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備考縣試

於嘉仔細看了下考卷。

一套題,足足有十二張紙,都是四書五經中的話,多以填空、斷句、找錯句為主。

最底下三張紙,便是擇選《論語》《中庸》《孟子》中三句話,要求於嘉以此為題,寫一篇文章。

原主參加過三次縣考,對曆屆縣試考卷有些印象,有幾道補缺題原主曾經遇到過,缺字的地方不一樣,但引用的是同一句話。

既然李剛這樣用心押題,無論從朋友說也好,從人情世故講也好,自己也不能對他敷衍了事。

於嘉從懷中掏出一把鵝毛鉛筆,笑道:“剛哥,用我這個筆畫。”

哦?

李剛拿著鉛筆,按了按筆尖,恍然大悟說:“你是用這個筆畫的呀?怪不得,誰都模仿不出來。”

嘴上這麽說,但李剛明白,畫功不是一天兩天能練出來的,就算有了這種筆,也要認真練才行。

“這個筆是我自己做的,我算了一下,你以後可以在我這裏買筆。我給你成本價,兩文錢一支,以後,你就自己畫得了。”

李剛從鵝毛中抽出筆芯,仔細觀察著:“兄弟,你真是有經商頭腦,那行,以後我就從你那兒買筆!而且,用這個筆畫完之後,我能改裝一下,用彩墨上色,就能去除它掉色的弊端。”

這色痞掌櫃,還想用彩墨上色……

於嘉拿起紙張,三筆兩筆,便描繪出了一個美女,旁邊還有一個男子,具體什麽動作就不太說了,男人嘛,基本上都懂。

“剛哥,你今天就照著我的畫,隻要畫下這兩人,其他的動作、姿勢,基本上按想象力走,多加練習就行了。”

好好!

可能是用毛筆寫字二三十年的緣故,李剛拿筆要輕一些,適應了好久,才掌握好鉛筆的力道,一筆一筆描繪起來。

“兄弟,你也抓緊,趕快答題!”

“好!”

於嘉坐下來,磨起了墨。

原主私塾的先生,就時常提起這個名字,但也是隻聞其聲,不見其人。

之前,於嘉認為,秀才都是文質彬彬的,都像電視劇中的寧采臣一樣,既帥氣又文雅,以為這個李剛和那人是同名同姓,便忽略了讀取這部分的記憶。

看著正在描繪黃圖的李剛,於嘉重新讀取了原主的記憶。

果不其然!

原主的記憶中,遷安縣幾十個秀才裏就有李剛這個名字,竟然真的是洪武十九年,永平府院試的榜首!

聽李剛自述,多年來,許多人想請他指點,可他心在商而不在學,從來不收學生,這也導致學子們都來他這裏看書,隻能哪裏不懂,借機會問個一二。

雖然,在這裏讀書的學子連一個考中秀才的都沒有,但倒是有幾個通過縣試的。

也就是說,這賣黃書的李掌櫃,在縣試押題上是有些道行的。

於嘉這才明白,怪不得一個書院,看書的人卻這麽多。

熏香縷縷燃燒著,書院中來來往往,進進出出……

安靜的房間中,李剛麵容猥瑣的畫著黃圖,於嘉平心靜氣,認真的寫著考卷。

古有雲:百二秦關終屬楚,三千越甲可吞吳,苦心人天下不負。

盛世之中,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從洪武年間科舉恢複,放寬了匠戶、商戶、軍戶等戶籍科舉的限製後,參加科舉的學子越來越多,入仕的難度、競爭力也越來越大,考題也越來越難。

想要脫穎而出,就要比別人吃的苦要多。

借助原主的認知,於嘉明白了接下來要走的路有多遠,有多崎嶇。

大明的科舉分四級,分別是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縣試、府試並不屬於禮部規定的科舉,但隻有通過縣試,才能被稱為童生,才能獲取參加科舉的資格。

這個童生可不是孩子,有的人七老八十、頭發都白了還沒考中秀才,也都會被稱為童生。

而後的府試,相當於院試之前的淘汰賽,地點在府城的治所。

各地有所不同,假如今年的童生少,考場能容納下的話,知府也可以向所轄地區的布政使司申請,取消府試這一環節。

接下來,也就是科舉的第一關——院試。

通過之後被稱為生員,俗稱“秀才”,可以見官不跪,不用服徭役,每年可領取少量碎銀,還可以開私塾教人讀書等等,並且,還有資格進入縣學或者府學學習。

取得秀才功名的讀書人,才有資格參加每三年一次,在各布政使司或者京城舉行的鄉試。

因鄉試在秋季舉行,又被稱為秋闈,通過鄉試的學子被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舉人就有資格選官,或者被知縣請去做師爺。能通過鄉試,已經是許多人畢生的夢想了。

後世熟知的江南才子唐寅,便是成化年間的一位舉人,因其考中鄉試第一名,故後人稱其為唐解元。

再往後的會試,在春季舉行,故被稱為春闈。地點在京城,由禮部主持,皇帝親自任命主考官。通過之後被稱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接下來,就是讀書人的終極一戰——殿試,主考官便是皇帝。殿試是排名考試,取中後統稱為進士。

殿試分三甲錄取,第一甲賜進士及第,錄取三名,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合稱為三鼎甲。

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二甲三甲都是錄取若幹名,這些人,都稱為“天子門生”。

可見,科舉並非想象中那麽容易,狀元,也不是隻有兩個字這麽簡單,才華、恒心、毅力、運氣缺一不可。

世人皆知,永樂帝喜歡人才,有好的想法便會大力支持。

於嘉試想著,假如他能進士及第,和朱棣談上話,或許能讓大明領先西歐三百年進入大航海時代,再往大了說,開啟工業革命也說不定!

如果是那樣,他真的就青史留名了。

努力,必須要努力!

不知不覺,兩個時辰過去了。

李剛已經複製了一張圖,雖說和於嘉畫的比不了,可也有那般神似,也能勾起那些花花公子的情操。

李剛抻了一下腰,起身,靜靜地走到於嘉的身後。

看於嘉已經寫完了三張卷,便默默地點了點頭,笑道:“還行,書法寫得還不錯,題回答得也不錯,看來沒少背呀。不過,寫字速度要加快一些,按照你這個速度,沒答完便收卷了。”

嗯!

於嘉也感覺到了,自己寫得太慢。

穿越來之後,還沒用過毛筆,都是原主的功底,能寫下來就已經很不錯了。

“剛哥,我抽時間多練毛筆字。”

“兄弟,你爭取拿下三元,到時候,哥也能跟你混口飯吃。”

於嘉笑了笑,但是沒有回答。

李剛所說的三元,便是連中三元,鄉試、會試、殿試都拿下第一名。

何其困難?

於嘉讀過明史,在大明二百七十六年的曆史中,隻有兩位連中三元者,在這之前,隻有前禮部侍郎黃觀,做到了連中三元。

李剛的這句恭維話,對於嘉來說都還太遙遠,如果,這次還考不過縣試,其他的想都不用想。

又過了將近兩個時辰,未時已過,中午飯也沒吃,才旁敲惻隱地寫完兩篇文章,還有最後兩張紙。

於嘉看了眼窗外,現在走回家,怕是要貪大黑了!

這時,李剛起身走到於嘉身旁,拿著他剛剛畫好並且上了顏色的畫,放在了於嘉的眼前。

“兄弟,放鬆一下,看看哥畫得怎麽樣!”

呃?

這畫……

經過李剛用彩墨描繪之後,不僅解決了鉛筆漫畫掉色的弊端,而且,看著比以前更好看了!

“哥,你的天賦很好,不過,兄弟覺得你賣這個東西吧,還是要低調一些,萬一哪天讓官府抓了……”

李剛滿臉壞笑,一臉無所謂的說:“放心,哥做多少年買賣了?別人咬我,我承認算呀!兄弟,把這些答完,我讓書童騎馬送你回家,不耽誤你交公糧。”

呃……

一個文人,說話怎麽就這麽汙呢?

可這,正是於嘉擔心的問題。

這時代沒有電話,如果晚上不回家,娘子會多擔心?大舅會不會鬧開鍋?這都是該惦記的事。

但有了李掌櫃這句話,於嘉也踏實下了心來。

日落西山,微風吹過,空氣的也涼爽不少。

最後一篇文寫完,於嘉鬆了口氣,活動了一下筋骨。

最後一張白紙,隻有“盛世”兩個字,要求,以此為題做一首詩詞,其餘,什麽提示都沒有。

這個要怎麽做?

是歌頌盛世,還是描繪盛世,或者是打造盛世?

這樣的題,就好比問樹上一個猴,地上幾個猴,總共幾個猴的腦筋急轉彎,反正你咋答都是不對的,合了審卷人的胃口就對。

“這題目範圍太大,也沒有什麽規定,要是寫出來,好不好,純看審卷人的心情了不是?”於嘉笑著說。

李剛放下黃圖,起身走到於嘉身後,指著‘盛世’二字。

“什麽就看心情?這題目不短了,我還給你鎖定在盛世範圍。要知道,科舉路漫漫,出題的人天南海北,題目五花八門,有時候就一個字,有時候連字兒都沒有。我不是在嚇唬你,我斷定,今年的縣考,肯定會出這道題——‘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