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越位的行為說不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塊自留地,孩子也不例外。可是,很多父母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總是貿然侵犯孩子的領地,一味地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如此剝奪孩子的親身體驗,對孩子非但沒有幫助,還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更有甚者,孩子可能會因為父母的“霸道”而迷失了自我。

鳴鳴今年15歲。從上小學的第一天起,母親就把關注的目光傾注到兒子身上,全身心地培養孩子,希望他學習成績優秀,將來擁有好的前程。一直到升入中學之前,這位母親都堅持每天給孩子布置作業,檢查預習,製訂複習計劃……從未間斷過。在小學期間,孩子的學習成績雖不是特別優異,但還是令母親滿意的。

升入中學之後,母親想逐步放開手腳,讓孩子“慢慢適應中學生活,養成良好習慣”。可是,這位母親發現:在沒有父母監督的情況下,孩子根本就無法進入學習狀態。新課不知預習,舊課不知複習,作業不主動完成,就連堅持記載了六年之久的“錯題本”也不見蹤影了。一句話,孩子的學習顯得十分被動,跟不上正常的學習節奏,成績一落千丈。這位母親十分痛苦:已經是中學生了,為什麽還不懂事?為什麽還不知道獨立學習?這樣的孩子,讓人操心到什麽時候啊!

“學習全憑自用心。”牛不吃水強按頭,是很愚蠢的做法。透過案例,我們不難發現:在這個家庭裏,母親老是“越位”,把本該孩子做的事情,全部包攬了,孩子隻是一台機械、被動的學習機器。由於母親的“越位”,孩子自動“脫位”,找不到學習的**和樂趣了,盡管他的學習成績還能令母親感到滿意,但是,那是有外部作用力的結果。一旦外部作用力取消,孩子就會孤立無援,無所適從了。透過案例,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個孩子身上的惰性比較強,自製力、主動性和毅力都比較差。試想,在溫室裏精心培育的花朵,怎麽能適應多變的自然氣候呢?在母親翅膀下長大的孩子,又怎能突然適應沒有保護的生活呢?

父母替孩子做得越多,孩子就越笨拙、懶惰;父母越是嬌慣,孩子就越發無能、越發被動。學習是需要孩子自覺參與的創造性活動,沒有孩子的主動參與,別人再怎麽著急,都隻能是幹瞪眼。期待孩子的覺醒、期待孩子的變化才是我們所希望的。

父母出於對孩子的愛,擔心孩子吃虧受苦,凡事總替孩子包辦代替。除此之外,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越位現象還表現為: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片麵關注孩子的分數而忽視孩子的興趣、特長。

彩霞是廣西某重點中學高二女生,她性格開朗活潑,愛跳愛鬧,是個典型的“假小子”。她除了學習成績不盡如人意外,其他方麵都表現出色:她的鋼琴彈得很好,已經達到9級水平;她的芭蕾舞也跳得很好;她的畫畫得好,她畫的卡通動物形象惟妙惟肖;她的歌也唱得很好,可以跟某些歌星媲美。但是,多才多藝的她卻在全市會考公布成績之後自殺了。這讓所有認識她的人都十分震驚,這怎麽可能呢?後來,大家在整理她的筆記本時,發現了其中的“端倪”:原來,她的父母對女兒要求很高,她也一直在按父母的完美標準來要求自己,很在意自己的短處,而她的短處就是眾人矚目的考試。彩霞會考有兩門功課不及格,這樣的成績有可能導致她留級,她覺得太丟人,無法麵對對自己懷有殷切期望的父母。於是,她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片麵地關注孩子的分數而忽視孩子的興趣就是“贏得過去,忽視未來”,這種做法是很危險的,是完全違背教育的目的和做父母的責任的。父母期望孩子早日成才,期望孩子出類拔萃,這種心情本是可以理解的,但千萬不要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懷著不切合實際的過高期望而走向極端。父母總是以成人的心態和眼光看待孩子的內心世界和能力,對孩子的能力發展、情緒狀態,心智方麵等做出過高的評價,提出過高的要求,不切實際地急於求成。父母的這種心態和做法促使孩子脆弱的心理進入了一種怕失敗的高壓狀態,導致他們精神上、心理上陡增緊張和焦慮情緒。

要知道,父母可以替孩子設計一時之路,但父母無法替孩子設計一生之路,孩子的路,需要孩子自己選擇,孩子的未來,需要孩子自己把握。關心孩子,請把握好愛的尺度,不要越位。尊重孩子,請給孩子成長的空間,讓孩子在自然的陽光下快樂長大。一個隻知道學習的“高分孩子”會快樂嗎?絕對不會!所以,父母不要把注意力老是盯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否則,隻能累壞父母、累壞孩子。

總之,作為合格的父母,應給予孩子的最美好的東西——教會他們生存、生活以及培養創造的能力,而不是越位,不是包辦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