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缺乏的種種表現

自信心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是人們開拓進取、向上奮進的動力,是一個人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質。自信心在個人成長和事業成就中具有顯著的作用。這種心理品質應該從小培養,從家庭起步。

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沒有動手就否定自己的能力,未經努力就放棄自己的夢想,這會導致他在成長的路上喪失一些寶貴機會。同時,膽怯、羞澀、孤僻、多疑等諸多心理問題,也會因缺乏自信隨之而來,造成人際關係上的被動、惡劣。

缺乏自信是一種性格缺陷,人缺乏自信的形成往往源於兒童時代。因此,家長應關注自己的孩子是否缺乏自信,一旦發現,須盡早幫助克服和糾正,以避免形成自卑性格。缺乏自信的兒童往往會出現以下征兆。

膽怯怕羞。兒童略有怕羞純屬正常,但是過度膽怯、怕羞,如不願拋頭露麵、不敢接觸生人,則可能內心深處隱藏強烈的自卑情結。

獨來獨往。一般來說,正常兒童都喜歡與同齡人交往,並十分看重友誼。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對交結朋友興趣索然,往往喜歡獨來獨往。

猜疑心重。自卑兒童對家長、教師、小夥伴對自己的評論十分敏感,特別是對小朋友的批評,更是感到難以接受,有時甚至無中生有地懷疑別人討厭自己,且表現出憤憤不平。

羨慕他人。有時候孩子總是看著其他小朋友的東西好,生活好;有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雖然自己也有這些,但總是覺得不如別人的,不愛玩自己的。在此類孩子心中,已經開始有了對比、比較、甚至攀比的心理。當自己的生活環境沒有其他人優越時,逐漸會產生羨慕的心態,對自己的排斥,如果不正確引導很有可能導致自卑心理。

缺乏勇氣與鬥誌。雖然有的自卑兒童十分渴望在諸如考試、體育比賽或文娛競賽中出人頭地,但又無一例外地對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勇氣與鬥誌。因此,他們大都盡量回避參與任何形式的競賽。

表述困難。據統計,8成以上自卑兒童的語言表達較差。或表現為口吃,或表述不連貫,或表達時缺乏情感,或詞匯貧乏等等。專家們認為,這是因為強烈的自卑感阻礙了大腦中負責語言學習係統的正常工作之故。

承受能力差。自卑兒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兒童那樣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極因素帶來的壓力,即使遇到小小失敗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的甚至對諸如搬遷、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難以適從。

過分依賴。一般孩子可以獨立完成的事情,他偏偏不願意自己完成,總要依靠周圍人來做。這類孩子往往擔心自己做的不好,對自己不相信。

有自虐傾向。占相當比例的自卑兒童往往會表現為自暴自棄。更有甚者,還可能表現出自虐行為,如故意在大街上亂竄、深夜獨自外出、生病拒絕求醫服藥等,似乎刻意讓自己處在險境或困境之中。

小貼士:如何及時發現孩子的不自信?

1.【加強和孩子的互動溝通與交流】生活中的有些事情可以嚐試著讓孩子去了解,談談自己的看法,留意孩子的言語中是否存在異常之處。

2.【了解孩子在幼兒園、學校裏的行為】遇到疑惑的事情及時和老師交流。

3.【常常觀察孩子的行為舉止,了解孩子的想法】是否存在怪異行為。如果有異常之處,可以從最近孩子身邊發生的事情入手找原因。

4.【在接送孩子時遇到其他同學、小朋友時,經常可以從別的孩子口中聽到對自己孩子的談論】從而客觀的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小朋友們眼中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