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孩子走出心靈的“沙漠”

在網絡上流傳著一個家長發出的求助帖子:

我的孩子(男)26歲,現在讀研。其主要症狀:

(1)對人和事都表現得很冷漠,不知道關心別人,很是自私,包括對父母親屬在內。也不多說話,不愛室外活動,喜歡獨處,但學習很用功。

(2)如遇不順,性格暴躁,什麽人都不放在眼裏。

(3)意誌力不強,有一點困難就失去信心或退卻。

(4)自己也知道有個性上的不足,想改正,但總是認為自己生來就這樣,無法改變了,自覺不如人而時常自卑。

主要是對什麽都冷漠都沒有熱情我們很是擔心。我們曾懷疑是否是情感中樞有問題……

目前,“孩子情感冷漠”這一問題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問題,為什麽我們的孩子變得如此冷漠呢?是什麽原因導致孩子對情感欠缺、反應遲鈍、對人或事無興趣、無責任感,不關心別人,不喜與人打交道,即使最親近的家人,也無法與之建立真實的、更深刻的情感依賴呢?

事實上,孩子之所以出現“情感冷漠”這一問題,原因是多方麵的,具體體現在:

1.父母過分注重孩子的智商,忽視情商的培養

對於有些父母來說,如果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就嗬護有加,並給予一定的獎賞,反之,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太理想,就會對孩子無休止的批評和貶低。孩子從來沒有得到過不計條件的愛,因此感情也會變得淡漠。

2.生活缺乏樂趣

眾所周知,現在孩子的學習壓力特別大,因此他們不得不放棄很多興趣,不再可能“遨遊”在知識的海洋裏,隻能在像一潭死水的數、語、外裏掙紮。文學、藝術離他們的生活越來越遠,可是對孩子的情感培養幫助最大的莫過於文學和藝術。孩子生活在文學、藝術的真空地帶,日久天長,他們的情感不能受到啟迪,也會逐漸變得冷漠。

3.親子長期分離,使孩子情感冷漠

隨著生活和工作壓力的增大,很多父母為了省事,就把孩子交給老人撫養,因此出現很多寄養兒童,更有甚者,身在外地的父母直接把孩子送回老家,等孩子到了入學的年齡時再接到身邊。這樣一來,在孩子情感啟蒙的關鍵時期,父母不能在身邊給予正確的引導,使孩子的情感出現了“荒漠”。

4.父母隻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分享意識不強,而父母也沒有加強對孩子的分享教育,等到他們上學以後,和同學之間更多的是麵臨競爭,如分數的高低、排名的前後等,因此孩子之間的感情會在無形之中被簡化。

5.網絡對人群的隔離

科學技術的發達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能接觸到網絡,相比現實而言,網絡中的交友更加快捷,這些孩子可以在網絡中暫時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因此,當他們麵對現實生活中複雜的人和事情的時候就會感到疲倦。

在網絡和電腦中成長起來的孩子,上網成癮,對外界刺激缺乏相應的情感反應,對親情、友情冷淡無興趣,缺乏內心體驗,拙於表達,對一切都漠不關心……

孩子情感冷漠影響孩子的上進心、責任感,使孩子體驗不到生活的樂趣,嚴重殘害孩子的心靈。因此,家長應該引領孩子走出心靈的“沙漠”。家長需要從幾個方麵做起:

1.營造互相關心的家庭氛圍

充滿溫情的家庭氛圍對培養孩子的愛心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父母間經常爭吵、謾罵甚至大打出手,使孩子時常處在恐懼、憂鬱、仇視的環境裏,又怎能要求孩子去關心別人呢?所以家庭成員之間要互相關心,特別是夫妻之間要恩愛、相互體貼,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氛圍。

2.鼓勵孩子關心幫助他人,體驗關愛他人的樂趣

出生在美國的沃倫·巴菲特曾經就是個冷漠至極的人,他過度地追求金錢,認為付出愛心遠不如去掙1毛錢有用,他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他鍾情於股票和數字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家族中的任何人,後來,當他取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之時,卻感到寂寞和空虛,因為他之前對社會和朋友、家人缺少關愛。以致沒有幾個人把他的成就看在眼裏,別人關心的隻是與他之間商業上的利益。他的內心產生了一股從未有過的孤寂與無聊之感,他的頭發都掉光了,全身浮腫,在沃倫·巴菲特的晚年,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冷漠給他帶來的無盡痛苦,最終他決定把99%的財產奉獻給社會,來彌補他過去的冷漠。從此,他變得容光煥發,每天都享受著和身邊的人互相關愛的樂趣。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教孩子如何幫助別人解決困難,也可帶孩子參加一些募捐活動,當然要在經濟條件許可的範圍內進行。孩子會通過實際活動和父母的思想啟發去認識問題,慢慢他會體驗到關愛他人的樂趣,內心的堅冰也就慢慢地融化了。

3.強化孩子的熱心行為

當孩子扶起倒在地上的自行車,當孩子給正在上坡的三輪車助了一把力,當孩子把自己的新書送給貧困地區的小朋友,當孩子為正在口渴的奶奶送上一杯茶……當孩子進行這些熱心行為的時候,爸爸媽媽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這樣,在強化孩子熱心行為的同時,就抑製了冷漠心態的生長。

4.給孩子愛的滋養,帶領孩子到生活中去感受關愛

書畫家為拯救災民的義賣書畫活動;社會各界為“希望工程”的捐助活動;為美化校園、每人獻上一盆花的活動。老師、爸爸媽媽應創造條件、提供機會,讓孩子去感受生活中的關愛。

孔子說:“不知生,焉知死;”因扒飛機出了名的湖南小學生周越恒卻把這句話調了個頭——因死而知生。

周越恒扒在飛機起落架艙裏從昆明飛到重慶大難不死,之後又多次出走。別人問其原因,回答是因為活得“不快樂”,無論做什麽都不快樂,其中上學念書尤為“不快樂”。這個孩子想要什麽樣的“快樂”,有人又問其詳,周越恒自己也解釋不清楚。

但是,一個意外,促使周越恒的生活狀態——準確地說是精神狀態發生了轉折。周家養的一條狗被汽車撞得差一點死掉,周越恒心疼得哭了。經醫治搶救後,在周越恒的精心照顧下,他的這條愛犬活了下來。事後,周越恒說:現在他懂得了,如果當時自己因為扒飛機死了,爸爸媽媽將會多麽痛苦——他意識到一個人的生命對他親人的重要性,也就是說,他開始考慮他人的感受了。

這次意外的“死亡教育”,打破了周越恒身上那層冷漠的外殼,觸動了他的內心,成為他心靈成長過程中的一個轉折點。

因此,要改變孩子冷漠的心態,家長應該帶孩子到生活中感受關愛。唯有愛的溫暖才能驅走寒冷,給孩子的心靈帶來明媚的春天。

5.多與孩子交流

交流不僅能使人克服冷漠,還能使人克服一切情感障礙,因此,家長應該多與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內心需要。

6.帶孩子多接觸大自然

節假日家長要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如全家人一起騎自行車去郊外轉一圈,呼吸一下新鮮空氣,體驗自然的樂趣,這能激發孩子內心的生活熱情。

7.與孩子一起欣賞藝術

無論是音樂、文學還是美術,都蘊含著無窮的魅力,如果孩子能夠愛上它們,就會對生活充滿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