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則2 吃虧是福,以舍當得

富足時應學會仗義疏財

散財的人將天下財作為自己的財,所以他們不怕散,因為他們的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聚財的人將自己的財看作是天下財,所以要聚,怕天下人從自己這裏奪走財。所以,他就無法獲得天下財。

其實,古人治國的思想也是如此。

孟子曰:"有布縷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緩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離。”

在春秋戰國時代,平常有三種稅法,"布縷之征",是說家裏織了一匹布,要繳若幹稅。“粟米之征”,是說到了收成的時候,按種田麵積的大小,抽若幹稅。“力役之征”,是說有勞動能力的人一年中抽若幹時日,為政府服務。後方服勤務,前方服兵役,都是力役。

孟子說:從政的人要注意,“用其一”而"緩其二”,是治道的原則。要老百姓出力的時候,就要減輕他們的稅捐;要他們在財經上有所負擔時,就必須讓他們在力役上,得到適當的休息,才能重新生產。“用其二而民有殍”,如果用兩項稅,老百姓就會有人餓死了,社會經濟枯竭了。假如遇到動亂的時候而“用三”,征布、征糧又征力役,造成家庭中父子、兄弟、夫婦離散,整個社會也可能分崩離析了。

孟子曰:“諸侯之寶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這是孟子提的一個政治大原則。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如果是政治家,所領導的,就是"土地、人民、政事"三寶,這三種是真正的寶。

如果一個國家的領袖,重視珍惜的是珠寶珍奇的話,災難一定會很快降臨到他身上,古今中外皆有這種事實,應驗在帝王身上的很多,最著名的是明末的崇禎皇帝,實際上他是一個好皇帝,品德也很好,就是有一個毛病,手撒不開,財貨要抓在手裏。

流寇作亂,要籌餉用兵,他一直說沒有錢,拚命向民間增加賦稅。管理財政的大臣向他報告,不能再加賦稅,老百姓已經沒有力量負擔了,建議他用皇室內庫的錢,他還是不允許,說這是不能動用的。等他吊死煤山以前,流寇打開內庫,裏麵多的是黃金、白銀,財寶,供給一百萬部隊的軍用都足夠。

這就是“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總而言之,要想做一番事業的人,應該明白"財聚人散"的道理——鈔票都到你口袋裏,社會的人際關係就少了,沒有“真朋友”了;

“財散則人聚”,孟嚐君就是這樣,鈔票撒得開,解決了別人的困難,自己的錢當然沒有了,但是朋友多,人際關係多,有了苦難,則有朋友幫忙。

孟子雖然說的是政治原則,用之於人生,也是一樣。盡管在有形的財富方麵,上無片瓦,下無立錐,然而還是有無形的財富土地,以及自己的學問、思想、人品、真理等。

人生的立場站穩就有"土地”了;有了人格,就有同道的朋友,那就是“人民";然後有了合乎道德的標準行為,就是“政事”。

國家如此,個人也一樣,“土地、人民、政事”,這三件是大寶,如果隻重鈔票,當然“殃必及身”。

孔門有一個弟子,叫原思,他是魯國人,曾做過孔子的家宰。

在周朝,實行的是分封製,諸侯有國,大夫有家,也就是說,作為大夫的貴族,一般都有封邑。在自己采邑,管理、經濟等一切權利都歸大夫所有。到了春秋末期,這種局麵雖然發生變化,但也有相當部分的大夫是有所屬的封邑的。

孔子曾做過魯國的大司寇,司寇是一個什麽職務呢,就相當於宰相,負責整體的行政事務,擁有很大的職權。

孔子做大司寇時,按照慣例,也是有封邑的,在這個獨立的封邑,一切官員的任命,都完全由他決定。孔子認為弟子原思做事認真,為人誠懇,就讓他來做邑宰。

做邑宰,也是有工資的,在那個時候稱為俸祿。孔子給原思的俸祿是九百鬥小米,是一個非常可觀的薪資。可能是因為給的太多緣故,原思很不好意思接受,堅決推辭。孔子見他不要,就開口說話了,他說:“毋,以與爾鄰裏鄉黨乎!”

就是說,別推辭,如果有多餘的,你可以分給你的鄰裏鄉黨!

在古代,五家為鄰,五鄰為裏,五百家為黨,一萬二千五百家為鄉。這裏的"鄰裏鄉黨"指的就是鄰居和鄉人。

孔子說完,原思自然也就不再推辭,接受了。這句話聽起來很有人情味,體現了孔子的財富觀。

首先,利不能獨享,要善於散財。原思思孔子的學生,由於優秀又成為工作上的得力助手,全權負責封邑的管理,由於能力強,做事認真,自然可以促進封邑的經濟發展,就連農業的生產活動也能獲得好的收成。

一個封邑能不能發展得好,邑宰是決定性作用,封邑的發展離不開原思這個管家的努力,這裏麵的每一份成果都有原思的功勞在裏麵,自然應該給予對應的高薪。

原始可能覺得自己是夫子的學生,為老師做事是弟子分內的事,為老師出謀劃策從事社會治理工作,既是榮幸,也是應該做的。所以,他見孔子為他開到九百鬥的薪水,力辭不要,不好意思收下。

但是公歸公,私為私,學生是學生,工作上的助手是屬員,這是要分開的,該收的薪資還是要收下的,所以孔子讓原思不要推辭。

另外,孔子給的九百鬥顯然是非常豐厚的薪資待遇,一方麵因為原思是弟子,另一方麵,孔子很慷慨,所以多給了一些。當原思覺得太多推辭時,孔子就說,如果有多餘的,就分給你的鄰裏鄉黨一些吧,然後原思才收下。

一家人的飲食需求是有限的,當自己所擁有很多時,不妨分出去一些,這體現的是孔子的接濟窮困、仗義疏財的一麵。

古語雲“財聚人散,財散人聚”,一個人如果把所有的利益都獨享了,身邊的人肯定會慢慢離他而去,如果有利同享,自然有難的時候才能得到眾人的幫助。

孔子認為,當自己一家富足的時候,應該懂得照顧身邊的窮困之人,這是人類守望相助的情感。從這件曆史雲煙中的一件小事兒,也能發覺孔子“已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仁者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