濟學家們經常被邀為政府的座上賓,為國家經濟政策出謀劃策。那麽,經濟學到底是什麽呢?

"經濟學"一詞最早出現在公元前469~399年間的古希臘,用希臘文表示為"oikono-mia",是"家計管理"的意思,後用英文翻譯為"economics",我國學者嚴複曾把它譯為"生計學",翻譯成漢語"經濟學"的第一人是日本學者神田孝平。

早在200多年前,1776年,英國人亞當·斯密(1723~1790)出版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簡稱《國富論》,這本書是公認的第一本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學著作。亞當·斯密本人也被認為開創了古典政治經濟學,被譽為"經濟學之父"。

亞當·斯密在經濟學上的主要貢獻是:(1)把政治經濟學發展成了一個完整的體係。(2)提出了分工促進經濟增長的原理;(3)批判了重農主義和重商主義,重農主義認為農業是唯一創造財富的產業,重商主義則認為商業流通是財富的唯一源泉。亞當·斯密在理論上批判了它們的偏見,認為隻要是包含人類勞動的產品都具有價值。(4)提出了政府的職能,即建立國防、建立嚴正的司法機構、建立並維持必要的公共工程,這被後人稱為小政府的標準。(5)提出了賦稅的四項原則,即公平、確定、便利、節省,直到今天這仍然是指導各國稅收的準則。

亞當·斯密在經濟學上最大的貢獻是他提出了"看不見的手"的學說。他認為,人類社會存在著一種和諧的自然秩序。亞當·斯密的哲學思想和經濟學思想,影響了後來的李嘉圖、馬爾薩斯和凱恩斯等人。

自亞當·斯密之後,經濟學登堂入室,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曆久不衰,甚至被稱為所有社會科學的"皇後"。

經濟學成為現今的顯學,自然有著深刻的緣由。說到底,是因為經濟學要解決的問題,是人類最基本、最重大的問題。也就是:往大的說,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經濟學;往小的說,個人的生活與工作離不開經濟學。

人類社會的基本問題是生存和發展。生存和發展就是不斷地用物質產品或勞務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需求,而各種各樣的需求則來自於人的欲望。20世紀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把人由欲望產生的需求分為5個層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與自我實現需要。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人的需要也是從低到高依次實現的。需要層次理論表明,人首先滿足最基本的欲望,然後才會去追求其他的欲望。因此,欲望的最顯著特征是無窮大,也就是平常我們所說的"欲壑難填"。人的欲望沒有止境,除非生命結束。

要滿足欲望就得有手段,經濟學把這種手段叫"資源"。一個社會無論有多少資源,它總是有限的。相對於人的無限欲望而言,資源量是不足的,於是這就是經濟學家所說的"稀缺"。這裏所說的稀缺不是指資源的絕對量多少,而是指相對於無限欲望的有限性而言,再多的資源也是稀缺的。稀缺性是人類社會麵臨的永恒問題,它與人類社會共存亡。比如說當窮國政府為把有限的財政收入用於基礎設施建設還是教育方麵而爭論不休時,富國政府也為把收入用於國防還是社會福利而發愁;當窮人為工作的薪水少而擔憂時,富人雖有金錢但總感覺時間不夠用。其實,這些都是稀缺性的不同表現形式。

如果是這樣,問題就出來了:欲望人人有,每個社會都有,還無窮大;而資源是稀缺的,滿足欲望的手段沒有那麽多,那該怎麽辦?

在過去的時代,解決人類的欲望無窮與資源稀缺這個矛盾的辦法,是壓抑人的欲望,讓欲望和資源相接近,比如各種宗教在本質上都有這個作用。而現代社會,解決這個困境的辦法,卻是發展生產,增加資源的總量,以此來滿足人的欲望,從而緩解稀缺。但是畢竟欲望太大,而資源又總是那麽稀缺,它永遠比欲望要求的少,即使再怎麽發展生產,也並不是所有欲望都能得到滿足,而隻能滿足一部分。那人類就要決定:讓哪些欲望得到滿足,哪些欲望不得到滿足,至少是暫時不能滿足。這就是選擇的過程。選擇要決定用既定的資源生產什麽、如何生產以及為誰生產這三個基本問題。這三個問題被經濟學家稱為資源配置問題。

因為資源稀缺,不可能什麽都生產,所以,生產一種東西,就意味著放棄另外的東西。一畝地,種了玉米,就不能同時再種水稻,因此,需要仔細考慮究竟選擇生產什麽,滿足什麽欲望,在經濟學上,這叫"生產什麽"。

生產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經營快遞的公司,可以用飛機,也可以用汽車送快件。但是除了聯邦快遞等幾家大公司外,一般都是用汽車送。因為聯邦快遞名氣大、信譽高、收費更高,用飛機送也可以賺錢。但是大量的小快遞公司,隻能用汽車。因為小快遞公司很多,競爭很激烈,主要靠收費低來維持經營,如果用飛機送,隻能是虧損倒閉。對企業來說,賺錢才是硬道理。這說明,用什麽方式生產是很重要的,需要仔細考量,作出抉擇,經濟學家把這叫"如何生產"。

東西生產出來以後,就該讓它去滿足人的欲望了。但是怎麽把東西分到每個人手裏呢?要靠規則。規則怎麽定?是誰出價高就給誰,類似於拍賣,還是誰權力大就給誰?還是根據其他標準?這些都是規則。不同的規則對人們的影響和造成的後果是絕對不一樣的。社會要想平穩發展,就必須采取更妥當的辦法,采用更合理的規則。所以,對於如何分配,人類也得做出選擇,這叫"為誰生產"。

資源配置直接來源於資源稀缺與欲望無窮的永恒矛盾,所以資源配置非常重要,而且永遠都存在如何更好配置的問題,經濟學就是關於資源如何配置的學問。配置,就是放;資源配置,就是把資源放到哪裏去。

資源配置的目標是有效率。經濟學上的效率和生活中的效率是兩個概念。經濟學效率的含義是一種最好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下,如果想讓某個社會成員變得更好,就隻能讓其他某個成員的狀況變得比現在差。換句話說,如果不讓某個人變差,就不能讓任何人變好。這個狀態,就如同"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理想狀態。如果在不使任何人變差的情況下,還能讓某個人變好,那麽這個狀態,就不是最好的,還有改進的餘地。隻有達到有效率的狀態,才是最好的。

迄今為止,人類找到了兩種配置資源的方式:一個是計劃,一個是市場。主要用計劃方法配置資源的經濟叫計劃經濟;主要用市場配置資源的經濟叫市場經濟。

計劃方式,就是計劃部門的人說了算,隻有他們有權決定資源怎麽配置,生產什麽,如何生產,為誰生產,是事先已經規定好了的,所有人都必須服從,不能各行其是。問題是,計劃部門的人即使再聰明,也不能了解所有人的欲望,不能了解所有企業的狀況;計劃部門的人再多,也不過就是幾百人、幾千人而已。因此,計劃部門根本沒有能力處理一個龐大經濟體的全部生產和消費活動,長期實行計劃經濟所導致的無效率和失敗是必然的。說到底,計劃經濟是一種由個別人說了算的經濟,是一個公眾不能自主決定自己事務的經濟。

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手段是市場,說得更直接點,就是價格機製。在市場經濟中,消費者買什麽、買多少,由消費者根據市場價格和自己的收入和偏好決定;企業生產什麽、生產多少,要看生產什麽更賺錢。說得通俗點,市場經濟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經濟。

30多年前,在鄧小平的領導下,中國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為什麽要改革?就是因為雖然計劃經濟在開始的時候曾經創造了奇跡,但是它固有的弊端最終使它歸於失敗。完全的計劃經濟既不公平,又缺乏效率。中國30多年的市場經濟實踐,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優於計劃經濟最好的證明。

總之,經濟學產生於稀缺性,它要解決任何一個社會和個人都麵臨的選擇或資源配置問題。因此,經濟學是一門與我們每個人都密切相關的科學。這正是我們要學習經濟學的基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