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度發泄自己的憤怒

人們總是被告知要避免憤怒,因為,據說發怒是非常有害的。事實上,憤怒是人際交往中一種不可避免的情緒。關鍵是要采取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憤怒。

憤怒是人在受到侵犯、威脅或者受到攻擊時為了保護自己而做出的自然反應。它其實是在向你警告:“小心,有危險。”這個時候,你的腎上腺激素射了出來,身體裏有一股熱流湧動,你甚至感到你的脖子後麵的肌肉都緊繃了,整個身體隨時準備采取行動。憤怒經常是身體在發出信號,告訴我們需要劃定某個界限,照顧好自己。憤怒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攻擊或是責備別人,而是意味著我們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感受是什麽,從而能夠采取恰當的行動。

正確表達你的憤怒有兩個充足的理由。第一,可以發泄不愉快的情緒,這種沮喪感如果蓄而不發,可導致不公正的報複行為;第二,這是敦促對方改正行為的方法。

美國學者卡羅爾·塔佛瑞斯指出,說出憤怒對雙方來說都可以是一種修正性體驗,但要選擇成熟的表達方式——憤怒的表達不是為了讓某一方狼狽不堪。憤怒可以轉變為口頭表達煩惱、不快或委屈。談論某次錯誤行為,其首要目的是消除任何受傷情緒,並確保下不為例。如果未能談論自己的憤怒,就不會修正過錯方行為,那麽我們討厭的行為或言語還會重演。

總之,健康的發怒是一種機製,但一定保證不要讓自己受傷害,也不要傷害別人。發怒其實往往和攻擊行為並不能相提並論,發怒是心理正常的反應,而攻擊行為卻是一種過度的反應,往往會帶來不可預料的後果。

加州心理學家和婚姻谘詢師喬治·巴哈博士曾接待過幾對以消極方式表達憤怒的夫婦,他們采用非身體性攻擊手段發泄憤怒。巴哈博士得出結論,不會正確表達憤怒並因此不公正地還擊的夫婦,通常關係很壞。喬治·巴哈及其他專家認為,憤怒一類的消極情緒可以通過正確渠道排泄出去。他們呼籲人們學習“創造性爭吵”,表達憤怒但不貶損對方或傷害對方的自尊。這個方法要求雙方在不損害雙方關係的基礎上,坦誠表達各自的情緒。當然,如果“創造性爭吵”不合你的口味,你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你表達憤怒或者其他感情的基本方式還可以是這樣:一定不要說“你讓我感到很憤怒”等籠統的話。事實上,我們之所以憤怒是因為對方說了什麽或者是做了什麽。因此,將你產生憤怒的原因說得具體一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你可以說:“上個星期二你沒有給我打電話,我很生氣。”“你和小英有了那種關係,我對此感到很憤怒。”“對我們的關係,你在財力方麵沒有做出任何的貢獻,我對此感到很憤怒。”

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是一個需要時間、需要判斷、需要不斷學習的過程。在你開始認識自己的憤怒並學著將它表達出來的時候,你可能覺得有些笨拙,特別沒有技巧,或者沒有了任何動力,最後的結果是小聲的嘟囔出來或者是低聲抱怨。其實,跟其他任何事物一樣,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憤怒需要反複的實踐和鍛煉,才能夠慢慢地使用自如。

下麵的一步就是將憤怒與狂怒區別開來:狂怒一般都是由於羞恥心所引發的。羞恥心是深深埋藏在心底的一種時刻圍繞在周圍的自卑感。如果我們不願意正視自己的羞恥心,它就會經常地轉化為狂怒的情緒。整個過程是這樣的:有某個東西觸動了一根情感的神經,於是我們感到自己被暴露了出來並認為自己很壞、很蠢或者是認為自己錯了。我們不斷地告訴自己有這樣的感覺是不行的。這就導致我們感到羞恥。為了逃避這種可怕的感覺,我們就借助於狂怒來發泄。或是對別人大聲地狂喊、尖叫,或是羞辱別人、責備別人,甚至對別人進行身體上的攻擊。

狂怒是十分不適當的情感表達方式。因為它會讓別人難過、傷心,會傷害別人。狂怒是對另外一個人精神領域充滿毒害性的侵略,而且它並不能夠真正實際地解決問題。如果有人不幸被狂怒的情緒所襲擊,最好的方式就是立刻遠離這片怒火。一定不要試圖與這樣的人講道理,因為此時他們心情的起伏波動與一個兩歲的小孩子毫無二致,或者說他們現在就像是一隻受傷的動物在尋求保護自己。

無論是憤怒還是狂怒,都是消極的情緒。為了減少它們的發生,我們應該選擇那些可親的人做朋友,學習如何與人親密相處的技巧,說出真實的感受,擁有**。那樣,你就會發現能夠引發憤怒的時機已經越來越少了。這樣做並不意味著我們不再會時時怒火襲來,而是說我們將能夠在怒火升起的時候站穩腳跟,正視它,而不是讓怒氣把自己打倒,導致自己出現許多衝動性的行為,傷害別人或者自己。的確,我們仍然會感到憤怒,但是這種憤怒永遠不會讓我們失去理性,失去謹慎考慮的能力。

我們需要建立這樣一種自我形象:既強硬又有禮貌;既能夠在適當時候表達不滿,又不失溫柔;既和藹又有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