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倒過來想想問題

孔子的弟子子路武功不錯,他在和敵人決鬥的時候,一不小心把係帽子的繩子弄斷了。子路想到老師告訴他君子的帽子不能戴歪,於是放下武器,把帽子扶正。結果,敵人瞬間圍了上來,一刀把他殺死了。

對於子路來說,在決鬥的時候,最根本的是他錯誤地理解老師的原話,而對於他來說,最重要的一點是他要遵從老師教給他的"禮"。在這種關鍵時刻死板地選擇了禮,而不懂得變通,先確保生存,結果給後世留下了笑柄。

人在非常時期,需要非常之法,隻要不違背律法及大節,不拘小節是可行的。

孔子居住在陳國,離開陳國到蒲國去。這時正好公叔氏在蒲國叛亂,蒲人擋住孔子對他說道:"你如果不到衛國去,我們就把你送出去。”於是,孔子就和蒲人盟誓絕不到衛國去。為此,蒲人把孔子送出東門。可是,出了東門,孔子就徑直向衛國走去。子貢不理解地問道:"盟約也可以違背嗎?"孔子答道:“這是被迫訂的盟約,神靈是不會承認的。”

可以看出,對孔子說來,在特殊的情況下隻要能夠到達衛國,你提出什麽條件我都可以答應。子路與老師孔子相比,看來還是有一定的差距。

張轂做同州觀察判官時,朝廷命他製兵器以供邊關作戰用。一次,朝廷急令征十萬支箭,並限定必須用雕雁的羽毛做箭羽。這種鳥羽較為稀少且價格昂貴,一時難以購得。張轂問節度使:"箭是射出去的東西,什麽羽不行?”節度使說:“改變箭羽應該向朝廷報告,請求批示。”張轂說:"我們這裏離京城兩千多裏路,而邊關又急需用箭,這怎麽來得及呢?如果朝廷怪罪下來,本官願承擔一切責任!"於是,他啟用其他羽毛造箭,不僅降低了幾倍購羽的開支,還按時完成了造箭的任務。

後來,朝廷非常讚賞張轂的做法。

張轂和孔子的行為特點,都可稱之為隨機應變。但他們所麵對的外界環境,並不是白駒過隙稍縱即逝,相對而言,還有一點時間用來觀察和思考,為此,隻要善於進行理性分析判斷並且不“死心眼”,就可以做到。

有些時候,外界環境的變化極其迅速,特別突然,令人猝不及防。究竟應做出什麽樣的反應才是合適的,幾乎來不及思考。這時的舉措言行,大多依賴直覺和靈感。

春秋時期,有這樣一段故事。齊國國君的大公子糾在魯國,二公子小白在莒國。後來聽說國君死了,齊國無君,公子糾和公子小白一齊歸返齊國,碰巧同時趕到,爭先而入。輔佐公子糾的管仲開弓放箭欲殺公子小白,但沒射中公子小白,射中了鉤。這時,輔佐公子小白的大臣鮑叔牙靈機一動,馬上讓小白倒下裝死,躺在車中。管仲以為公子小白已被射死,便告訴公子糾說:“你可以安穩地坐上國君的寶座了,公子小白已經死了。"這時,鮑叔牙抓緊時間,立刻驅車最先趕入齊國。於是,公子小白當了國君。

馮夢龍先生在評價這段故事時說:"鮑叔牙的應變能力真厲害,其心術的運用像疾飛的箭頭一樣快!"

相傳北寧史學家司馬光童年時代就常常表現得聰敏過人。有一天,司馬光和許多小夥伴一起在一個大花園中玩耍,有一個小孩在爬假山時,腳下一滑,跌進了假山下的一口盛滿水的大花缸裏。別的孩子一見,個個驚慌失措,呼叫著四散而逃,有的想著去找繩索,有的想去叫大人來。司馬光知道時間緊迫,已經不容拖延,他靈機一動,搬起大花缸旁邊的一塊大石頭,狠命地向大花缸砸了過去。水缸被砸破了,頓時,水嘩嘩地流了出來。等到繩索拿來,大人趕來時,落水孩子早已得救了。

按照通常的辦法,小孩落水,其他小孩應該馬上通知大人前來營救,而司馬光卻一反常規,用砸缸救人的辦法救出了夥伴。因為根據當時的情況,首先在場的小孩們不能立刻從大花缸裏抱起落水的孩子,其次通知大人前來營救延誤時間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所以,司馬光采取這種救人的方法是最可取的。

打破常規思維,從另外的角度進行思考,或者將問題顛倒過來看一看,往往能夠柳暗花明見新天。這種事例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由於這種思維方式靈活多變,能出奇製勝,所以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能不能隨著外界的變化及時調整主體行為,以維護主體自身的利益,這是聰明和愚蠢的分野之一。不管具體情況如何,抱著既定的條條框框,不思修正變革,“一條道兒跑到黑”,這是蠢人的做法;以主體利益為核心,以外界環境的變化為參數,本著靈活機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進退自如,取舍隨機,這是聰明之所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