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戰後日本經濟的複蘇

日本經濟迅速發展的外因,主要體現在美國的大力扶持。隨著美國與蘇聯的冷戰逐漸加劇和中國革命的勝利,美國為了遏製蘇聯和中國的勢力,迫切地需要尋找一個爭霸世界的夥伴。日本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美國的首選,於是美國便由最初的製裁日本轉為扶持日本。1949年5月,美國宣布取消日本一切戰爭賠償並扶持日本壟斷資本的發展。從1949—1951年短短的三年時間之內,美國對日本的援助總額已然達到了21億多美元,這為日本經濟上的獨立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除了直接的美元援助之外,美國還向日本發放貸款,至20世紀60年代末期,日本總共從國外借來貸款數額高達56億美元,到了70年代末期,貸款數額更是激增,達到了210億美元。在所日本,一個國土麵積僅有37.78萬多平方千米的國家,在20世紀中葉卻發動了一場又一場侵略戰爭。日本的這種瘋狂舉動曾經震驚了世界,也給世界人民留下了深深的遺憾和思考。盡管戰敗後的日本國家一片狼藉,連國家的主權都部分喪失,但是日本經濟卻在短短的幾十年時間之內得到迅速發展,最終一度成為繼美國之後走向了振興的道路。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這給日本經濟的恢複和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同年,日本接受了美國侵略戰爭中的1.49億美元的訂貨單,到了1953年,來自美國政府的訂貨單達到8億多美元,在1950—1954年這短短的

五年時間之內,日本便接收了來自美國的總共24億美元的訂單,這筆訂單對於刺激日本的對外貿易和外匯收入起到了重要的影響。為了滿足美國政府的需求,日本國內企業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由此直接或者間接雇傭的人數共達數十萬人次,有力的推動了日本經濟的全麵發展。對於美國而言,朝鮮戰爭是一個巨大的災難,但是對於日本而言,這場戰爭卻是一個契機,因為隨著經濟的逐漸恢複和發展,國內狹小的空間已經難以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因此,擴大商品市場、增加生產能力以便走上高速增長之路,便成為日本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的共同呼聲,朝鮮戰爭的爆發無異於雪中送炭,給處於困境的日本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對於朝鮮戰爭給日本經濟發展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就連日本當局也直言不諱:“如果沒有朝鮮戰爭,日本經濟不可能發展得如此迅猛,更不可能在60年代末便成為經濟大國,這場戰爭給日本至少節省了十年,一定程度上可以說,由於朝鮮戰爭,日本才找到了活路。”

這些外因盡管重要,但是它對日本經濟的發展畢竟隻能起到間接的推動作用。日本經濟得以快速恢複和發展,更多的還是得益於日本當局所采取的正確的經濟發展戰略。日本當時主要有四大經濟發展戰略:其一是以亞洲作為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亞洲具有廣闊的市場和豐富的資源,這給日本這一戰略的實現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平台。廣闊的亞洲市場和貧窮落後的鄰國,極其有利於日本推行出口第一、貿易立國的經濟發展方針。其二是依賴美國政府,從美國獲取經濟發展所需的資金來源。美國在資金和經濟政策等領域全麵扶植日本,於是源源不斷的美元投向了日本市場,並且這種投資的利息也非常之低,這為日本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必不可少的外部條件。其三是向歐美國家看齊,從這些技術發達的國家引進先進的技術。除了從美國引進大量的資金之外,日本還非常注重先進技術的引用。1951年以後,日本政府改變了經濟發展戰略,全麵實施以推行現代化投資為核心的產業合理化政策,掀起了戰後首次設備投資熱潮。在這個大的經濟背景之下,1953年,日本政府又進行了大規模的經濟調整,引進歐美技術,發展新興工業部門,改善農業技術,推動中小企業實現現代化,在這種經濟模式主導下,日本經濟迅速騰飛,在短短的三年時間之內便成為亞洲經濟強國。其四是實施了合理的國家發展戰略。在科技政策方麵,引進發達國家的尖端科技逐漸成為日本政府發展經濟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1950年頒布《外資法》以後,更是將引進外國先進科學技術的熱潮推向了頂峰。在貿易政策方麵,在與世界經濟接軌的同時,日本極力保護本國市場免受劇烈的外部衝擊,尤其是

對農業方麵的保護,至今仍在持續。在產業政策方麵,日本放棄了一些傳統的諸如煤炭之類的產業,轉而發展以用石油為原料和能源的新型產業,這為日本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