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順後逆,出人意料

有一些人一說話就喜歡口出狂言,你若與他正麵交鋒,很可能造成兩敗俱傷。這時候就不妨使用一下先順後逆的技巧。所謂先順後逆是指先順承對方的意思,對對方所說的話加以肯定,然後急轉直下,說出相反或不同的觀念。使對方冷不丁受當頭棒喝而暈頭轉向,失去招架之功。

先順後逆不在乎力量的強弱,而在於把握語機,語機把握準了,即可達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特別是在某些敢怒不敢言的時刻,先順後逆的反駁方式是非常有用的。這種調侃技巧又可分為幾種具體的操作形式。

(1)補充說明。即先肯定對方的說法或順承對方的意思加以回答,然後在其基礎之上加以補充說明,使之具有幽默的效果。

一天,蕭伯納夫婦與好友帕特裏克·馬奧尼談到各人的愛情糾葛時,馬奧尼問蕭伯納的夫人:"您的丈夫有很多女**慕者,您是怎樣與她們和平共處的?"

蕭伯納夫人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講了一則軼事:"我們剛結婚的時候,有一位漂亮的女演員拚命追求我的丈夫,並且威脅說,假如見不到我的丈夫,她就會心碎而死。”

"那麽,後來呢?她有沒有心碎而死呢?"

"是的,她最終死於心髒病。"蕭伯納插話道,"隻不過那是50年以後的事了。"蕭伯納先順承對方的意思作肯定的回答,然後再補充說明,既使自己的話符合事實,又顯得幽默風趣。

(2)附加條件。即在順承對方的意思之後,轉換口氣或者附加條件,並且這個條件往往是現實中無法完成的。

一次,音樂家帕格尼尼為了趕一場演出,急急忙忙跨上了一輛馬車,馬車跑起來之後,才想到詢問價錢。

馬車夫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音樂家,便說道:“先生,你要付我10法郎。”"你這是開玩笑吧?"帕格尼尼聽得出來馬車夫是想趁機敲詐他。

"先生,我這個價錢不算高。今天你隻用一根琴弦拉琴,可每個去聽你拉琴的人都要收10法郎啊!"

"那好吧,我可以付給你你10法郎,不過你得用一個輪子把我送到劇院。"

麵對車夫的敲詐,帕格尼尼沒有義憤填膺,斷然拒絕,而是先同意付款,然後提出一個令車夫無法完成的條件:用一個輪子把他送到劇院。不僅起到了拒絕敲詐的作用,而且還具有幽默和諷刺的效果。

(3)借口推脫法。即先答應對方的要求,然後再尋找一個風趣巧妙的借口加以推脫。

宋代範正敏的《遁齋閑覽》中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

富貴權勢之家經常從新科進士中挑選女婿,有的進士即使內心不樂意,但迫於權貴的壓力,也不得不答應下來。

一日,某權貴之家看中一名年輕進士,欲將女兒許配與他。便派十名家丁去將進士請到家中。衣著華貴的主人對進士說:"我膝下隻有一女,相貌倒也不俗.願許配與你。不知意下如何?"

進士鞠了一躬之後答道:"我出身貧寒,能高攀貴人,深感榮幸。不過,此事得待我回家與妻子商量之後才能答複。您看如何?"

在場的家丁聽後無不竊笑,主人則滿麵羞慚。對於權貴之家的逼婚之勢,新科進士沒有直接推辭,而是先恭敬地應允,然後借口說要與妻子商量,即表明了自己的態度,又顯示出對妻子的尊重,可謂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