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說話的具體表現

酒逢知己幹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話說得有水準,自然招人喜歡;相反,不善說話的人,往往容易惹人反感。那麽,不善說話的表現在哪呢?

首先,喋喋不休地說話。在與人交談中,總將自己放在主要位置,自始至終一人獨唱主角,喋喋不休地推銷自己,滔滔不絕地訴說自己的故事。有個名人說過,漫無邊際、喋喋不休無疑是在打自己付費的長途電話。這樣不但不能表現自己的交談口才,反而令人生厭。“一言堂”不能交流思想,不能增進感情。交談時應談論共同的話題,長話短說,讓每個人都充分發表意見,留心別人的反應,這樣才能融洽氣氛,眾情相悅。正如亞曆山大·湯姆所說:“我們談話就像一次宴請,不能吃得很飽才離席。”

其次,逢人訴苦、處處散播悲觀情緒。在人的生涯中,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和苦難,但每個人對待的方式不同,有的人迎難而上,有的人知難而退,有的人卻將苦難帶來的愁苦傳染給別人,在眾人麵前羅列辛酸,以獲同情。交流中一味地訴苦會讓別人覺得你沒魄力,沒能力,會失去別人對你的尊重。

第三,無事不通、顯得聰明過人的話。言談中,談話的內容往往涉及天文、地理、曆史、哲學等古今中外、日月經天、江河行地般的話題。如果在交談中表現“萬事通”、“耍大能”,到時定會打自己的嘴巴,砸自己的腳。因為交談是為了相互了解、相互交流,而不是表現學識淵博、見識廣泛的舞台。更何況老子曾說過:“言者不知,知者不言。”交談中什麽都說的人未必什麽都知道。

第四,說空話套話,就是不講實話。大多數的孩子都喜歡肥皂泡,被吹出來的肥皂泡在陽光下閃耀著色彩豔麗的光澤,實為美妙。隨著五彩泡泡的不斷升高,接著一個接一個紛紛破碎。所以人們常把說空話喻為吹肥皂泡,真是恰當不過。對一些充滿各種動聽、虛幻誘人的詞句,細細咀嚼沒有任何實在的內容,是遲早會破滅的。

說話的目的是為交流思想,傳達感情。因此,交談總得讓對方知道你心中要表達的是什麽。隻要開口,不管是洋洋萬言,還是三言兩語,不管話題是海闊天空,還是一問一答,都應使人一聽就懂。一些人慣用一些現成的套話來代替自己的語言。三句話不離套詞,顛來倒去那麽幾句,既沒有思想性,更沒有藝術性,令人聽後形如嚼蠟。

央視曾有個一度受觀眾喜歡的欄目,叫“實話實說”。其受觀眾喜歡就是因為說實話,不說空話套話。

第五,說話武斷。武斷是交談的毒藥,如果你開口“當然”、閉口“絕對”,那別人還有什麽話可說呢?

所以,你要盡可能避免說這樣的話:“所有的政治,都是欺騙。”“所有的戰爭都是罪惡。”“所有的女人都是弱者。”像這樣的話,不但使你顯得偏激,而且也不符合事實。在你的語句中,要多用一些這類字眼:“有的人……”“有的時候……”“可能”“也許”“或者”……給你的意見或判斷略為加一些限製,留一點餘地。在說完自己的意見之後,也不妨問一問對方:“這是我個人的看法,你覺得怎樣?”或者說:“我可能有錯,我希望知道你的看法。”

更重要的是,要警惕自己不要用一種非常肯定的語調來講話,好像大將軍發布命令似的。不管你說什麽,這種腔調別人一聽就不舒服,就覺得你把自己抬得太高了。這種把自己放在一切人、一切事之上的態度,不久就會使你陷於完全孤立的地位。

第六,習慣於質問。談話時習慣質問對方的人,多半胸襟狹窄,好吹毛求疵,與人為難,或性情孤僻,或自大好勝,所以即使在說話小節上,也把他的品格表現出來。其實,除了在不得已的場合如在法庭上辯論之外,質問的對話方式是大可不必采用的。如果你覺得意見不對,你不妨立刻把你的意見說出來,何必一定要先來個質問,使對方難堪呢?

例如,甲:“昨天我想是今年以來最酷熱的一天了。”乙:“你怎會這麽說呢?”

對方雖然說錯了,但你何必要先給他一個難堪的質問呢?你既知道昨天熱度不過34℃,而前天卻達到35℃,那麽你就說出來好了。先質問,後解釋,猶如先向對方打了一拳,然後再向他解釋一樣。這一拳,足以破壞雙方的情感。被質問的人往往會被弄得不知所措,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擊,如果他也是個脾氣不好的人,必會惱羞成怒,而激起劇烈的爭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