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個正常人,從咿呀學語起,到壽終正寢止,幾十年的光陰中,不知道要說多少話。朱自清在《說話》一文中說:“人生不外言動,除了動就隻有言,所謂人情世故,一半兒是在說話裏。古文《尚書》裏說,‘唯口,出好興戎,’一句話的影響有時是你料不到的,曆史和小說上有的是例子。”

在現代交際中,是否能“言”,是否會“說”,仍然深刻地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美滿與事業成敗——

社交沒有好口才,就會少朋寡友,怎能人緣通達;

辦事沒有好口才,就會四處碰壁,怎能左右逢源;

談判沒有好口才,就會被動挨打,怎能贏取先機;

演講沒有好口才,就會嘴舌笨拙,怎能語驚四座;

職場沒有好口才,就會觸動雷區,怎能加薪晉職;

情愛沒有好口才,就會言不盡意,怎能愛意綿綿。

口才是否高超,關乎一生成敗。如果說知識是人生的財富,那麽口才就是人生的資本!上乘的口才高手,能夠把一張嘴變成解決困厄和成就大事的殺手鐧。而蹩腳的說話低能兒,一件皆大歡喜的好事也可能被說得雞飛狗跳。同樣一個意思,用不用的方式來表達,其效果有著天壤之別。李四沒有遵守對張三的承諾,張三對李四說:“你為什麽要欺騙我?”這話可能會引起李四的不快和反感,繼而引發一場不必要的衝突;但若換成“你這樣做讓我很難過”,或許李四會心生內疚並極力彌補他的過失。這隻是生活中一個極其微小的例子,但從中也說明了口才的作用。

對於那些不注重口才的人來說,培根的話可謂語重心長。他說:“那些喜歡出口傷人者,恐怕常常過低的估計了被害者的記憶力。溫和的語言其力量勝過雄辯,不善答問者是笨拙的,但沒有原則的詭辯卻是輕浮的。說話繞彎子太多令人生厭,但過於直截了當會顯得唐突。能掌握此中分寸的人,才算精通了談話藝術。”

本書詳細講解了各種常見的口才弱點,涵蓋了社交、為人處世、求人辦事、商場、職場及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你如何加長自身在口才上的“短板”。

編者

201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