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的悄悄話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一個人無論有多麽超人的智慧、非凡的能力,也不可能包覽世界上所有的角色。選擇、放棄、擁有,是一個人不能回避的現實。

然而,生活當中,很多家長總在刻意回避“放棄”的話題,在他們看來,讓孩子學會放棄,不就意味著告訴孩子,你不如別人嗎?因此,隻要其他孩子擁有的東西,家長都盡量滿足孩子。如其他孩子學鋼琴、學畫畫、學跳舞,家長不管孩子有沒有興趣,精力夠不夠,都要讓孩子去學。到最後,孩子鋼琴、畫畫、跳舞沒學好,學習也落下了,得不償失。

因為家長從來沒有教孩子“放棄”的道理,孩子往往難以應對今後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當他們麵對**時,當他們走進了死胡同裏時,當他們在人生的重大選定麵前時,他們會變得猶猶豫豫,毫無主見,更談不上有魄力,這樣的人,是不會有什麽大成就的。

要想讓孩子從小學會選擇,家長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麵做起——

1.麵對**,讓孩子取舍

小王的經常帶孩子逛超市,一開始,孩子總是一下就看中好幾樣東西,把想要的東西都攬在懷裏,在她興致勃勃地抓起這些東西時,小王並沒有對她的選擇做出過多的幹預,等到孩子心滿意足地抱著一大堆物品用期待地眼光望向小王時,小王才跟孩子說:“隻能買兩樣東西,你自己說吧,要哪兩樣?”

當孩子知道媽媽絕不會對自己的欲望做出退步時,她也隻好忍痛做出選擇了。

這樣的次數多了,因為少有自己的多個願望被同時滿足的經曆,所以孩子已不再會像剛開始那樣懷抱一大堆不知如何取舍,而是直奔目標,少了許多的左顧右盼。

可見,遭到拒絕的經曆對孩子摒棄貪心的惡習有一定的作用。大人的堅持,能讓孩子學會放棄,從而對自己精心選擇來的東西,也會格外地珍惜。

2.讓孩子明白,拿起一個,就需要放下另一個,重要的是自己的選擇

父親給孩子帶來一則消息,某一知名跨國公司正在招聘計算機網絡員,錄用後薪水自然是豐厚的,而且這家公司很有發展潛力,近些年新推出的產品在市場上十分走俏。孩子當然是很想應聘的。可職校培訓已近尾聲了,這要真的給聘用了,一年的培訓就算夭折了,連張結業證書都拿不上。

孩子猶豫了。

父親笑了,說要和孩子做個遊戲。他把剛買的兩個大西瓜一一放在孩子麵前。讓他先抱起一個,然後,要他再抱起另一個。孩子瞪圓了眼,一籌莫展。抱一個已經夠沉的了,兩個是沒法抱住的。

“那你怎麽把第二個抱住呢?”父親追問。

孩子愣了愣,想不出招來。

父親歎了口氣:“哎,你不能把手上的那個放下來嗎?”

孩子似乎緩過神來,是呀,放下一個,不就能抱上另一個了嗎?孩子這麽做了。父親於是提醒:這兩個總得放棄一個,才能獲得另一個,就看你自己怎麽選擇了。

孩子頓悟,最終選擇了應聘,放棄了培訓。當然,他應聘成功了!

3.讓孩子拿得起放得下

許多家長都覺得孩子的承受力很差,一些事情往往拿得起,卻總是放不下,無法舍棄,讓孩子活得很不輕鬆。

曉靜是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子,今年上五年級,她從一年級以來一直任班長職務,對班級工作極其負責任,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是個讓家長省心的孩子。

可是,這兩天她看起來有些心事重重,燦爛的笑容也不見了。媽媽發現後,找她談心後得知,原來是他們班的書櫃鑰匙被她不小心掉了,不敢告訴老師,怕老師以後不喜歡她了。

曉靜的媽媽鼓勵曉靜大膽地把事情告訴老師,如果老師沒有備用鑰匙,可以讓她爸爸找個修鎖的師傅去幫忙換把鎖就行了,老師肯定還會表揚是個誠實的孩子,曉靜聽從媽媽的建議後又露出燦爛的笑容。

一些事情,在大人看起來微乎其微,可是在孩子看來,問題卻很大。在這個時候,家長們要讓孩子知道,事情出了就出了,過去了也就過去了。不要放在心裏,放下,才能輕鬆。

在教育孩子學會放棄時,家長應該注意到的問題——

 家長不要過於計較得失,不要在孩子麵前流露出,你成績不理想了,我非常生氣的情緒來,事實上,你的斤斤計較,隻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非但不能讓孩子考出好成績,還因此讓孩子更加擔心自己的成績,變得不自信起來。

 當孩子沒有辦法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時候,千萬不要遷怒於孩子,責備孩子“你怎麽這麽笨呢?別人都會做好,你怎麽就做不好呢?”這樣的話,不但傷了孩子的自尊,更可能導致孩子也無法做好其他事情。這個時候,家長正確地做法,應該是幫助孩子做不好的原因,如果孩子真的在這方麵能力有限,就讓孩子放棄,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 引導孩子學會放棄,但不要讓孩子走進“放棄”的誤區,做什麽事情都缺乏忍耐力,隻要不順就“放棄”這就走進了堅持的另一種極端裏,是需要家長注意的。你應該告訴孩子,對於已經設定目標要做好的事情,即使遇到了挫折,也不能放棄,這是一種態度,一種做事成功的態度。隻有這樣,才有成功的可能。

教子加油站:

對不同的孩子,家長應施予不同的教育:

 對於那些好勝心強、偏執、喜歡鑽牛角尖的孩子,家長不要命令他“放棄”,這會嚴重挫傷他們的積極性,最好的辦法,就是幫孩子分析局勢,讓孩子明白,退,並非就是敗,退後一步,事實上意味著轉機。明白了這個道理,孩子做事情的時候,便不會再蠻幹一氣了。

 對於那些原本就比較軟弱、喜歡退縮的孩子,家長應該多試探一下孩子的忍耐力,讓孩子自己學會判斷,是否能夠堅持,如果實在不能了,那就放棄。但這種放棄是在堅持的基礎上。

家長隻要充分了解了孩子的個性,就能讓自己的“教”達到一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