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則1 樂善好施,舍+予=舒 《舊唐書》裏的古訓

“財散人聚”源於《舊唐書》裏的“財聚人散”。"財聚人散,財散人聚”意思是如果你將財聚集在自己的手裏,那麽,將沒有人跟隨你,人們就會象水一樣離開。而如果將財散給其他人,那這些人就會聚集在你的身邊。

財聚人散,財散人聚講的是團體或者組織(或者個人)的財富和權力的分配以及對團體凝聚力的影響。在一個群體(或企業、政府……)中,隻有把大家一起掙來的財富盡量公平合理的分配並多滿足個人的需求,這樣大家才會對這個集體充滿依賴和歸屬感以及忠誠度,這個集體才有戰鬥力和凝聚力,才能擴展更大的疆域,幹更大的事情。若是掌握權力的人把財富過於集中,而忽視個體的需求,那麽久之這個集體就會渙散,個人也同此理。

有這樣一句話:人情一把鋸,你來我也去。財聚則人散,財散則人聚。深以為然。

生活中,再好的人際關係,如果我們隻是單方麵的付出,時間久了,人情難免都會淡薄。

感情這東西是需要經營和維持的,沒有人敢說:我隻要索取不願付出。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內心都是渴望周圍有那麽一個有溫度的人,能陪伴在你的左右,知你的心,懂你的意。

可是,如果當別人對你動心,你卻一味拒絕時,即使那人是太陽,也終會有陰雨起風的日子,那些燦爛終究會有一刻被灰暗所替代,太陽會被那些陰霾攆走。

沒有人願意天空是一直下著雨,地上是一直是漲著潮水的。生活當中,當你對人好時,人也不會總是回回惡語相之,更多的時候,人都是平淡隨和能帶來安寧,驕橫跋扈必然遭人厭之。

有人說,人這一生,總是一回生,兩回熟,三回四回熱乎乎。你若對她人善良,你的內心必是平和淡然的,你與世無爭,你帶給她人的是溫暖,如若風雪掩埋了的大地忽然融化後,你看到的是那片綠,像是生命的一抹綠在內心處發了芽,生了根。

人心總是透亮和澄淨的,像是山中的河水,山在水中行,水在山中繞。人間的冷暖,總是在那一山一草,一花一木中慢慢看見了真實,體會了美好。

古人以德治天下者,天下總是大而興之,倘若是以武治天下,天下必亂之。這一生,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

別總是把財富看的太死,別總是處處把錢看得太重,人生當中很多東西是你用錢解決不了,錢辦不了的。

翻開曆史,多少有才華的人敗在了一個貪字上,而多少有德行的人贏在了財富上。

古語說,財聚則人散,財散則人聚。從這裏,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何其了得,一個大家都看不透,明不了的真理,卻被古人看地那麽自然,那麽深邃。

我們說當一個人賺了很多錢後,不能隻把錢捂在自己口袋裏,要想辦法去幫助更多的人,如若想的都是自己的利益,這樣即使你再有錢,你也近不了人心,而當一個人他即使沒有賺到很多錢,而他還能經常跟朋友聊聊天,聚聚,不在乎花個什麽小錢的時候,這個時候,他其實在朋友的心裏,已然是個親近的人。

很多企業家,他們賺取了很多錢之後,總是將財富散去,去救濟更多的人,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他們的這種大智大慧也必然讓人敬之,因而他們的企業也總會越來越旺。

可是,生活中,總有那麽一群人,把個人利益看得太重,認為自己每賺的一分錢都是自己的,不願分別人一羹湯,總是將錢財聚在手中,點點稱油,到處斤斤計較,哪怕是蠅頭小利他們都不放過,這樣的人,久而久之,人們總會疏遠他。

古時,在高位者聚斂財富,老百姓就會離心;在高位者散財樂施,老百姓就會靠攏。

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也是一個簡單的處世哲學。

我們現代人總是用"財聚人散"來形容一個人事業的衰敗,用“財散人聚”來歌頌做人的成功,事業的興旺發達。

所以,財富這一問題,也成了很多人利益的糾葛,有人一輩子禁錮在金錢的牢籠裏,他們邁不動步子,抬不高手,究竟原因都是因為心係財富,不願散。

其實,財富的散,並不是讓你亂散,隨便散,見人就散,而是散而有之,散而有為,當你把散花在更有意義上的事,更值得幫助的人上時,這種散才會讓你獲得更多人生的美好。

古語說: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可見,不論是君子和小人都愛財,然君子取財愛而舍之,小人取財愛而得之,愛而緊之。

當一個人把財富看的太重,無形當中就會迷了心智,也會失去自我。很多人會為了多拿回扣,多拿利潤,而昧著良心,去做一些苟且的勾當。

一旦事情敗露,他們是最該受到良心譴責的那些人。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貪財好利的人,如果不猛回頭,最終逃脫不了滅頂之災。聽過這樣一個曆史故事:

杜月笙,上海青幫中最著名的人物。四歲以前,他的父母相繼去世,後來繼母和舅父養育著他。

那時,他到上海一個水果行當當學徒,終日與流氓、歹徒為伍,又好賭,後來不久就被開除。

之後,他拜了青幫陳世昌為老大,並借著他的關係進了黃金榮館。有一次在替黃金榮外出辦事時,孤身一人把黃府被搶的鴉片奪回,被林桂生獎勵了2000大洋。

2000大洋在那個時代不是個小數目,然而聰明的杜月笙把這2000大洋分給了自己的兄弟,也因為他的這個氣魄,使得更多的兄弟願意為他賣命去幹。就這樣聰明的杜月笙憑借著財散人聚這個道理成為了上海當時響當當的人物。而今天,也有更多企業用財散人聚理念來管理公司,贏得人心。

就如華為任正非隻占公司股權的百分之一點幾,他將公司的大部分股權都分散出去,對他來說這就是財散人聚,也因此華為能在危機麵前,一次次地挺過去。

還有蒙牛的牛根生,當時他還在伊利工作的時候,因為業績突出,公司獎勵他一筆獎金,讓他買一部好車,而他卻用這筆錢買了四輛麵包車,分給跟他一起打拚的部下。而當他來到蒙牛時,更是從來沒有拖欠過員工工資,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

後來,他將個人股息的百分之五十一捐給老牛基金會。正是因為這樣,才有那麽的人願意死心塌地地跟著牛根生,他們有錢出錢,有人出人,有力出力,使得蒙牛在國內奶製品行業突飛猛進。

還有蘇寧的張近東和很多的企業家也是這樣。

這世上聰明的人放水養魚,會得到的越來越多,而獨贏者卻會使所有的人越贏越少,多贏者會使所有的人越贏越多。

因此,“精明人”掙小錢,“聰明人”掙大錢。當人聚的時候,你贏得了人心,你才贏得了財富,當財散的時候,你才贏得了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