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話並不是一件易事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啞巴之外,誰都會說話,其實啞巴也會說啞語,隻是我們大都聽不懂而已。但說話與說話之間卻有天大的區別,有人說起話來娓娓動聽,讓人感覺到渾身都很舒服,而有人說起話來像一把刀子,總是刺得讓人骨頭都會覺得疼,還有的人說話不招人喜歡,一開口就讓人厭惡,這是極不會說話的一種人。

近代文學家朱自清先生曾寫過一本叫《怎樣說話與演講》的書,書裏的代序中有一段話說得很有意思,在我印象中記憶深刻,現摘錄於下:

……有人這個時候說,那個時候不說;有人這個地方說,那個地方不說;有人與這些人說,不與那些人說;有人多說,有人少說;有人愛說,有人不愛說,啞子雖然不說,卻也有那咿咿呀呀的聲音,指指點點的手勢。

說話並不是一件容易事。天天說話,不見得就會說話;許多人說了一輩子話,沒有說好過幾句話。所謂“辯士的舌鋒”、"三寸不爛之舌"等讚詞,正是物以稀為貴的證據:文人們講究"吐屬",也是同樣的說理。我們並不想做辯士、說客、文人;但人生不外言動,除了動就隻有言,所謂人情世故,一半兒是在說話裏。尚書裏說:“唯口出好興戎。"一句話的影響,有時是你料不到的,曆史和小說上有的是例子。

說話即使不比作文難,也決不比作文容易。有些人會說話不會作文,但也有些人會作文不會說話。說話像行雲流水,不能夠一個字一個字地推敲,因而不免有疏漏散漫的地方,不如作文的謹嚴。但那行雲流水般的自然,卻決非一般文章所及。——文章有能到這樣境界的,簡直當以說話論,不再是文章了。但這是怎樣一個不易達到的境界!我們的文章哲學裏雖有"用筆如舌"一個標準,古今有幾個人真能“用筆如舌”呢?

朱老先生的這本書我是通讀了的,有一條主旨很重要,即:一個人要說好話,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拿寫文章來說吧,寫文章講究“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話其實和寫文章是同一個道理,隻有自己看的東西多了,才能夠妙語連珠,說出有水平、有見解、有說服力的話。許多人和朋友在一起,或者與陌生人交談,常常無話可說,於是就抱怨、哀歎自己天生沒有一副好口才,或者埋怨自己太膽小。其實,這種想法是很片麵的,好口才並不是天生的,也不是說膽子足夠大就可以,好的口才是要有足夠的底蘊作為基礎的。

在這個世界上,誰見過一個目不識丁且毫無社會經驗的人能口吐蓮花呢?這就是說,好的口才是建立在深厚的學識和社會經驗基礎之上的,如果脫離了這個根本,那麽言談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淡而無味,哪裏還能說服別人呢?

我有一位同事的女兒,是一名大三的學生,平時她最愛做的事情就是泡圖書館,各種類型的書都喜歡看一些,各個學科都喜歡研究一下。別看她是女孩子,連男孩愛看的政治、軍事書籍她也不會放過。這些書籍極大地開闊了她的視野,也讓她了解了各方麵的知識,所以她一說話總是頭頭是道,讓人信服。後來,她代表全校去參加了市裏舉行的辯論大賽,拿了一等獎。她的事例足以說明,肚子裏有"貨",說出來的話才有說服力。

如果你有一桶水,那麽給別人一杯是一件再簡單不過的事情,而如果你的桶裏沒水,又怎麽能給別人呢?說話也是一樣,首先你要有知識,有內涵,如此才有可能說出精彩絕倫的話。說話雖然需要一定的技巧,但也與一個人掌握知識的多少有著密切的關係,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知識麵不夠寬廣,就算口才學得再好,技巧掌握得再多,也是無法說服別人的。

當年諸葛亮在隆中閉門苦讀,一出山後便有舌戰群儒之功,恐怕當年的諸葛亮並不曾專門去學習如何辯論,所依靠的正是他數十年的苦讀。

所以,我認為要說好話,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麵入手:

首先,口才是練出來的,不要羞怯,要知道每個人的資質都是差不多的,自己有怯場的心理,別人也會有同樣的感受。要抓緊一切可以鍛煉的機會來展示自己,給自己信心,相信自己既能夠做得到也能夠說得出,每一次的鍛煉都會給自己開始下一次以莫大的勇氣,再加上自己不斷的總結和積累。長此以往,必然能夠在以後的一切場合中自己脫穎而出,說出自己,證明自己。

其次,說話要有內容,才能夠在社交場合及一些工作場合中吸引別人的傾聽,你總要使別人在聽你說話的過程中有一些收益或是產生共鳴,那麽這樣的說話才是成功的,而別人也才會樂意聽你說話,與你交流。這個內容不是天生的,就靠你平時是否博學,隻要你具備了寬廣的知識麵,在任何場所說起話來就能信手拈來,何愁不吸引別人?

同理而言,一位好的說話者一定是一位特別擅長溝通的人,在自己說話的時候也要學會傾聽他人的說話,俗話說:出門看天色,進門看臉色。因此在說話時更要學會看他人聽你說話時的表情,以便適時的改變自己說話的內容、語氣等等,說話時千萬不要自說自話,這是最不成功的說話。

再次,說話要注意自己的節奏感,這一點是相當重要的。有些人在說話的時候語速相當快,就像在爆豆子一樣,往往他自己說完以後,別人都沒有反映過來說的是什麽。說話說得慢一些,聲音響亮一些,你會發現,人們會更加注意地傾聽你的說話,而且他們會感覺你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從內心深處說出來的,是經過你慎重考慮後才說出來的,人們會認為你在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任。

其實言語並不見得比寫文章容易,文章寫得不好來還可以修改,而一句話說出來了,要想修改是比較困難的。我們也常感覺到,即使同一個意思,甚至同一句話,會說話的人,能叫你眉飛色舞,不會說話的人,則叫你頭昏腦脹。

最後,要跟會說話的人多學習,多去傾聽別人的說話,西方有句諺語說:上帝之所以給人一個嘴巴兩隻耳朵,就是要人多聽少說。多聽,才是最有收獲的,不斷的豐富自己的內在知識,不斷的去學習別人的長處,用一顆自信與謙和的心來麵對自己的每一次社交與工作中的場合,即使自己做得不夠好,隻要努力,隻要有真誠,相信你假以時日,一定能夠成為一位說話和溝通的高手,為自己的事業和生活帶來很多快樂!

當然,要變得能說會道並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情,它是一個過程,是要經過學習和鍛煉的。能說會道是一個人的第一亮點,是一個人思想水平、才華技藝的集中"亮相",是一輩子的財富,是通向成功的快車道,是終生受用的技能。如果你掌握了這種談吐方式和講話技巧,你就能在社交活動中如魚得水,受人矚目;在職場中遊刃有餘,應付自如;在朋友麵前談笑風生,妙語生花;在演講台上,慷慨激昂,揮灑自如;在論辯壇上巧舌如簧,雄智多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