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無需點綴,隻需優化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所以一些常常被我們視為已經夠完美的人,也常常感到苦惱,進而變得抑鬱。說起抑鬱,大家或許會想起2006年春晚小品裏的一句台詞:“咋了?小崔,六年沒見,聽說你抑鬱了?”

崔永元真的抑鬱了嗎?這樣一個看似完美的人,卻也真的抑鬱了。他因為《實話實說》節目的完美追求而日漸憔悴,睡眠不足,精神狀態也越來越差。2001年發展為嚴重的抑鬱症,工作完全無法開展。他不得不離開了他為之奮鬥7年的《實話實說》。

這就是完美需要優化的原因,為什麽人們明知道完美很累,卻執著地苦苦追求呢?還是先來看看這個故事吧,故事裏映射著我們很多孩子的身影:

一位美國小姑娘瑪麗·班尼對自己的遭遇困惑不已,於是,她寫信給《芝加哥先驅論壇報》,向無所不知的西勒·庫斯特先生詢問,為什麽她幫助媽媽把烤好的麵包擺上餐桌,隻得到了一句“好孩子”的稱讚,而她那個什麽都沒做、隻會調皮搗蛋的弟弟卻得到了一個香噴噴的甜餅。她認為上帝對像她這樣善良的小姑娘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了。她覺得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學校,像她這樣的好孩子總是會被上帝遺忘,那些表現不佳的孩子反而能得到上帝的垂青。

作為《芝加哥先驅論壇報》兒童版《你說我說》欄目的主持人,西勒·庫斯特先生收到過無數封類似這樣的來信。有千千萬萬個孩子向他詢問為什麽上帝不獎賞好人。可是他總是無法回答這些心情難以平靜的孩子們。西勒·庫斯特先生為此心情沉重,他總是為這些感到不平的孩子們擔心,卻沒有好辦法來應對這個問題。

正在他為無法回複瑪麗小姑娘的來信而不知如何是好時,他應一位朋友的邀請參加了一場婚禮,這場婚禮讓他醍醐灌頂。他不但找到了答案,而且因此名揚天下。

婚禮很普通,新娘和新郎走迸教堂,接受了牧師的祝福。但在互贈戒指時,也許是心情太激動了,也許是過分的幸福讓他們有些緊張,兩人陰差陽錯地都把戒指戴在了對方的右手上。看到這一幕,那個幽默的牧師微微一笑說:“右手已經夠完美了,我想你們最好還是用它來裝扮左手吧。”西勒·庫斯特聽到這句話後,茅塞頓開。

他得出結論:右手本身就已經很完美了,所以無需戒指的點綴,而善人之善,也就是上帝給予的最高獎賞了。發現了這一真理的西勒·庫斯特興奮不已,他立即給瑪麗·班尼小姑娘回了信,寫道:上帝讓你成為一個好孩子,這就是對你的最高獎賞。這封信不僅寄給了那個困惑的瑪麗小姑娘,而且被刊登在《芝加哥先驅論壇報》上,被美國及歐洲1000多家報紙轉載,讓所有和瑪麗·班尼小姑娘有著同樣困惑的孩子們不再感到不平。

是不是孩子總是向我們埋怨,為自己的善良和付出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而感到苦惱,感到不公呢?你不妨用這個故事告訴孩子:其實完美是無需再點綴的,隻需優化,優化我們的心態,真正去認知完美。這樣我們才可能做到完美而不苦惱,不埋怨。

小貼士

完美型性格的孩子有什麽利弊?

1.利

(1)目光長遠,思維縝密。

(2)表現力出眾,社交能力強

(3)注重細節,道德高尚。

(4)敢於為真理而奮鬥。

(5)執著進取,有藝術才華。

(6)行事認真,很有號召力。

2.弊

(1)過於追求完美,容易苦惱。

(2)對自己過於苛刻,有自虐的傾向。

(3)行事有時會優柔寡斷。

(4)容易輕信流言。

(5)對他人的要求太嚴格,容易得罪別人。

(6)自我意識太強,不願聽取他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