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選故事任你挑

吃了窩邊草的兔子

人們常說“兔子不吃窩邊草”,因為吃掉窩邊草,很容易給自己惹上麻煩,但就有這樣一隻兔子,偏不聽媽媽的話,吃掉了窩邊草。它的下場到底如何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兔子三瓣嘴長大了,離家之前,兔媽媽反複叮囑:“無論如何,都不要吃窩邊的草。”三瓣嘴在山坡上建造了自己的家。為安全起見,它的家有三個洞口。

三瓣嘴牢記母親的叮嚀,總是到離洞口很遠的地方吃草。秋天過去了,一切安然無恙。

這一天刮著很冷的西北風,三瓣嘴剛走出洞口時不禁打了個冷戰,它實在不想頂著大風到很遠的地方覓食。“我隻吃一點兒,明天天氣好了,我就出去覓食。”三瓣嘴安慰著自己,就在窩門口吃起了草,而且把肚子吃了個溜圓。

過了幾天,下起了大雪,三瓣嘴又在家門口填飽了肚子,不過這一回,它換了一個洞口。“我有三個洞口,每個洞口都有很多草。我不過是在天氣不好的時候,在每個洞口吃一點兒草而已。”於是,在每個惡劣的天氣,三瓣嘴都找到了一個解決吃飯問題的捷徑。

一天,睡夢中的三瓣嘴突然覺得有點異樣。它睜開眼睛,發現一隻狼正堵在它的家門口,試圖把洞口挖開。三瓣嘴連忙跑向別的洞口,卻驚訝地發現,另兩個洞口已經被岩石牢牢地堵住了!

“從你吃第一口窩邊草我就知道這裏有隻兔子,可我知道狡兔三窟,搞不清另外兩個洞口的位置,不好下手。沒想到天下竟然有這樣俊的兔子。”看著到口的美食,狼得意地說。直到這個時候,三瓣嘴才明白母親的教誨是多麽正確!

媽媽的許多話都是經驗的積累和總結,有些事情,在自己不明白的情況下,學會聽大人的話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偏愛耍小聰明,自以為不聽媽媽的話也可以,最後受傷的總是自己!

想遊泳的孩子

如果孩子任性、自我,你叫他往東,他偏偏往西,這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極為不利。培養懂事明理的孩子,讓孩子聽聽《想遊泳的孩子》的故事。

他們家住在一條小河邊,河水湍急,經常發生一些事故。於是,孩子的爸爸對孩子說:“你不要到那條河裏去遊泳。”

“不,爸爸,我為什麽不能去呢?”

“因為河水太急了,會淹死人的。”

“那我小心一點就是了。我不怕。”

爸爸生氣了,大聲喝道:“叫你別去就別去,哪裏那麽多話呢?”

於是,男孩哇哇地大哭了起來。

男孩子越想越不甘心,為什麽我就不能去呢?爸爸不讓我去,我偏要去,看他能把我怎麽樣呢?

說幹就幹,趁著大人不注意,小男孩拿起泳褲,悄悄地來到了小河邊。河水飛快地流向遠方,水流擊打在岸邊的石頭上,發出“刷刷”的聲音。男孩子心裏有些害怕了,但為了證明爸爸的話不是正確的。男孩子鼓起勇氣,從石板上滑進了河裏,一個激浪打來,男孩子失去了平衡,他手忙腳亂地喝了幾口水,想抓住旁邊的東西,卻什麽都沒有抓住,便被流水推出了老遠。

這時,爸爸發現兒子不在家裏,他知道事情不妙,馬上衝到了小河邊,正好看到了兒子被水衝走的一幕,爸爸沒來得及多想,也飛快地跳進了河裏。

當爸爸把兒子舉上了岸後,自己已經沒有力氣爬上岸了。他在水裏撲騰了幾下,就被急流衝了出去!

悲劇就是這麽發生的。這男孩現在想哭都哭不出來!家裏沒有一個人願意理睬他,連男孩自己也沒有辦法原諒自己。如果可以,他想,他一定不再任性,他一定好好聽爸爸的話。但是,他的爸爸再也聽不到了!

孩子,任性於人於己都是不好的。適度地表現自己有個性那是可以的,但如果超出別人可以承受與忍耐的範圍,那就對別人和自己都可能造成傷害。我們一定要記住這個“血”的教訓。

被寵壞的男生

有一些任性的孩子,對自己往往不加約束,想怎樣就怎樣,愛做什麽就做什麽,不分是非,固執己見,明明知道自己不對還要繼續做下去。如果你的孩子一樣被“寵壞”了,不妨給他講講這個故事。

有一個被寵壞的孩子,他說他挺愛這個世界的——家庭條件那麽好。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又疼他,學習成績也不錯,人長得還挺“酷”……所以,他覺得全世界的人都應該滿足他的要求。

在他小的時候,有一天晚上,媽媽帶他去朋友家串門。回到自己家,他突然發現一直攥在自己手裏的一塊糖沒了。這可怎麽辦呢?那糖是他媽媽的朋友給的,他家沒有這樣的糖,現在居然弄丟了,於是,他打著滾大哭大嚎起來。

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看了都非常心疼,就帶上手電,傾巢出動,沿著來路進行“拉網式”大搜尋。眼看到了12點了,糖還是沒有找到。媽媽看著因丟了糖而哭得死去活來的孩子,最後不得不硬著頭皮敲響了朋友家的門。

這件事情讓他明白了,爸爸媽媽是愛自己的,隻要自己想要,爸爸媽媽都能想辦法讓自己得到。從此,他任性的毛病一發不可收拾。

這個男孩長大後,看上了一個女孩子,想要人家當他的女朋友。但是,那個女孩根本看不上他。這一次,他躺地上打滾也沒有用,為了恐嚇女孩子,他拿起一把刀子割破了自己的手腕……

在醫院,他被搶救過來。但是他又開始絕食。

父母哭著對他說:“你想把我們急死!不就是一個女孩嗎,你人生的路還長著呢,女孩多的是。”

這個男孩歇斯底裏地喊道:“但是,我就想要她,其他人我不想要。如果得不到她,我就死給你們看。”

你瞧,這是一個多麽不理智的人呀,他以為“我想要”就天經地義應該得到,如果得不到就自傷自殘。這是多麽可悲的人呀!

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都可以順意,想要什麽就能得到什麽。你想要,就必須去付出,如果依然得不到,那是因為你努力不夠,或許應該放棄,而不是一定要鑽牛角尖,任性地折磨別人也折磨自己。這樣的人太自私了!

任性的小雨

有些孩子因為任性,所以很招人討厭,導致人際關係不佳,孩子的情緒也長期陷於“低落”的狀態,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容易導致抑鬱症。如果你覺察到自己的孩子同樣存在著這樣的“危機”,不妨講個“任性的小雨”給他們聽,幫他們找到人際關係差的原因。

小雨是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的精心嗬護下長大的。現在已經8歲了。在家裏,小雨是爺爺奶奶的心肝寶貝,他們不讓小雨受一點委屈。在爺爺奶奶的心目中,孫女做什麽事都是正確的,提出的任何要求都是合理的。

有時,小雨犯了錯,爸爸媽媽批評她,爺爺奶奶就會跳出來護著她,總說“小孩子知道什麽,長大了就懂事了”。

有了爺爺奶奶的庇護,小雨越來越愛亂發脾氣。在家裏,家長不會計較她的蠻橫無理,但在幼兒園裏,小雨再這樣亂發脾氣就不行了。

小雨經常和幼兒園裏的小朋友發生矛盾,因為她做什麽事都隨心所欲,想幹什麽就幹什麽。有的時候,別的同學帶玩具來幼兒園玩,她看到了,很喜歡,就會跑過去搶。這讓許多小朋友都不喜歡她。

因為小雨過分要強,剛到幼兒園一段時間,就常被孤立於同伴之外,沒有小朋友願意跟她一起玩。所以她覺得很生氣很傷心,不喜歡幼兒園,也不喜歡幼兒園的老師。她覺得他們對自己都不好,隻有爺爺奶奶對自己好。在幼兒園裏,小雨連老師的話都不愛聽,她總是頂撞老師,老師批評她幾句,她總會委屈地哇哇大哭起來:“你欺負我,我要回家告訴我爺爺去。”老師被小雨弄得哭笑不得。最後,小雨隻好被退回家去了,她再也沒有一個小夥伴了!

多數孩子脾氣暴躁是後天形成的。在獨生子女中,這種現象可能更普遍一些。作為家長,我們很有必要讓孩子明白,亂發脾氣是不會讓大家喜歡的,而且會影響到獲得知識、人際交往能力等各方麵,不利於今後的發展。所以,每當想要發脾氣時,都要學會自我控製,從而逐漸克服亂發脾氣的壞習慣。

上岸的魚

有一天傍晚,旅行家小青蛙來到了小河邊。這是一條清澈的小河,河邊還有一片茂密的樹林。小青蛙想:“這裏太美了,今天我就在這兒過夜吧!”想著,小青蛙就放下背包,跳進小河裏洗了個澡。然後,它跳到一片荷葉上,舒舒服服準備睡大覺。

風吹著樹葉,發出“刷拉拉,刷拉拉”的響聲,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小青蛙睡著了。

突然,小青蛙被很響的“嘩啦啦”聲吵醒了。“嘰嘎!嘰嘎!”他還聽到一聲聲奇怪的聲音。“怎麽回事?”小青蛙睜開眼一瞧,哎呀,有一條小魚在岸上蹦著,可開心了。

“喂,你……你怎麽跑到岸上去了?”小青蛙驚訝極了,他跑過那麽多地方,可還是第一次看見魚到岸上玩的。除非是一些死去的魚,被河水衝到岸上了。

小魚停下來喘氣:“媽媽老說不能上岸,不能上岸,我就是想試試上岸的感覺,我就不相信我在岸上就活不了。”

“是的,你離開了水是活不了的,這可是真話。你趕緊回到水裏吧。況且,你要是碰上了水鳥,那就更糟糕了!”

“我才不怕呢!”小魚毫不在乎地說道。

說時遲,那時快,一隻早起出來覓食的水鳥正好路過這裏,它飛快地俯衝下來,叼起小魚就走。小魚大喊救命,但是誰又能救得了它呢?

旅行家青蛙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奇跡出現了,不知道什麽原因,小魚居然掙脫了水鳥的嘴,“撲通”一聲又跌回了河裏。青蛙這才鬆了一口氣。

從此以後,這條小魚再也不任性了,它自由地遊來遊去,經常給其他的小魚講這個驚險的故事。告誡它們:不要當個不聽話的任性小魚。

知錯能改還是好孩子,怕就怕,因為太任性,連改錯的機會都沒有了!所以,從小當個聽話的好孩子,才能避免受到許多不必要的傷害。知道一定會受傷害,還想去嚐試的人,通常是個又傻又任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