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家長的悄悄話

詹姆斯·多伯森說:“尊重他人的、有責任感的孩子,產生於愛和管教適當結合的家庭中。”如果你的孩子情感冷漠,不關心、不尊重別人,作為父母,不要把孩子的問題歸咎於孩子本身。孩子品性是家長教育的結果。良好的教育能給孩子帶來良好品性。歸納起來,造成孩子缺乏“孝心”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家長溺愛、驕縱過度

吃過飯後,孩子扭頭看電視或出去玩,父母卻在忙碌著收拾碗筷;家裏有好吃的,父母總是先讓孩子品嚐,孩子卻很少請父母先吃;孩子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後,百般關照,而父母身體不適,孩子卻很少問候。全家人對孩子百般疼愛、千般關心、萬般嗬護,使孩子不自覺地養成嬌慣、任性、懶惰、自私的不良習慣。

2.缺乏正確的管教

家長缺乏教育意識,或者根本不懂得怎麽去教育孩子,很多家長認為撫育孩子,讓孩子過上幸福的生活是天經地義的,而做父母的,應該不求回報,用孩子還小不懂事為借口掩蓋孩子的錯誤等。這些想法與做法養成了孩子隻求索取,不願付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花錢如流水、情感冷漠的性格。

3.缺乏“孝”的榜樣

家長自己對父母、對親人態度惡劣,感情冷淡,甚至嗬斥自己的父母,這樣的家長培養不出有愛心、有孝心的孩子的。

隻有你的孩子將父母對長輩的“孝行”看在眼裏,記在心裏,孩子才能真正學會孝順。不然,我們是沒有辦法,更沒有資格“強迫”孩子孝順的。

身教重於言教

有這樣一則廣告:一位剛下班的年輕媽媽,忙完了家務,又端水給老人洗腳,老人對她說:“孩子,歇會兒吧!別累壞了身子。”她笑笑說:“媽,不累。”年輕媽媽的言行舉止被兒子看在眼裏,聰明的兒子也一聲不響地給媽媽端來一盆水,把水放在母親的腳下,為母親洗起了腳。是啊,“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孝心就是這樣學會的,這樣傳遞的。因此,要想培養孩子的孝心和愛心,父母自己要以身作則,要做孝敬長輩的榜樣。

周高尚的道德做孩子成長的引路人

張蘭芹是一位醫生,也是一位好母親。和其他人一樣,用無私的母愛,細心嗬護著孩子的成長,用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正確的人生觀影響和教育著孩子,通過言傳身教感染著孩子,為他的成長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使他一步步實現了自己的人生追求,踐行著人生的價值。

從孩子出生那天,張蘭芹就對他寄予了無限的希望,為了培養孩子尊老敬老的品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張蘭芹教他把盛好的第一碗飯送給爺爺。

最初的時候,孩子很不高興,撅起了嘴,張蘭芹便趁機給他講起了“孔融讓梨”的典故。告訴他,孔融隻有4歲的時候就知道人有長幼之分,要懂得孝敬長輩。聽完這個故事,孩子使勁地點點頭,說:“我知道了,爺爺是長輩,我們就應該孝敬他。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行動不便,我還要多照顧他們……”

久而久之,尊老敬老成了孩子的一種習慣。如今已經長大成人的他依舊把第一碗飯送給長輩,把好吃的東西讓長輩先吃。

可見,一個出色的家長是懂得如何去引導孩子孝順的。

培養孩子的孝心,應從以下幾點抓起——

1.從小抓起、從小事做起

讓孩子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著手塑造和培養。如:平時教育孩子要關心父母的健康,要幫父母分擔憂愁,要幫助父母做家務。當孩子不會時,父母要耐心地教,孩子做錯事時,不要橫加指責,孩子做得好時,要多表揚鼓勵。孩子隻有在親身實踐和體驗中才能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嚐到為別人付出的快樂。當孩子“父母養育了我,我應當為他們多做事”的觀念逐漸形成時,孩子就有了一份生命的義務感和責任感。

2.製定家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家庭需要民主,不可家長製、一言堂,但必要的家規是不可缺少的。家長可與孩子共同商量,製定“孝敬父母”的行為規範。比如,要求孩子要了解父母,要親近父母,要關心父母,要尊重父母,要體貼父母。不要影響父母工作與休息,不要惹父母生氣,不要頂撞父母,不要獨占獨享好東西,不要攀比享受。孩子在習慣的引導下,慢慢就形成了“孝”的品性。

3.學會感恩

要讓孩子學會感恩。感恩源於良心、良知、良行,這是孝心的親情基礎。然而,感恩這種情感不是自然而然產生的,必須通過教育。做家長的應有意識地讓孩子體會父母的辛苦,體會父母掙錢養家的不容易,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因此父母不妨經常給孩子講講自己一天的情況:起床、做飯、洗衣服、整理家務、上班等,讓孩子體會到自己如何關心孩子,如:孩子生病了,父母怎樣心疼,怎樣整夜地不睡覺護理孩子等。隻有這樣,孩子才能體會父母也同樣需要孩子的關心和愛。

4.故事的引導,溝通交流

有些時候,家長對孩子講過多的大道理反而讓孩子心煩,所以,家長不妨把道理放到一邊去,多跟孩子談心交流,多給孩子講一些故事。家長給孩子講故事,不但可以增加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感情,還能讓孩子懂得愛需要回饋:孝心是可貴的。

教子加油站

多給孩子一些表達愛,表達“孝心”的機會,如果你連機會都不給,孩子對你表示關愛時候,你粗暴地拒絕了,孩子因為“羞澀”“懼怕”也就停止了“孝行”。

當孩子對別的人表示“愛心的時候,你要理解並且支持,試想,一個懂得關愛別人的孩子又怎麽會不孝順自己的父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