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思維的枷鎖

思維枷鎖其實就是一種思維模式,它的最大特點是形式化的結構和強大的慣性。當我們麵臨新情況、新問題而需要開拓創新的時候,它總會讓我們的思路拘泥於條條框框,它就是一隻思維創新的“攔路虎”。

小李大學畢業後,到了一家公司從事產品推銷工作,雖然推銷和他所學的專業不對口,但他對推銷工作熱情很高,總是想方設法地用心去完成任務。到了年底,小李超額完成了任務,被公司評為“先進個人”。公司領導為了鼓勵先進,破格將小李從推銷員提升為科長。幾位同學怎麽也想不明白,大家一塊進了這家公司,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又從事同一種推銷工作,為什麽小李會有如此驕人的成績呢?這其中有什麽秘訣呢?

後來人們才發現,原來小李推銷產品和別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在別人看來小李的方法既愚笨又可笑,可小李不那麽認為,他想,循規蹈矩的方法人們習以為常,收效甚微。他要用自己愚笨的方法去打動別人,事實證明小李的做法是成功的,最後好多商家和小李成了長期的合作夥伴。

那麽小李到底是怎麽做的呢?剛開始小李和大家的做法一樣,整天拿一張價目表到處尋找商家,幾乎都被好言謝絕了。他不甘心失敗,在心裏一直苦苦地思索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打動商家,讓他們接納自己呢?後來,一個想法在他的腦海裏出現了,他借了一輛人力三輪車,將自己所推銷的產品裝在車上,每到一個商家,不管三七二十一,他將自己的產品往裏搬,商家感到莫名其妙,沒有人訂貨呀!是不是送錯地方了?可小李振振有詞:這是我們公司生產的產品,我是做推銷工作的,你是否需要我們的產品?有時候商家想拒絕他,可又不忍心看到他搬東西滿頭大汗的樣子,於是,或多或少地要了一點他的產品,時間長了,這位商家認可了小李這個人,以後的供貨商就他了。小李用同樣的辦法打動了眾多的商家,他的產品銷量直線上升,最後小李成了名副其實供貨商。

看似愚笨的方法,往往被人們所忽視,殊不知這裏邊包含了許多商機,小李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如果說,他一直循規蹈矩,那麽他也隻會是一個平庸者,問題的關鍵是,小李打破了自己的思維枷鎖,用另一種方法讓別人接受了他,最終他成功了。

現實生活中,人們之所以平庸或者失敗,是因為人們被常規的思維枷鎖所束縛,使自己裹足不前。

有一個修鎖匠叫坎貝爾,他有一手絕活,能在短時間內打開無論多麽複雜的鎖,從未失手。他曾誇口說在1小時之內,可以從任何鎖中掙脫出來,條件是讓他帶著特製的工具進去。

有一個小鎮的居民,決定打擊坎貝爾的氣焰,有意讓他難堪一回。他們特別打製了一個堅固的鐵牢,配上一把看上去非常複雜的大鎖,請坎貝爾來看看能否從這裏出去。

坎貝爾想都沒有想就接受了這個挑戰。走進鐵牢後,坎貝爾取出自己特製的工具,開始工作。半小時過去了,坎貝爾用耳朵緊貼著鎖,專注地工作著;45分鍾,1小時過去了……坎貝爾沒有像他先前所說的那樣能從鎖中掙脫出來,相反,他的頭上開始冒汗,因為他從來沒有如此狼狽過;2小時過去了,坎貝爾依舊沒有打開這把鎖。他筋疲力盡地將身體依靠在門上坐下來,結果牢門卻順勢而開。這是怎麽回事?原來,小鎮居民根本沒有將這個牢門上鎖,那把看似很厲害的鎖也隻是一個擺設而已。

小鎮居民成功地捉弄了自負的坎貝爾。

坎貝爾為什麽被小鎮居民捉弄?就在於他隻想到那把看上去非常複雜的鎖。他固定的思維告訴他,隻要是鎖,就一定是鎖上的。其實,門沒有上鎖,隻是坎貝爾大腦上了鎖。

科普學家阿西莫夫從小就很聰明,智商測試得分總在160分左右,屬於"天賦極高"之列。有一次,他遇到一位熟悉的汽車修理工。修理工給阿西莫夫出了一道題:一位聾啞人想買幾根釘子,就對售貨員做了一個手勢——左手食指立在櫃台上,右手握拳做出敲擊的動作。售貨員見狀,拿來一把錘子,聾啞人搖了搖頭,於是售貨員明白了他想買釘子。聾啞人走後來了一位盲人,他想買一把剪刀,他會怎麽做呢?阿西莫夫立即回答:"他肯定會這樣——"他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狀。汽車修理工聽了阿西莫夫的回答後開心地笑起來:"哈哈,你答錯了!盲人想買剪刀,隻要開口說‘我要剪刀’就行了,於嗎做手勢呀?”阿西莫夫臉漲得通紅。修理工接著說:"其實在問你之前我就知道你肯定答不對,因為你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聰明。”

汽車修理工說的沒錯,阿西莫夫受的教育太多了,所以答不對。其實,汽車修理工說的"教育"就是思維定式,當我們被思維定式鎖住的時候,我們的思維不可能很靈活,頭腦不可能很聰明。要想有創新思維,就要打破思維枷鎖。正如法國生物學家貝爾納所說:“妨礙人們學習的最大障礙,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

一位心理學家同時問了100名高中生和100個幼兒園小朋友一道題:某位舉重運動員有一個弟弟,但是這個弟弟卻沒有哥哥,這是怎麽回事?測試結果令人吃驚,高中生的考慮時間和錯誤率都高於幼兒園小朋友。"經驗"讓高中生認為舉重運動員是男性,而小朋友學到的東西少,沒有這種經驗,因此不受它的束縛。

我們無論做什麽事情,都免不了要學習。但是因為學習的內容太多,使得高中生潛意識地認為舉重運動員是男性,被一種叫做“經驗”的枷鎖束縛了。這一例子充分地說明了受思維枷鎖束縛的危害。

有一個醉漢晚上被一堵牆擋住了去路,他摸著牆走了一夜也沒走出去。天亮時醉漢醒了,發現昨天摸著走了一夜的原來是一個圓形的郵筒。

其實思維枷鎖就像這個郵筒,假如你扶著它不放手,就永遠走不到想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