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的悄悄話

缺乏時間觀念的孩子通常表現為“做事拖拉,無效率”、“貪玩、總是任性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按時完成作業”、“總說反正還有時間”等,因為不懂得珍惜時間,這些孩子通常與失敗為伍。因此,能否珍惜時間,成了家庭教育中一個讓家長極為頭疼的問題。孩子缺乏時間觀念,不珍惜時間,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的原因:

(1)家長本身的時間觀念就差。一回家就看電視;到深夜依然不想睡覺,早上總是很晚起床;沒事就出去應酬,跟朋友喝酒、打麻將……因為家長總在揮霍時間,以至於孩子同樣也養成了不珍惜時間的習慣。

(2)缺乏正確引導。因為時間是看不見、摸不著,無形狀、無顏色的,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因此,許多孩子不了解時間究竟是什麽,時間有什麽意義。家長也從來沒有告訴過孩子時間的重要性,以至於孩子認為隻要做了就可以,早晚都一個樣,從而一點都不珍惜時間。

(3)缺乏責任感。缺乏責任感的孩子大都對自己的事情毫不關心,他們沒有把是否遲到,有沒有按時完成某件事情當作一種需要、一種責任,一種本能。

(4)貪玩成性。沒有家長製止,許多孩子即便玩上一整天也不會停歇的。在他們玩鬧的時候,根本不會有時間意識。

如果你的孩子不善於利用時間,那麽,一定要及早幫助孩子改正這一不良習慣。那麽,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珍惜時間呢?

(1)讓孩子遵循一定的作息規律。

如讓孩子按照規定的時間睡覺、起床。如果孩子沒有時間觀念,連最基本的生活作息都會一團混亂,這樣,孩子上學遲到、曠課的事情就會經常發生。隻有孩子掌握了一定的作息規律,就能夠變得勤快而有效率起來。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製訂一張作息時間表,什麽時間起床,洗漱要多長時間,吃早餐要多少時間,放學後先做什麽,然後做什麽,幾點睡覺等,都可以讓孩子做出合理的安排。隻有把作息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孩子才能對時間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才能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

(2)家長以身作則,並且在生活中適時引導孩子,相信必能達到潛移默化的功效。因為家長的時間意識強了,就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覺得時間確實很重要。這樣,孩子在不自覺中就養成了珍惜時間的習慣。

(3)指導孩子按照任務的輕重緩急安排學習順序。

孩子往往分不清自己要做的事情的重要程度,他們的事情往往是由父母和老師來安排的。這也是造成孩子不善於利用時間的一大原因。

事實上,隻有充分認識到自己要做的事情與自己的關係,才有可能把這些事情都處理好。父母可以指導孩子每天把自己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程度和緊迫程序排列好順序,這樣就可以保證把重要的事情都先完成,把自己的時間和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

(4)給孩子玩的時間。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由於作業做得太慢而沒有了玩的時間,因此就不斷地催促孩子、埋怨孩子,甚至懲罰孩子用更長的時間學習。其實,孩子是因為父母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完全沒有自己可支配的時間,才會“不珍惜”時間,才會拖拖拉拉的。在這種沒有希望、沒完沒了的學習過程中,孩子的心態是消極的、逆反的,沒有目標,沒有興趣,往往心煩意亂、錯誤百出,結果時間又被拖得很長,造成了惡性循環。

必須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支配時間,讓孩子自己做主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注重培養孩子自己對時間的支配能力。比如,有的家長要求孩子每天放鬆一小時。在這一小時內,孩子可以玩、聽音樂、休息等,不管於什麽,家長都不去幹涉,等孩子情緒比較穩定和愉快,有了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時,就會比較願意開始較長時間的艱苦學習,學習效果也會更加理想。

家長不能說的話

(1)“又在玩了,你這樣浪費時間,將來一定沒有出息。”

這種家長的功利心太強,不給孩子留夠“玩”的時間,會讓孩子做起事情來更討厭珍惜時間的想法。他們害怕自己因為珍惜時間,家長又會給自己增加更多新的學習任務,所以寧肯用拖拖拉拉消磨時間。

(2)“你為什麽就不能讓我省心點?”

這樣說,孩子就更不稀罕你的“省心”了。他們認為,正是通過讓父母不省心,才達到自己能多玩一點兒的目的。所以,“不省心”才是愛自己的表現。

教子加油站

有的時候,大人會習慣以自己的立場來看孩子的發展,而忽略了所必需的引導,以致一番諄諄教誨後,仍得不到想要的效果。其實父母若能采取將心比心式的引導,讓孩子慢慢培養起時間觀念,時間意識,效果也許更好!父母切忌急於求成!

多鼓勵孩子,表揚孩子很有時間觀念,同樣也給孩子一種提示,一種珍惜時間的渴望,這樣,孩子更容易達到自己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