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調侃將批評包裝起來

大部分人是不會輕易去批評別人的,而幾乎所有的人,更不喜歡被別人批評。但是"人無完人",在交際中我們不可避免地會發現別人的缺點,如果不及時指出,又可能導致因不能及時克服缺點兒犯更大的錯誤,會使我們因沒有及時指出別人的缺點兒內疚。這時,我們就得拿起批評的武器,來指出對方的錯誤。但是在批評中,人們普遍反感的是板著麵孔的訓斥,為了達到完美的溝通,在批評中就不能少了幽默的力量。用調侃將批評包裝起來,往往可以達到一種良好的效果。

曾擔任過關國總統的約翰·卡爾文·柯立芝便是一位深諳此道的行家裏手。柯立芝有一位女秘書,人長得十分漂亮,但就是有些馬虎,做起事來總是粗心大意,以至於在工作上總有這樣那樣的小失誤。對此,柯立芝有意提醒她一下。

這天早晨,當女秘書裝扮靚麗地走進辦公室時,柯立芝稱讚道:"你今天的打扮真的很有魅力,正適合你這樣年輕貌美的女孩。”

女秘書聽後受寵若驚,連忙說:"謝謝總統的誇獎。"

“但是你也不要因此而驕傲,"柯立芝微笑著繼續說道,"我相信你處理公文的能力也會和你一樣美麗迷人的。”

總統這番充滿風趣的鼓勵,使女秘書工作越來越帶勁了,她克服了以前粗心大意的毛病,把工作做得很出色。

柯立芝輕鬆的一句調侃,不僅讓秘書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也使她很情願地接受了批評。這樣的說理方式遠比直截了當地說出來的效果要好得多。

一個女員工星期一上班時遲到了。男員工問:"小姐,星期天晚上有空嗎?"“當然有,先生!”姑娘樂了。

"那就請您早點睡覺,省得您每個星期一早上上班遲到!"

男員工對女員工的提醒是善意的,又以幽默委婉的方式表達出來,使女員工更容易接受。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傷害了他人的自尊心,必然會引起對方的反感。批評別人的目的是為了讓他人改正錯誤,而不是要把對方推入尷尬的境地,否則就不能達到批評的目的。因此,在批評中加入調侃的成分,對方也更樂意接受。

當年馮玉祥有個軍事顧問叫烏斯馬諾夫。他特別喜歡打聽西北軍的事情,還常常纏著馮玉祥問這問那。開始問一些西北軍的一般情況,漸漸涉及行政的人事安排。這天烏斯馬諾夫又向馮玉祥問一些事,馮玉祥不悅地說:"顧問先生,你知道在我們中國,‘顧問’兩個字當什麽講嗎?"

烏斯馬諾夫搖了搖頭:"不知道。"

馮玉祥告訴他說:"顧者看也,問者問話也。顧問者,就是當我看著你,有話問你的時候,你答複就是了。”

馮玉祥調侃的話語告訴了烏斯馬諾夫怎樣才能做一個好的顧問,而且也避免引起雙方的不悅。

著名音樂家李抱枕,曾獲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音樂教育博士。他致力國內音樂教育,貢獻很大,其中《離別歌》、《聞笛》等樂曲流傳甚廣。李抱枕平時教導學生十分有趣。他曾告訴學生:早年教育音樂時,一些調皮的學生連7個主要音階都唱不準,有人唱成“獨覽梅花青臘雪"。後來,有的學生搞惡作劇,竟唱成"多來米飯,少來稀粥"。引得學生們捧腹大笑,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師生關係水乳交融。

一些合唱團的學生在演唱時,常犯隻看譜不看指揮的毛病。李抱枕非常幽默地對同學們說:"好的合唱團員把譜記在腦袋裏麵,不好的合唱團員把腦袋埋在譜裏。我懇求各位在唱的時候,多‘賞’我幾眼,別老是‘埋頭苦幹’,因為在實際演出時,我們不能說話,隻能彼此‘眉來眼去’。"

李抱枕一席話,說得大家哈哈大笑,從此唱歌時眼睛再也不離指揮了。有這麽會調侃的老師,難怪同學們會那麽喜歡。

有一天,蕭伯納應邀參加了一個豐盛的晚宴。席間有一青年在大文豪麵前滔滔不絕地吹噓自己的天才,好像自己天南海北樣樣通曉,大有不可一世的氣概。

起初,蕭伯納緘口不言,洗耳恭聽。後來,愈聽愈覺得不是滋味。最後,他終於忍不住了,便開口說道:"年輕的朋友,隻要我們兩人聯合起來,世界上的事情就無一不曉了。"

那人驚愕地說:"未必如此吧!"

蕭伯納說:"怎麽不是,你是這樣地精通世界萬物,不過,尚有一點欠缺,就是不知誇誇其談會使豐盛的佳肴也變得淡而無味,而我剛好明了這一點,咱倆合起來,豈不是無一不曉了嗎?"

在一家餐館裏,一位顧客正把飯中的砂石一粒一粒地揀出來擺放在桌子上。服務員見了不好意思地說:"淨是砂子吧?"顧客笑笑,搖搖頭說:“不,還有米飯。”這位顧客沒有直接批評飯的質量。他抓住服務員說的"淨是砂子"做文章,便說"還有米飯",通過否定的形式來肯定米飯中有很多砂子,就顯得非常委婉,這樣既表達了自己對米飯中砂子過多的不滿,又不至於引起對方的反感。

運用這種表達方式,既可以用委婉含蓄的話烘托暗示,巧用邏輯概念,對對方的缺點、錯誤進行批評、反駁,又不至於對方因此而感到難堪。這樣的話中有話也能使對方領悟到你的好意,從而積極去改正自己的錯誤。

人都是有自尊的,渴望獲得他人的尊重。因此,聰明的人就要首先理解和尊重別人,即使在批評的時候也要不忘這一點。

用幽默的語言代替批評一般說來,在批評時,被批評者的心理常處於緊張的狀態,特別是主管批評下屬、長輩批評晚輩時更為明顯。它們或為焦慮、恐懼,或為對立、抗拒,或為沮喪、泄氣等,這些不正常的心理狀態成為雙方建立感情的阻礙,大大降低了批評的本意。如果巧用幽默的語言,批評者含笑地講道理,被批評者在笑聲中微微臉紅,內心深處接收到的是觸動而非刺激,心情愉快接受指教,不是很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