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應酬有分寸,不觸雷區

在日常交際中,人們通常要做到“三有三避”,即有分寸、有禮節、有教養;避隱私、避淺薄、避忌諱。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分寸,而這種"分寸"的主要體現形式便是說話。本節將指導你在日常交際場合中,怎樣把話說得有分寸。

1.交談要點是“心誠則靈”

交談要恰到好處,就是說既要不亢不卑,又要熱情、謙虛、溫文、懇切和富有幽默感,這樣的談吐,留給別人的印象最深刻。

“不亢”就是談話時不盛氣淩人,不自以為是。如果你是一個很有學識的人,也不要輕視別人,要用心傾聽別人的意見。更何況“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別人的意見不見得全不可取,而自己的意見不見得全都可取。如果你隨時以高人一等的口吻或專家的姿態出現,好像處處要教訓別人,這樣隻會引起別人反感。

當然,反過來交談時有自卑感也是要不得的。一個對自己沒有信心的人,是難以得到別人的重視和信任的。例如在談話時,你處處都表現得畏畏縮縮,說什麽都不懂,或者是“驢唇不對馬嘴",顯出一副未經世麵幼稚無知的樣子,也是很糟糕的。

自卑與謙虛,兩者大有分別。謙虛在談話中受人歡迎,又不失自己的身份,更不等於幼稚無知。"虛懷若穀”或"不恥下問”,這就是交談中的謙虛態度。通俗地說:就是不自大自滿,碰到自己在交談中不了解的話題,不妨請對方作簡單的解釋。這種做法是聰明的,因為這樣既可避免誤解別人的說話,又可表示對對方的賞識,尊重對方,這樣,自然使對方也覺得你很可愛了。交談時誠懇、親切,也是很受別人重視的。如果你碰到一個油腔滑調,說話飄浮不實的人,你一定會覺得異常不快,敬而遠之,甚至會從內心引起反感。自己的心情如此,別人的心情也是一樣,因此,在社交的談話中也須警惕注意。

2.日常交際用語必須“入境隨俗”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的方言不同,往往同樣一句話,意義卻完全相反,你以為侮辱,他以為尊敬;你以為尊敬,他以為侮辱,所以古人才有“入境隨俗”的主張。

從前,有個浙江人到北方去做官,他的妻子也是南方人。有一天,太太教女仆洗衣服,她說:“洗好後,出去晾晾。”“晾晾”的字音,南方人讀做“浪浪”,而“浪浪”在北方是不好聽的詞。女仆聽了,當然覺得奇怪。太太詢問原因後出口笑罵道:“堂客!”"堂客"在江蘇、浙江一帶,是罵人的話。女仆聽了,急著說:"太太,不敢當"!太太又問其所以,才知道原來在湖北等省,“堂客”是尊敬女人的意思。

這是一個笑話,卻可證明方言意義的不同。北方稱“媳婦",是指自己的妻子,南方很多地方“媳婦”卻專指兒子的妻子,對象完全不同,各地的風俗不同,說話上的忌諱各異,你與人交際,必須留心對方的避諱話。一不留心,脫口而出,最易令人不快。

雖然對方知道你不懂他的忌諱,情有可原,但在你總是近乎失禮,至少是你犯了對方的忌諱,在友誼上是不會增進的。

留心對方忌諱,在交際上原是小事,但在彼此交情上卻有極大影響,你在社會上做人,冤家越少越好,因為說話不識忌諱而多招空心冤家,那更是不值得了。

3.逢人隻說三分話,留下七分自己賞

俗話說“逢人隻說三分話”,還有七分話不必對人說出,意思是要給雙方都留有餘地,這和"大丈夫光明磊落,無事不可對人言”是兩個概念。

有生活經驗的人,一般都隻會說三分話,或許你會認為他們非常狡猾,是不誠實的,何必隻說三分話呢?其實,你這種觀點才是比較片麵的。每個人說話,都應該看對方是個什麽樣的人,如果對方不是一個盡其所談的人,你能說出三分話,就已經不少了。孔子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不得其人而言,謂之失言。”如果對方不是你深交相知的人,而你卻暢談所有,雖然你說出了自己的所有話,但對方又會有什麽樣的反應呢?你所說的話,都是屬於你自己的事情,對方是否願意聽你講呢?

如果你們之間關係淺薄,而你與他深談,會顯得你沒有一點修養;如果你說的話是關於對方的,而你又不是他的諍友,那他會覺得你不配與他深談,雖然忠言逆耳,但是卻顯出你的冒失;如果你說的話是關於社會的,可是你並不明白對方的立場究竟如何,你也不明白對方的主張究竟如何,可你偏高談闊論、暢其自己所言。那樣會很容易招禍的!

所以,逢人隻需說出三分話,不是不可以說,而是不需要說,不必說,不應該說。這與“事無不可對人言”的誠實沒有什麽衝突。

所謂的“事無不可對人言”,是指你所做的每一件事,並不是必須向別人都盡情地宣布,隻說三分就可以了,那不是不誠實、狡猾的表現。

原本說話就有三個限製:人、時、地。如果不是其人就不必說;雖然得其人而沒有得其時,這時也不必說;即使是得其人,也得其時,但卻沒有得其地,那也是不必說的。沒有得其人,而你說出了三分真話,其實那已是很多了。如果你得其人,但是卻沒有得其時,你說出了三分真話,其實那是在給他暗示,你要看看他聽到這些真話之後有什麽樣的反應。如果你得其時,沒有得其地,而你說了三分真話,其實那就可以引起他的注意了,如果有必要的話,你可以與他長談下去,這樣的人才能稱作是通達世故的人。

4.多使用禮貌用語準沒錯

日常口語交談,應該在交談中多使用禮貌用語,這是博得他人好感與體諒的最為簡單易行的做法,也是交談的技巧。所謂禮貌用語,是指約定俗成的表示謙虛恭敬的專門用語。社交中,如果學會下述五句十字禮貌用語,並且經常加以運用,對你的日常口語交談一定會大有幫助。

(1)您好

“您好”是一句標準的問候禮貌語。在口語交談中,誰都會遇到相識者與不相識者,不論是深入交談,還是打個招呼,都應主動向對方先問一聲“您好”。若對方先問候了自己,也要以此來回應。在有的地方,人們慣以“你吃了飯沒有”“最近在忙什麽”“身體怎麽樣”“一向可好”來打招呼或問候他人,但都沒有“您好”簡潔通行。

(2)請

“請”是一句禮貌語。在要求他人做某件事情時,居高臨下,頤指氣使不合適,低聲下氣、百般乞求也是不對的。在此情況下,多用上一個“請”字,就可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贏得主動並得到對方的照應。

(3)謝謝

“謝謝”是一句致謝的禮貌語。每逢獲得理解、得到幫助、承蒙關照、接受服務、受到禮遇之時,都應當立即向對方道一聲“謝謝”。這樣做,既是真誠地感激對方,又是一種對對方的積極肯定。

(4)對不起

“對不起”是一句道歉的禮貌語。當打擾、妨礙、影響了別人,或是在人際交談中給他人造成不便,甚至給對方造成某種程度的損失與傷害時,務必及時向對方說一聲“對不起”。這將有助於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並且有助於修複雙方關係。

(5)再見

“再見”是一句道別的禮貌語,也是一種常見的禮貌用語。在交談結束、與人作別之際,說上一句“再見”,可以表達惜別之意和對他人的尊重之心。

口語在社會交往與交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為語言本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在人際交往中,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工具。在社會交往與交談中,運用自己的口才幫助自己成功,就要誠懇、親切、謙虛、熱情、生動活潑、富有風趣,要讓對方喜歡聽,這樣才能有吸引力。

交談時最好說普通話,力求規範化。最低限度地讓人聽廑聽清,不致產生誤解。要吐字清晰,聲音悅耳,給人一種美感,讓人很想跟你繼續交談下去。

說話的技巧關鍵是要講究方式方法,需含蓄的含蓄,需婉轉的婉轉,要善於以情動人,以理服人。

日常口語交談時,切忌任意貶低別人,揭人之短。應盡量避免談到對方以前的過失、生理上的缺陷,或對方本人及親屬中的某些難於啟齒的事,以免傷害對方,結下怨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