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旅遊勝地

悠久的曆史文化、獨特的高原風情和人文景觀以及漫長的海岸線,為墨西哥發展旅遊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風景名勝遍布全國各地,文物古跡數不勝數。

墨西哥城

墨西哥城是國際旅遊名城。自1325年阿茲特克人建立其前身特諾奇拉蘭城以來,墨西哥城先後經曆了阿茲特克帝國時期、西班牙殖民時期、獨立戰爭時期、專製時期和民主時期等,為城市留下了風格多樣的遺跡。阿茲特克的廟宇、宮殿和西班牙式的教堂、宮殿、修道院等建築,使墨西哥城成為“宮殿都城”;而20世紀初承襲千年印第安傳統的現代壁畫運動,為墨西哥城贏得了“壁畫之都”的美譽,以國立自治大學牆上的巨幅壁畫為代表的各種風格強烈的壁畫遍布墨西哥城。墨西哥城曆史遺跡和人文景點眾多,有瓜達盧佩聖母大教堂、三種文化廣場和現代藝術博物館、墨西哥城博物館、國家曆史博物館、革命博物館等眾多博物館和展館,無不演示著墨西哥城建城600多年來幾經變幻的滄桑史。

阿茲特克大神廟遺址 大廟又稱特奧卡裏大神廟。位於憲法廣場附近,是供奉雨神特拉洛克和戰神威濟洛波奇特利的金字塔形神廟。原廟已被西班牙殖民者拆毀,現僅存金字塔塔基和部分石階。大廟遺跡是阿茲特克文化最有價值的文物寶庫。

大神廟遺址於1978年2月被發現,經過4年半的挖掘,先後發掘並修複了近5000件珍貴的文物。在經過挖掘後的現場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廟上有廟,重疊著7層。每層廟宇都有戰、水兩神的祭壇,這7層先後建於1330年至1535年。底層是一座孤零零的小廟。第二層的建築比較完整。在廟宇祭壇供桌上,供奉一座威武的戰神雕像。第三層的台階又陡又窄。在戰神一邊靠台階整整齊齊地躺著8座掌旗官石雕。這些石雕的高度和真人一般。阿茲特克人修建第四層廟宇時,在石雕和台階間的空隙處填滿石泥,以防被上麵的建築物壓碎。第五層隱約可見。第六層的規模最大,正麵牆上飾有3幅巨大的蛇頭浮雕,形象逼真。據說這裏就是阿茲特克先遣隊發現佇立在仙人掌上叼著蛇的那隻鷹的所在地。大廟的最高一層第七層,也就是西班牙入侵者攻陷特諾奇蒂特蘭城後看到的大廟,幾乎全被毀壞了。

三種文化廣場 位於市中心。廣場上有3組不同時代的建築物:古代的阿茲特克金字塔大祭壇遺址,16、17世紀西班牙殖民者修建的教堂以及20世紀50年代建造的墨西哥外交部大樓。金字塔大祭壇莊嚴、古樸、神秘;大教堂屬於巴羅克建築風格:豪華、浮誇、雕琢;外交部大廈是現代建築:高大、挺拔、明亮。這三種建築代表了三種文化,即古老的阿茲特克文明、西班牙殖民文化與墨西哥現代文明,象征墨西哥豐富多彩的曆史文化與兼容並蓄的民族特征。它們共存於一個廣場上,因此廣場得名為“三種文化廣場”。

三種文化廣場是墨西哥曆史的濃縮。廣場上有一座紀念碑,上麵的碑文意味深長:“1521年8月13日,誇特莫克曾英勇保衛過的特拉特洛爾科陷入埃爾南·科爾特斯手中。這不是失敗,也不是勝利,而是一個梅斯蒂索民族痛苦的誕生,這就是今天的墨西哥。"

憲法廣場 位於墨西哥城中心,又名中央廣場或索卡洛(Zoealo)廣場。憲法廣場中央樹有巨大的墨西哥國旗,四周則是包括國民宮、最高法院和主教座堂在內的重要建築。眾多身著印第安民族服飾的傳統服裝攤販和裝扮得絢麗多彩的印第安民俗藝人,是廣場上的獨特風景。每逢重大節日,憲法廣場都會舉行盛大集會。

墨西哥主教座堂 位於憲法廣場北麵,是天主教墨西哥總教區的主教座堂,也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天主教堂。主教座堂建於1573年至1823年,漫長的修建時間使大教堂包含了古典巴羅克、新古典等多種建築風格。大主教堂主體由兩側高聳的鍾樓和中間寬廣的主殿構成,其中鍾樓高達67米,主殿寬為110米、長為110米,兩座鍾樓各高67米。教堂內16座禮拜堂中有14座對公眾開放。除了保存在16個禮拜堂中古老的雕像和家具以外,教堂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頂上那輝煌豔麗的聖經故事壁畫。

國民宮 位於憲法廣場東側,最初為莫特蘇馬二世所建,西班牙人到來後,將總督府設在了這座曾經的帝國宮殿中,並將其改建為中庭寬大的宮殿。墨西哥獨立後,這裏成為總統府所在地。國民宮共有14個庭院,除總統辦公處外,這裏還設有1家博物館。但國民宮最為吸引遊客的是由墨西哥壁畫家狄亞哥·裏維拉(Diego Rivera)在1929年至1935年間創作的巨幅曆史壁畫,壁畫滿布國民宮中央庭院的四壁,色彩絢麗張揚,描述了墨西哥的整個曆史發展軌跡,其中對羽蛇神、西班牙人柯泰斯和獨立戰爭的描述尤為出色。國民宮也是1810年墨西哥獨立鍾聲響起之地,當年墨西哥獨立之父伊達爾戈神甫敲響的獨立鍾,至今仍保存在國民宮中門的陽台上。

查普爾特佩克森林公園和城堡 位於市中心,早在16世紀,這裏就種植了許多樹木,成為阿茲特克國王莫克特蘇馬遊樂和打獵的場所。1944年,墨西哥政府將此地辟為公園,占地223公頃,有3個人工湖,並包括植物園、動物園以及聞名拉美的人類學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現代藝術博物館、革命展覽館和科技博物館等文化設施。園內高大的尖葉落羽杉林綠蔭蓊鬱,大小湖泊波光粼粼,環境秀麗幽靜,有墨城"綠色心髒"之稱。是首都人民喜愛的休息地和文化中心。

查普爾特佩克城堡,坐落在查普爾特佩克森林公園東南角。初建於1786年,曾為馬克西米利亞諾的皇宮,現在是國立曆史博物館。城堡一側有6座少年英雄紀念碑,為紀念1847年抗美戰爭中在此為國捐軀的6位軍校學員。

國家人類學博物館,位於查普爾特佩克公園東北部,是拉美最大的博物館。占地12萬平方米,展廳麵積3.3萬平方米。該館原址是墨西哥大學建立的古特委員會,1964年,經墨西哥著名建築家佩德羅·拉米雷斯·巴斯克斯重新設計建成新館。博物館的基本結構東西長、南北短。該博物館集古印第安文物之大成,展室共分上下兩層。第一層有12個陳列室,係統地介紹了8種印第安文化和墨西哥古代文化的起源及發展。第二層的陳列室展出了印第安人的服飾、房屋式樣、生活用具、宗教器皿、樂器、武器等多種文物。

美術宮坐落在墨西哥城胡亞雷斯街和卡德納斯街的街口,處於舊城和新市區的分界線上。美術宮的前身是19世紀中葉修建的國家劇院。老劇院1901年被拆除。現劇院是一座由潔白的卡拉拉大理石砌成的歐洲式的巨大建築,由意大利著名建築師波阿裏主持設計,於1934年9月建成。

美術宮由12根大理石圓柱支撐的半圓形門廊,巍峨壯觀,氣勢磅礴。門廊兩側,對稱地安放著兩組雕刻細膩的婦女塑像。正門中央上端是一組浮雕,代表"和諧"的維納斯女神正中站立,神態安詳;女神左側是寓意"仇恨"的男子半臥在地,露出痛苦絕望的神態;女神右側,一對熾戀的情人擁抱在一起,象征“愛情”。寬大的弓形窗框上麵,有一群天真無邪的小天使,在歡慶維納斯女神的誕生。正門頂上,兩群象征"音樂"和"靈感"的寓言神像,展翅飛翔,表示文化藝術的不斷發展。

美術宮門窗的造型優美典雅,巧奪天工。由意大利和墨西哥藝術家鑄造的鐵柵欄上的朵朵花冠,既有異國情調,又有民族風格。百合花盛開在葡萄藤的葉子中,柵欄的根根尖頭好似一條條在門上爬的"小蛇"。大樓四角,4匹巨大的柏伽索飛馬銅雕騰空奔馳,象征詩歌和戲劇的無限創作境界。大樓圓頂由彩色玻璃拚成,頂端展翅的雄鷹青銅雕像高達20米。雄鷹周圍,4位呈喜怒哀樂神態的婦女分別代表喜劇、悲劇、話劇和抒情劇。整個雕塑形神俱備,生動自然。

演出大廳是美術宮的主要建築之一。入口處的鐵門上飾有印第安人傳統的花紋圖案或麵具浮雕,使人感受到濃厚的印第安人文化氣氛。廳內可容納2000多名觀眾,整個演出廳設計成漏鬥圓錐形,天棚鑲板漸漸向舞台拱頂傾斜。天棚鑲板中央,用彩色玻璃拚成奧林匹斯山上的阿波羅神形象,在他周圍,9位掌管文藝、音樂的繆斯女神豐盈多姿,組成一幅美麗的圖案。

舞台的大帷幕更是別具一格。弧形大幕上,深綠的鬆樹和仙人掌及鮮豔的花叢圖案,是用100萬粒直徑為2厘米的玻璃小球綴成的,它顯示出墨西哥穀地的秀麗景色。墨西哥藝術家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才鑲嵌成這幅大幕,它是美術宮中極為珍貴的藝術品。

陳列在各層走廊和大廳裏的壁畫,是美術宮珍藏的墨西哥民族藝術瑰寶,以精美著稱,薈萃了墨西哥現代主要壁畫家的傑作。其中最著名的壁畫有:裏維拉的《人和機器》,奧羅斯科的《卡塔爾西斯》,西凱羅斯的《新民主》以及其他一些價值很高的壁畫作品。

瓜達盧佩聖母堂 位於墨西哥城東北部的瓜達盧佩鎮,是墨西哥天主教聖地,被羅馬教皇認定為天主教三大奇跡教堂之一。瓜達盧佩聖母大教堂是墨西哥人民僅用一年多時間於1976年竣工的一幢現代化宗教建築,與瓜達盧佩舊教堂相毗鄰。新教堂比舊教堂大10倍,建築麵積為2萬平方米,可容納2萬人。教堂采用了現代化體育館所用的圓形建築結構,遠遠望去像是一把撐開的藍色巨傘。“傘麵”用漂亮的方形巨柱支撐,底下的外圍是能停放1000多輛汽車的停車場。教堂大廳內沒有一根柱子,從各個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大理石砌成的大祭台。祭台外觀像一個現代化會議廳的主席台。大廳中央懸掛著160盞六角形大吊燈。瓜達盧佩聖母原位就供奉在這裏,每天都有大批朝聖者和遊客來此朝覲、參觀。每年12月12日瓜達盧佩聖母節來臨時,信徒要在教堂裏舉行宗教儀式,還要載歌載舞熱烈歡慶。聖母節前後幾天,來聖母堂參拜的朝聖者多達數10萬人。

奎庫爾科金字塔神廟 在墨西哥城城南,1922年從厚8米的火山熔岩下發掘出來,據測定年代為距今2500多年,是美洲最古老的金字塔。該塔造型奇特,塔身由4個大小不同的截麵圓錐體重疊而成,底層直徑為135米,上層直徑為70米,總高度為20米。塔頂上的神廟僅存片段殘跡。

索奇米爾科水上公園 位於墨西哥城的東南郊。這裏在古代原是一片沼澤地,後來印第安人在此開挖運河,取泥造田,遂形成浮田區。公園內浮田縱橫,河網密布,沿岸草木蔥蘢,繁花怒放,一派水鄉澤國風光。具有“水鄉澤國”之稱的索奇米爾科於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城市名錄,這裏保存了大量古老建築,密集的河道和島嶼展現了阿茲特克人當年的生活風貌。

公園占地麵積189公頃,海拔2300米,四季溫暖濕潤,氣候宜人,環境優美。索奇米爾科在古印第安語中意為“播種鮮花的土地"。園內種植了271種花草樹木,棲息著多種珍稀禽類及其他生物。公園分為四大區域:禽類保護區、古城花園、古墨城風貌複原區、植物園區。整個生態公園由墨城建築、曆史、文化等領域的數十位專家共同設計,風景秀麗,是旅遊、休閑勝地。

其他旅遊勝地

特奧蒂瓦坎古城遺址 位於墨西哥城東北40公裏處。係古特奧蒂瓦坎人的都城遺址,以雄偉壯觀的太陽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馳名世界。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特奧蒂瓦坎古城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全城以貫穿南北的黃泉大道為中軸,依四方網格設計,向外延伸。黃泉大道北端為月亮廣場和月亮金字塔,南端是城堡。東側太陽金字塔巍然屹立。祭司和貴族的宏麗府第分別建立在黃泉大道兩旁。

黃泉大道係古代祭獻俘虜的必經之路,大路因此而得名。位於黃泉大道東側的太陽金字塔,約建於公元2世紀,是世界第三大金字塔,也是特奧蒂瓦坎最大的建築。塔分5層,層層疊起,底邊每邊長225米,最高處距地麵65米,體積約1萬立方米。塔的正麵有數百級石階直通塔頂。古代塔頂上有太陽神廟,是祭司用活人祭祀太陽神的地方,現已不存。每天正午,太陽光芒將金字塔通身照亮,不生陰影;傍晚,太陽正好在它的對麵沉沒。

黃泉大道北端的月亮金字塔。塔分4層,高45.79米,體積為37.9萬立方米,是祭祀月亮神的聖殿。月亮金字塔雖規模較小,但建造精細,塔的外壁同樣飾有華麗的圖畫,其200多級台階每級傾斜角度皆不相同。月亮金字塔南麵的蝶鳥宮是全城最華麗的建築,原係大祭司宅邸。宮內方柱上有蝶翅鳥身浮雕,形象十分生動。城堡呈正方形,每邊長440米,內有4座金字塔形神廟,其中以羽蛇神——雨神神廟最為著名,廟基側壁有許多栩栩如生的羽蛇神及雨神頭像。每天夜晚,古城遺址內有聲光表演,用燈光、音樂、解說、對話,再現古特奧蒂瓦坎人民的生活和有關神話傳說。

瓜納華托位於瓜納華托州的西南部。這座始建於1559年的美麗山城,是墨西哥重要的旅遊勝地和文化藝術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88年將瓜納華托城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瓜納華托是一座華麗的西班牙式城市,現在的建築依然保有中世紀時代的西班牙古風,西式鄉村民居和中美洲色彩鮮豔的建築相互交織在城中各處。市內沒有現代化建築,建築物與街道保持殖民時期古色古香的風貌。城區街道狹窄,小巷幽深,精巧的街心廣場星羅棋布,西班牙式和摩爾式的古建築連綿不斷,富有濃鬱的安達盧西亞城市韻味。全城有兩條東西走向的主要街道,一條是胡亞雷斯街,另一條是波西托斯街。該城的主要景點大部分都在這兩條街上。建於1798年的“小石榴”糧行,是獨立戰爭重要曆史遺址。1811年,起義軍領袖伊達爾戈、阿連德、阿爾達瑪和希門尼斯不幸被俘,殖民當局將他們梟首示眾,英雄們的頭顱當時就分掛在糧行的四角。這座建築現為曆史博物館。城內重要古跡還有瓜納華托聖母大堂、瓜納華托大學、聖卡耶塔諾教堂、華雷斯劇院、萬神廟(現為幹屍陳列館)、吻巷、巴倫西亞古銀礦礦址等。

舊日流經市區的瓜納華托河道已改建成蜿蜒曲折的地下公路,乘車漫遊其中,妙趣橫生。另一項富有特色的傳統活動是瓜納華托大學的學生樂隊,樂隊繼承了西班牙中古傳統。每日夜幕降臨,樂隊隊員肩披鬥篷,手執曼陀林和吉他,走街串巷演唱小夜曲,可使遊客增添情趣。

1972年起,瓜納華托城定期舉辦國際塞萬提斯戲劇節,邀請世界各國藝術團體前來表演和觀摩。戲劇節期間,城內的劇院、教堂、廣場多被用作舞台,盛況空前,從國內外趕來的演員和觀眾為數甚多。

瓜達拉哈拉市位於哈利斯科州中部,為哈裏斯科州首府。始建於1531年,是一座呈鮮明西班牙建築情調的古老城市,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

城內街道整齊,雕像林立,庭園密布,花木繁茂,精巧的噴泉與宏麗的樓閣交相輝映。風格與布局洋溢出鮮明的西班牙情調,是墨西哥最美麗的城市之一。瓜達拉哈拉市內分4個區:東北部利伯塔德區是工人住宅區;西北部伊達爾戈區為高級住宅區;西南部華雷斯區是工業區;東南部雷福爾馬區,除幹道兩側為新工業區外,多為貧民窟。

城內殖民時期眾多的建築大部保存完好,僅古教堂就多達50餘座。該城的瓜達拉哈拉大教堂,建於1561年至1618年,集哥特式、文藝複興式、摩爾式、穆旦迦式、陶土幹式、科林斯式、拜占庭式7種建築風格於一體,配合和諧巧妙。堂內的聖器收藏室陳列著西班牙文藝複興時期大畫家穆裏略的名畫《聖靈懷服》。市政府大廈,建於1643年,是丘裏格拉式建築,門廳牆麵裝飾多幅壁畫,出自“壁畫三傑”之一奧羅斯科的手筆。建於1788年的德戈利亞斯劇院,造型與米蘭斯卡拉歌劇院相仿,院內金碧輝煌,是瓜達拉哈拉最大的文化中心。聖莫尼卡教堂,已有250多年曆史,大片素淨的石牆配以兩座精雕細鏤的巴羅克式門樓,粗獷與秀麗共濟,格調高雅。阿蘭薩蘇小教堂,建於1749年至1752年,建築外貌古樸典雅,內部祭壇則燦爛華麗,為大主教裝飾藝術的精品。

普埃布拉市位於普埃布拉州中部,為普埃布拉州首府,是墨西哥中部著名古城。它以殖民時期眾多的古跡聞名於世。

普埃布拉城麵積不大,但建築宏偉的教堂卻有60座之多。許多教堂擁有彩釉瓷磚的圓屋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風采迷人。這些教堂有機地融合了巴羅克式的建築風格和印第安的藝術特色,看上去美觀大方、別具一格。建築華美的大教堂,矗立在市中心的廣場上。雙塔式鍾樓並立的天主堂,建於16世紀,教堂內部以大理石鋪地,四周圍牆飾以木雕,並以金葉鑲嵌,門框上下飾以石雕和圖案。從頂樓上可俯瞰全城景色以及東北方帶有雪冠的火山。關於這座大教堂,在墨西哥還流傳著一個動人的傳說。據說在建造大教堂之初,不知什麽原因,剛砌好的牆壁第二天早上就會倒塌,這樣反複多次,致使工程無法繼續進行。後來,兩位天使聞訊降臨,每天晚上守衛著教堂,使工人砌好的牆壁再未倒塌,宏偉的大教堂終於落成。人們為了感謝兩位天使,便把普埃布拉稱為"天使之城"。普埃布拉的其他教堂也都有自己的特色。聖瑪麗亞·德·托南特辛特拉教堂以出自印第安人之手的栩栩如生的雕塑、線條明朗的人物與神像聞名。而弗朗西斯科·德·阿卡特佩克教堂則以印第安人高超的彩繪著稱。拉孔帕尼亞教堂更是一座引人注目的耶穌會教堂,教堂內埋葬著一位中國公主,在聖器收藏室裏懸掛的一塊匾上記載了她曲折的經曆。這位少女不幸被海盜劫持到墨西哥,她在這塊陌生的土地上生活下來,漸漸和當地人民建立起親密的友誼。公主心靈手巧,她親手做的色彩協調、紅綠相襯的衣服,深受墨西哥人民的喜愛,從此這種服裝便流行開來,成為那裏的地方服裝。這位少女與墨西哥人民的情誼,成為中墨友好關係史上的一段佳話。現在在普埃布拉城的一條公路上還矗立著這位中國公主的巨型雕像。

普埃布拉城內有座占地寬闊的5月5日廣場,廣場上矗立著用整塊巨石雕成的貝尼托·胡亞雷斯像。廣場四周有瓜達盧佩堡和洛雷托堡。1862年5月5日,在這兩個古堡坐落的地方,華雷斯率領的2000名戰士一舉擊潰了傀儡皇帝馬克西米利亞諾的6000名殖民軍。為了紀念這次戰役,人們將廣場命名為5月5日廣場,並在廣場上豎立了華雷斯的塑像。

城內還有許多博物館。聖塔羅薩博物館收藏有16世紀珍貴的藝術瓷磚,磚上有五彩圖案和人像,被稱為塔拉韋拉瓷磚。城東部有建於1790年的美洲最古老的劇院和建於1537年的普埃布拉大學。城南15公裏處有一座動物園。

城郊的喬盧拉鎮,自古就是墨西哥重要宗教中心,號稱“365座教堂之城",現仍完整保存37座風格多樣、造型各異的天主教堂。喬盧拉鎮旁的特帕納帕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金字塔建築之一。塔分5次建造,逐次重疊擴建,分屬奧爾梅克文化、托爾特克文化、奇奇梅克文化、特奧蒂瓦坎文化和喬盧拉文化。第一次建造時,塔分5層,高18米,底邊為113×107米。第五次建造時,已擴大到9層,高64米,底邊各長350米,總體積比號稱世界第一的埃及胡夫金字塔大5.9%。塔頂有西班牙人建造的雪梅迪奧斯聖母堂。金字塔內部已開辟8公裏長的隧道,供遊客觀賞不同時期的金字塔結構。

阿卡普爾科 墨西哥南部太平洋沿岸港口,格雷羅州最大城市,位於格雷羅州太平洋岸阿卡普爾科灣畔,與墨西哥城有430公裏長的高速公路相連,有"旅遊天堂"之稱。

阿卡普爾科灣呈半圓形,長6公裏,寬3公裏,三麵群山環抱。城市沿灣而築,依山傍水,景色迷人。市內建築以旅館、飯店為主,現代化高層建築連綿不斷。沿岸有24片海灘。有的灘緩潮平,宜於進行海水浴和日光浴,開展駛帆、滑水撬、駕摩托艇等水上運動;有的波濤洶湧,可供遊客觀賞漁民搏浪表演。阿卡普爾科演出—會議—展覽中心,設備齊全,規模宏大,內設露天劇場、流浪樂隊酒吧、迪斯科舞廳、夜總會、劇院、電影廳、飯店、自助餐廳、咖啡館、商店、會議廳、展覽館,從傍晚至淩晨對旅遊者開放。斷裂崖伸入海灣,高數十米,每天有“懸崖跳水”表演。斷裂崖近旁有著名的“中國船”紀念碑。阿卡普爾科在殖民時期是墨西哥最大港口,菲律賓和中國的商船給當地人民帶來了亞洲特產,如中國的絲綢、棉布、食品和陶瓷,並由此港轉運到墨西哥其他城市,促進了港口的繁榮。

阿卡普爾科海灘,細沙呈金黃色,風景優美,冬春氣候宜人,為國際旅遊勝地,每年來此避暑消夏的遊客達200多萬人次。

坎昆 坐落在金塔納羅奧州尤卡坦半島東北角,加勒比海畔,墨西哥新興旅遊城市。這裏原是荊棘叢生的漁村,1972年起辟為度假旅遊區。該島長21公裏,最寬處僅400米,麵積60平方公裏,形狀如一條帶子。從高空俯瞰,它宛如萬頃碧波中遊動著的一條水蛇。島上覆蓋著由珊瑚礁風化而成的皚皚白沙,蔥鬱的樹木點綴其間。島的兩端各有大橋與尤卡坦半島陸地相連。島與陸地之間形成24平方公裏的尼楚德湖,湖中又有若幹小島和半島,島外有島,湖外有島,湖套湖,湖連湖,隔而不斷,是開展滑水、垂釣、駕艇、潛水等水上運動的理想場所。坎昆島的外側有20公裏長的白沙灘,灘外是碧波萬頃的加勒比海,景色十分迷人。

坎昆市區街道清潔整齊,有新建的街心公園、廣場、教堂和紀念碑。市區的各行各業都為旅遊業服務,風格多樣、豪華舒適的旅館、飯店掩映在繁花綠蔭之中,環境恬靜優雅。島的東北角建有現代化的會議中心,許多國際會議在此舉行。這裏地處熱帶,全年氣溫在27℃左右,但早晚海風習習,涼爽宜人。它以絢麗多姿的熱帶風光吸引眾多遊客前來度假、休息。

蒙特阿爾班古城遺址 位於墨西哥南部瓦哈卡州瓦哈卡市西南郊。從公元前650年至公元1400年,這裏曾是好幾個印第安民族的宗教中心,殘存的建築和文物分屬奧爾梅克文化、薩波特克文化和米斯特克文化。古城建在2000米高的平坦山脊上,長1公裏,寬約半公裏。古城中心為300米長、200米寬的大廣場。城內建有神廟、城堡、宮殿、膠球賽場等建築物,風格粗獷。舞蹈者神廟是奧爾梅克文化遺跡,曆史最為悠久。神廟底座立著一排刻有舞蹈者形象的浮雕石碑,建築因此而得名。古城博物館內陳列著當地古墳中出土的大量文物,有金器、銀器、玉器、骨器以及壁畫殘片,都是古印第安藝術珍寶。

塔欣古城遺址 位於韋拉克魯斯州西北部。1785年,西班牙人路易斯在韋拉克魯斯州東部墨西哥灣沿岸的熱帶叢林中,發現了被植物掩蓋了500多年的塔欣神殿遺址。後來,考古學家又陸續在這裏發現了塔欣古城的其他遺址。建城時間在公元800年至1200年之間。公元13世紀初,埃爾塔欣遭到破壞,後來被遺棄。據考古學家估計,塔欣地區可能存有數百座金字塔,但大部分為野草掩蓋。1992年,塔欣古城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在印第安語中,塔欣是"雷電"或"暴風"之意,塔欣古城可能是瑪雅人修建的用來供奉自然神的宗教城市。埃爾塔欣遺址被分成3處,即“小城市"、"大城市",以及被稱作"圓柱館"的神殿金字塔所代表的“塔欣奇克"。"小城市”裏,球類遊戲場散布在各處,埃爾塔欣在當時是舉行盛大球類遊戲活動的地方,而這種球類遊戲是一種神聖的祭祀儀式。在目前發掘出的17個球場中,最大最美的是“南球場"。城中最著名的建築是祭祀風雨諸神的壁龕金字塔,它在墨西哥金字塔建築中獨樹一幟,塔的底部呈正方形,每邊長36米,7層塔身高逾18米,共鑲嵌著365個方形壁龕,每個壁龕代表年中一天。每一層還有向外挑出的簷口,由於光線和陰影的對比,更增加了金字塔的莊嚴氣氛。

帕倫克瑪雅城邦遺址 位於恰帕斯州西北部。帕倫克是瑪雅文明古典時期最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600年至800年,這裏曾是瑪雅繁華古城、重要宗教中心。遺址占地約10平方公裏,主要建築是一座宮殿和5座神廟。宮殿是帕倫克王宮,有4個庭院,宮殿建於庭院四周,迂回曲折的走廊把大量宮室聯結在一起。西南庭院中矗立一座4層方塔,室內壁上布滿各種人物浮雕。有的房間還存留古代蒸汽浴設備。

碑銘神廟是帕倫克遺址最雄偉的建築,它是一座金字塔、廟宇、墓葬合一的建築。碑銘神殿的底基邊長65米,連同神殿高21米,675年起動工,683年建成。爬上最後幾級階梯,可以進入碑銘神廟的主廳。後牆嵌著兩塊灰色大石板,上麵鐫刻著620個瑪雅象形文字,神廟因此而得名。文字排列得十分整齊,如同棋盤上的一顆顆棋子。這些文字有些看起來像人的臉龐,有些像怪物的麵孔,還有一些仿佛是蠢蠢欲動的某種神話怪獸。這兩塊碑銘到底敘述的是什麽,現在還沒有人弄清楚,因為它的文字是由圖形和音符混合組成,至今猶未被完全破譯。

太陽神廟,正麵有3扇門的門廊,後部中央為帶頂聖殿,兩翼各有一側室。聖殿後壁祭壇雕刻有祭司向象征太陽神的圓盾獻祭的圖像。拱頂外壁有華麗的灰泥浮雕。

十字神廟,造型與太陽神廟相同。祭壇中央刻有十字圖形、怪獸麵具和彩咬鵑,兩側各雕有一供奉祭司立像。

枝狀十字神廟,造型與太陽神廟相同。石雕祭壇中央是十字圖形,十字架上附著有玉米葉和人頭形象,頂端為太陽神麵形和戴著雨神麵具的彩咬鵑。據考古學家分析,枝狀十字架可能是玉米的象征。

伯爵神廟,建於3層金字塔形台基上,造型與太陽神廟相似。神廟的門廊、石柱、牆裙及屋脊上均裝飾有灰泥浮雕,門廊下部含有3座墓室。1833年前後,探險家弗雷德裏克·沃爾德克伯爵曾長期在此居住,神廟因此而得名。

此外,遺址還有膠球賽場,呈"工"字形,兩側各建有高大邊牆,每道邊牆的中部伸出一對石環或木環。古瑪雅球隊隔著球場中線對峙,代表對立的天神。隊員隻能用臀部、膝部或肘部撞擊實心膠球。比賽按是否及時還擊球及攻入對方石環球數計算得分。

瑪雅祭司依據球隊的勝負來占卜吉凶。

1987年,包括古城在內、占地麵積達1772公頃的帕倫克國家公園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烏斯馬爾瑪雅城郊遺址 位於尤卡坦州西南部。是公元600年至900年瑪雅文化鼎盛時期的代表性城市,被稱為瑪雅古國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公元10世紀末,烏斯馬爾與奇琴伊察、瑪雅潘兩城聯盟,達到鼎盛時期。1194年,瑪雅潘城邦占領烏斯馬爾之後,城市逐漸衰落,公元15世紀末被廢棄。烏斯馬爾是瑪雅語,意為“建了三次的地方”。

烏斯馬爾古城東西長約600米,南北長約1000米,建築雄偉而富於變化,體現了古代瑪雅人在建築藝術上的非凡成就。古城重要建築物都建在一條南北方向的中軸線上,魔術師金字塔、總督府、四方修道院,鴿子宮都是按此布局分布的。

魔術師金字塔包括有5座神殿,它的底麵呈橢圓形,長徑70米,短徑50米,高達26米。塔的邊緣呈圓弧狀。前後都有石階一直通往頂端平台。祭司們就在高高的塔頂廟裏占卜星象福禍,預測未來。金字塔的建設從公元6世紀開始到公元11世紀結束,融合了各個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藝術。

總督府是烏斯馬爾甚至整個尤卡坦半島最為宏大精美的瑪雅建築。建於高大的基台上,牆麵上方亦有蒲克式石雕飾帶圍繞整個府第。飾帶高3米多,總麵積達627平方米,計刻有150個羽蛇神麵具圖案。

四方修道院有氣派宏偉的拱門、寬敞的階梯和中央庭院。庭院四周建有四座寬矮的宮殿式樓房,牆麵上鑲嵌著很大的蒲克式石雕飾帶,它重複使用同一幾何圖案,彼此連續。

烏斯馬爾古城還有鴿子宮、大金字塔、烏龜宮、球場等古建築。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奇琴伊察瑪雅城郊遺址 位於尤卡坦州中部。是瑪雅帝國最大、最繁華的城邦,始建於公元514年,13世紀時突然廢棄,原因不明。重要古跡有庫庫爾坎金字塔,千柱廣場要,勇士廟及廟前的斜倚的兩神石像,蝸牛觀象台,聖井。198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庫庫爾坎”是瑪雅語“羽蛇風神”的意思。庫庫爾坎金字塔是奇琴伊察古城中最高大的建築,占地約3000平方米。它9層疊建,塔頂高達30米。其塔基為四方形,越往上越小,最上層是6米高的羽蛇神壇廟。金字塔四周各有91級台階通向塔頂平台上的神廟。四坡各有91級石砌台階。台階總數加上一個頂層代表一年365天。台階兩側有寬1米多的邊牆。北坡台階兩道邊牆下端雕刻著帶羽毛的蛇頭,刀法細膩,形象逼真。每年春分、秋分兩天下午,庫庫爾坎金字塔出現蛇影奇觀。下午3時左右,太陽開始西下,陽光透過階梯狀金字塔的西北棱角,將光影投射到北坡西邊牆上。在遊客眼中,邊牆從上到下,由筆直變為波浪狀,直到蛇頭。宛如一條巨蟒從塔頂向大地爬行。5時左右,邊牆上的光影變為排成一列的7個等腰三角形,與當地響尾蛇背上三角花紋十分相似。隨後蛇頭化為陰影,7個等腰三角形由下至上依次消失。臨近6時,蛇影奇觀結束。這一奇觀絕非偶然的巧合,而是古代瑪雅人巧妙設計和精確計算的產物。

在庫庫爾坎金字塔的東麵有一座宏偉的4層金字塔被稱為勇士廟,廟的前麵和南麵是一大片方形或圓形的石柱,名為“幹柱群”,這些石柱過去曾支撐著巨大的宮殿。它的入口處是一個用巨大石頭雕成的仰臥人形像,古瑪雅人稱它“恰克莫爾”神像,它的後麵是兩個張著大嘴的羽蛇神。環繞著這片中心區方圓幾公裏內還有很多奇琴伊察舊城的石砌建築,均為同一時代的遺址。

蝸牛觀象台是古代瑪雅人天文觀象台,築在高台之上。塔呈蝸殼形,內有螺旋樓梯通往塔頂的觀察室。室壁開鑿不少精密設計的觀察孔,沿觀察孔的對角線可以觀察到春分、秋分落日的半圓,地球南北極的方向,並可計算出星辰的角度。

聖井,是石灰岩豎洞。古代瑪雅人每逢雨量不足時,祭司就挑選童女作為祭品,連同珍寶一起投入井中,祈神降雨。考古學家曾從井底挖掘出大量珍寶和少女遺骸。

圖倫瑪雅城邦遺址位於金塔納羅奧州加勒比海沿岸,北距坎昆市約130公裏,是唯一建在海濱的瑪雅古城。圖倫古稱“薩馬”,11~16世紀時為繁榮的瑪雅城邦。古城東臨加勒比海,北、西、南三麵有內外兩道城牆環繞。城內為市政、宗教建築薈萃之地,有金字塔城堡、壁畫廟、後裔神廟、海神廟、風神廟、祭壇、住房、客店等著名古跡。城外是密集的住宅區遺址。這裏也曾是重要的海港和貿易中心,有古老的燈塔為出海船隻導航。海岸峭壁上有城樓和瞭望台,可以遠眺加勒比海和斷崖四周。

博南帕克瑪雅城邦遺址位於恰帕斯州西部。建於公元6~8世紀。城邦遺址主要以古代遺留的壁畫為主要內容。畫殿由3間拱頂石室組成。室內牆壁和拱頂上布滿色彩鮮豔的壁畫。在3間拱頂石築的殿堂之中繪滿了五色繽紛生動形象的壁畫。3室壁畫各表現戰爭由始至終的一個側麵,又共同構成戰爭的全過程。第一室壁畫描繪博南帕克貴族商討作戰計劃及準備出征的情景。第二室壁畫表現博南帕克戰士向敵對部落發動進攻,取得勝利和獻俘的場麵。第三室壁畫展現戰爭結束後,博南帕克人舉行盛大祭神儀式、歡慶勝利的景象。這組壁畫色彩絢麗,構圖巧妙,場麵宏大,是世界藝術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