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空間距離

所謂空間,就是指進行演說的場所範圍、演講者所在之處以及與聽眾間的距離等等。演說者所在之處以位居聽眾注意力容易匯集的地方最為理想。例如開會的時候、主席多半位居會議桌的上方、因為該處正是最容易匯集出席者注意力的地方。反之,如果主席位居會議桌之正中央,則會議的進行情況會變如何呢?恐怕會使出席者注意力散漫了,且有會議冗長不休的感覺?因此,讓自己位居聽眾注意力容易匯集之處,不但能夠提升聽眾對於演講的關注,甚至具有增強演說者信賴度權威感的效果。

保持演講的空間距離,還與人類心理有關。假設會場中有一排10個依次排列的座位,在6號和10號位子上已經分別坐上了兩個人,這時,你走進了會場,你與他們互不相識,你最有可能選擇的是哪個位子呢?

心理學家通過實驗發現,第三位進會場者一般選擇第8號位子,第四位進會場者一般選擇3號或4號位子。這裏,所有參加實驗的人都是互不相識的。

為什麽會有這樣的選擇呢?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陌生人之間自由選擇座位時一般遵循這樣的法則:既不會緊緊地挨著一個陌生人坐下;但同時,也不會坐得離陌生人太遠。如果你真的緊挨著一個陌生人坐下,那麽這個人就會急促地把身子移向另一邊,有的甚至會移到另一個空位子上去,你這時會感到很尷尬。為什麽相互間會有這麽別扭的感覺呢?這就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定的個人空間。

但是,假如你坐得離那個陌生人太遠也不行,因為這可能會無聲地傷害那個人,他可能會感覺到你是在嫌惡地躲避他。因此,挑選兩者之間的位子,一方麵可尊重別人的個人區域,另一方麵又可以與他人保持一種和諧,避免別扭。這就是旨在維護個人空間的適當疏遠原則。當然,當人數增多時,個人區域就會變得很小,這樣,即使每個人都緊緊地挨著陌生人坐下,也談不上相互間的傷害,而且誰也不會有別扭的感覺,這就是一種可以預測的、無聲的空間選擇規律。

上海作家沙葉新曾在東方電視台的《東方潮》欄目中拍過這樣的節目,請一位男青年在上海繁華的大街上有意地去緊跟著別人走,或緊挨著與別人並排著走,攝影師偷偷地拍下路人的反應。結果,我們在電視上看到了那些被陌生青年侵犯了個人空間的路人表現出種種緊張和措手不及的窘態:所有被跟隨的路人都困惑或焦慮地看著這一青年人,甚至很多路人慌不擇路地跑進了附近的商店躲起來。這正是通過對他人個人空間的侵犯而引致路人緊張的事例。

以上事例證示,任何一個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圍有一個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間,它就像一個無形的“氣泡”一樣為自己“割據”了一定的“領域”。而當這個自我空間被人觸犯就會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惱怒起來。而於演講,空間距離同樣是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空間方位意義說的創始人、美國著名學者愛德華·霍爾於1959年出版了他的成名作《無聲的空間》,正式提出了“空間交往”理論。霍爾把人際交往的空間分為四種:

親密空間,距離15厘米至46厘米;

個人空間,距離75厘米至15厘米;

社交空間,距離215厘米至365厘米;

公共空間,距離365厘米至765厘米。

演講是一種社會交往,因此一般在社交空間中進行。演講者應根據演講內容、演講感情、演講環境靈活調節與聽眾的距離。

聽眾多、內容明朗、感情激烈、場境大可離聽眾遠些;

聽眾少、內容含蓄、感情平穩、場境小可離聽眾近些。

演講者演講時要充分利用空間因素,以便更好地發揮自己。

演講空間距離的確定對演講的成功有很大的影響。我們可以這麽想像:如果演講場地很小,熱情的聽眾又濟濟一堂,你與他們完全挨在一起,是不是有一種壓迫感?相反,如果你站在大廳裏演講,下麵隻有二三十個人,且稀稀拉拉地坐得老遠,是不是又有一種空虛感?

演講中基本位置確定好以後,可以隨演講內容、感情及聽眾情緒的變化而變化,可以適當地前走、後退、左移、右轉等。

由於公眾距離這是公開演說時演說者與聽眾所保持的距離,這是一個幾乎能容納一切人的“門戶”距離,這是一個幾乎能容納一切人的“開放”的空間,人們完全可以對處於空間的其他人“視而不見”,不予交往,因而相互之間未必發生一定聯係。因此,這個空間的交往,大多是當眾演講之類,當演講者試圖與一個特定的聽眾談話時,他必須走下講台,使兩個人的距離縮短為個人距離或社交距離,才能夠實現有效溝通。

綜上可知,演講時適當保持與聽眾的空間距離,並懂得靈活調節,這對於能否激發共鳴力,能否給力,同樣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