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於借用他人的力量

俗話說: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個人能力再強,總有不如人的地方。這時候,就要學會借用他人的力量,為己所用。

西漢初年,天下初定。漢高祖劉邦即位後,隔三差五就舉行一次宴會,以犒勞那些在戰爭中舍生入死的將領。

這次,劉邦在洛陽南宮大宴群臣。席間,酒至半酣時,劉邦問眾將領:"大家說說看,我劉邦為什麽能得天下,項羽為什麽不能的?"

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雖然好笑話人,可是隻要攻下了城池,陛下總會將其分給人民,跟天下人同享利益。而項羽雖有婦人之仁,但心眼小,好妒忌人,打了勝仗部下也得不到好處。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劉邦哈哈一笑,說道:"你們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若論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外,我不如張良;若論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供給糧餉,不絕糧道,我不如蕭何;若論集結百萬雄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我不如韓信。這三個人都是人中豪傑,我能任用他們,這就是我得天下的原因。項羽隻有一個範增,又不能很好地任用他,這就是他失敗的原因。”

三國中的劉備,和劉邦有相似的特點,他文采不如諸葛亮,武功不如關羽、張飛、趙雲,但是,最終這些優秀人才都能為他所用,靠的就是他那種借人力量的智慧。

自己某方麵的能力不足,但能夠發現別人的才能,並為我所用,就等於找到了成功的力量。聰明的人都善於從別人身上吸取力量來補充自己。

《聖經》中,摩西算是世界上最早的教導者之一。他懂得一個道理:一個人隻要得到其他人的幫助,就可以做成更多的事情。

當摩西帶領以色列子孫們前往上帝那裏要求給他們的領地時,他的嶽父傑塞羅發現摩西的工作實在太累了,如果他一直這樣下去,人們將會吃更多的苦。

於是,他決定幫助摩西解決這個問題。他想了一個非常高妙的招數,他告訴摩西將這群人分成幾組。每組1000人;然後再將每組分成10個小組,每組100人;再將100人分成2組,每組各50人。最後,再將50人分成5組,每組各10人。最後,傑塞羅教導摩西,要他讓每一組選出一位首領,這位首領必須能夠負責解決本組成員所遇到的任何問題。

摩西接受了建議,並吩咐那些負責1000人的首領,隻有他們才能將那些無法解決的問題告訴給他。

摩西聽從了傑塞羅的建議後,便用足夠的時間來處理那些真正重要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大多隻有他才能解決。

在這裏,傑塞羅交給摩西的就是如何領導和支配他人的藝術,也就是借用他人的力量為自己所用,從而調動了集體的智慧。

借別人的力量為自己所用,其實是多方麵的,任何有長處的地方,都值得我們借鑒,如此方能完善自己,使自己的力量變強。

北宋仁宗時,將軍狄青屢建戰功,威名遠播。

仁宗想要召見他,正趕上敵人侵犯渭州,仁宗於是取消了召見,下令狄青攻擊敵人,傳旨說:

“朕欣賞將軍,將軍盡可立功殺敵,如有捷報,朕定有賞賜。”

狄青殺退了敵人,仁宗立刻任命狄青為真定路副都總管。有的大臣輕視狄青的出身,上奏說:"狄青出身行伍,因罪被充軍,至今臉上仍保留著充軍時所刺的字。如此卑賤之人隻可利用,不可重用,否則,世人隻會議論陛下用人不當了。”

仁宗氣憤地答道:"隻論出身,不論戰功,又有誰還會為朕賣命呢?朕的國家完全靠忠臣、功臣來保衛,朕當然不能冷落了他們。"

仁宗極力提拔狄青,狄青先後做過侍衛步軍殿前都虞侯、眉州防禦使、步軍副都指揮使、保大安遠兩軍節度觀察留後、馬軍副都指揮使等官,十多年就位居顯貴行列。

狄青深明仁宗的恩義,他常對部下告誡說:"皇上不介意我的出身,我之所以有今天,都是皇上所賜。皇上乃明君,我們都要誓死報效、英勇殺敵。"

皇佑年間,廣源州蠻族人依智高叛亂,攻陷邕州,圍攻廣州,嶺南的蠻族部人也跟著響應,聲勢很大。仁宗先後派了幾員大將去征伐,很長時間都沒有奏效,仁宗一時愁眉不展,心慌不已。此時,狄青上書請命,他說:"臣當兵出身,長期承受陛下的大恩,今日當是臣報答陛下的時候了,無論多麽艱苦,臣一定建功報國,死而後已。”

仁宗大感欣慰,他高興地對群臣說:"嶺南戰爭不濟,朕整日不得安心。狄青主動請戰,為朕分憂,這才是真正的良將啊!朕一向對他抱有厚望,相信他必奮力死戰,不負朕望。”

仁宗想要提拔狄青的官職,馬上有大臣阻止道:"狄青未建功勳,此刻升遷還不是時候。不如待其凱旋,陛下再升遷其官職也不遲。”

仁宗又一次歎道:"這樣做就太勢利了,怎能真正打動人心呢?朕就是要表明朕對狄青的信任和垂青,使其一心殺敵。"仁宗任命狄青為宣徽南院使、荊湖南北路宣撫使、廣南盜賊事經製使,身兼數職。

狄青十分惶恐,他上書請辭道:"臣殺敵報國,本屬應該,陛下賞賜太優,臣不敢接受。”

仁宗召見狄青,對他說:"朕依靠將軍平叛,國家命運全在將軍身上,何等賞賜都是應該的,你無需謙讓。朕不是吝嗇之人,更不是隻說不做之輩.朕該做的都做了,剩下就看你的了。”

狄青感動地落淚,決心以死報效仁宗。狄青對部將說:"皇上對我們天高地厚,難道我們還能不盡全力嗎?我們不僅為了皇上,而且也為了我們自己的大好前程。”狄青全力討敵,屢打勝仗。仁宗不斷給予重賞,連連升遷他的官職。

回到京城後,仁宗任命他為樞密使,賜給他一處名為收敦教坊的住宅,對他的每個兒子也加官封爵。仁宗對手下大臣說:"朕借助臣子才得以治理天下,若是隻想著自己的好處那肯定是不行的。狄青為朕殺敵、為國建功,朕若有功不賞,哪裏能令其安心呢?"

可見,借別人力量的時候,一定要不吝回報,如此方能皆大歡喜。當然,在現實生活中,善於借用他人的力量,還包括很多,比如:

借助親戚的力量。每個人都有三親六戚,與親戚來之間的來往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內容。親戚之間大都是血緣或親緣關係,這種特定的關係決定了彼此之間聯係的親密性。而當人們遇到困難的時候,首先想到的也是找親戚幫忙。因此,當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應付某件事情的時候,找親戚幫忙會得到得天獨厚的便利。

借助朋友的力量。自身的能力不足以解決事情的時候,就可借朋友之手助自己一臂之力。當然,這需要我們平時多結交一些“有誌之士”。但是,要怎樣才能交到更多更好的朋友呢?關鍵還要看自己做人的道行高深與否。道行深的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行淺的人,終歸難免庭前冷落車馬稀。

借助同學的力量。現代社會裏,同學之間的幫忙,經常可以見到。比如,在一個單位裏,同一個學校畢業的同學或校友中,如果有一個晉升到主要的領導崗位,那麽,不出幾年,這些同學或校友便都能得到提升晉級,這大概就是同學關係的力量。

借助老鄉的力量。中國的老鄉關係是很特殊的,也是一種很重要的人際關係。既然是同鄉,那涉及某種實際利益的時候,則是"肥水不流外人田",隻能讓老鄉"近水樓台先得月"。也就是說,需要按照"資源共享"的原則,給予適當的"照顧”。

《菜根譚》寫到:"天地之氣,暖則生,寒則殺。故性氣清冷者,受享亦涼薄。唯和氣熱心之人,其福必厚,其澤亦長。"人在社會上或在工作中表現出的人與人的關係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係,我們不僅肩負著共同的責任,而且也有很多工作必須依靠大家共同協作才能完成,否則,互相拆台,暗中作梗,明處搗亂,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是不大可能的。而讓周圍的人都能齊心協力、團結合作,自然需要有和諧一致的氣氛。但有一條十分重要,那就是無論借助什麽人的力量,我們都要虛心學習,並真誠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