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美男子

文/酒釀圓子

好朋友阮籍都成了大名士,“竹林七賢”中的門麵擔當嵇康豈有不紅的道理。

嵇康比阮籍小了十來歲,兩人不僅關係好,還都是當時的文人領袖,名號響當當的大名士。與阮籍不同的是,嵇康並非出身於名門世家,他的父親隻是魏國的一個基層官員,嵇康的出名,完全是依靠個人的才華,以及他與生俱來的帥氣。

同時期的山濤形容嵇康的樣子是:“嵇叔夜之為人也,岩岩若孤鬆之獨立;其醉也,傀俄(巍峨)若玉山之將崩。”

最後一句翻譯過來是:嵇康喝醉的時候,看起像玉山傾斜一樣。玉是潔白明亮、晶瑩剔透的,由此可見,嵇康的皮膚非常白皙且有光澤,十分符合當時人的審美趣味。

那時候沒有PS,沒有美顏相機,作為見過嵇康的人,山濤的說法很有說服力。

再加上嵇康“身長七尺八寸”,身高一米八,身形挺拔,不僅是當時,放到現在看,也是不折不扣的完美身形。

這樣一個人,才華自然也是極高的。嵇康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亦善文,工於詩,風格清峻”,書法“精光照人,氣格淩雲”,擅繪丹青,又通曉音律,完全不給其他人活路。

弱冠之年,才高八鬥的嵇康從老家安徽出發,來到了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洛陽。

由於長相帥氣、才華出眾,沒過多久,嵇康便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名士。史書上記載他“風姿特秀”、“英標秀上”,各種溢美之詞仿佛不要錢似的往嵇康身上堆,簡直是行走的荷爾蒙,洛陽少女的夢中情人。

曹魏宗室的郡主也不例外。來到洛陽之後,嵇康的桃花運一直不錯,每天向他表白的姑娘數不勝數,隻是嵇康為人心高氣傲,一般姑娘都看不上眼。正史四年前後(243年),嵇康娶了曹操的孫女長樂亭主。基層人民出生的嵇康,竟然娶到了王爺的女兒,隻能說在魏晉,長得好看真是了不起的技能。

婚後兩人的感情一直不錯,生了兩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老婆孩子熱炕頭,人生贏家全都有,再加上一群誌同道友的合朋友,嵇康這段時間過得可謂瀟灑之極。

嵇康與阮籍、山濤等人都是大名士,愛喝酒愛談老莊,初次在洛陽相逢便一見如故,幾人好得如膠似漆,日日黏在一起喝酒,連山濤的老婆韓氏都覺得有點兒不正常。有一天,韓氏問山濤怎麽回事。山濤答道:“如今這天底下,能跟我當朋友的人,隻有這兩個了!”

這下韓氏更好奇了,阮籍、嵇康到底是什麽人,麵子竟然這麽大?好奇歸好奇,在萬惡的封建社會裏,女子是不能隨便見陌生男人的。為了哄老婆開心,山濤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過了幾天,阮籍、嵇康兩人來山濤家玩,喝酒喝得興起時,山濤留兩人住宿,朋友的一番好意,哪有不從的道理。兩人愉快地答應了。夜深了,韓氏偷偷躲在窗外觀察幾人,本來隻想偷瞧兩眼就走,沒想到阮籍、嵇康兩人風姿卓越,看著看著看入了迷,通宵達旦,流連忘返。

第二天,山濤問自己妻子的看法:“你覺得我的朋友如何?”

韓氏拍拍他的肩膀道:“你的才華比不上那兩人,但是你氣度大,不會嫉妒他們,還是可以跟他們一起愉快地玩耍。”

山濤聽了不僅沒生氣,反而點頭道:“對對對!你說得一點沒錯,我也覺得我氣度比較大。”

山濤,一個熱心快腸、肚能撐船的人,這一性格特點基本貫徹了他的一生。以至於後來嵇康跟他寫了絕交信,他都沒生氣。

朋友有了,妻子也娶了,還有什麽別的追求呢?人生贏家嵇康想了想,決定搬家去山陽隱居,悠悠哉哉過日子。恰好這時,司馬懿準備發力修理曹爽,一時之間大家都不知道該站哪邊,眼看著要變天,山濤和阮籍趕緊辭官,跟著嵇康一同走上隱居之路。

在魏晉,隱居是名士避禍的最好理由。跟我們今天明星都要曝光度不同,魏晉時期的名士們,越隱居,名氣反而越大,大家都會覺得你很有神秘感。

自此,一個閃亮的名稱登上曆史舞台——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是以嵇康為核心的一個文士團體,包括了嵇康、阮籍、山濤、劉伶、阮鹹、向秀、王戎七人。他們都好老莊之學,交遊的地點基本都在嵇康家附近的竹林中,因此後人稱他們為“竹林七賢”。

老實說,竹林七賢的聚會中,並不隻有七個人,除了上麵幾位老朋友外,呂安、呂巽兩兄弟也會時不時地過來拜訪。這兩人,在嵇康之後的命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隱居山陽的這段日子,是嵇康人生中最開心的日子。除了喝酒交遊寫文章彈琴之外,嵇康還有一項特殊愛好——打鐵。在古代,鐵匠可不是什麽受人尊敬的職業,這種賣力氣的累活,不是為生活所迫,沒人願意幹。嵇康不一樣,他連打鐵都打得瀟灑至極。附近的村民們想打點鐵具馬掌時,便來找嵇康幫忙,價錢隨便給,就算不給嵇康也無所謂。打鐵的錢,都被用來買酒,縱情山水,彈琴一曲,又是一天快活的時光。

孔武有力、才華逼人、灑脫不羈、冷麵傲嬌,再加上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嵇康簡直集合了所有“瑪麗蘇”小說中男主的優點。難怪有次嵇康背著竹簍上山采藥,碰到山裏的樵夫,對方還以為他是在山裏清修的仙人。

嵇康的名氣太大,經常有粉絲慕名前來。

這天,一名粉絲帶著自己的作品大老遠地從首都跑來,臨到嵇康家門前,又有些退縮。

這名粉絲不是一般人,他是當時鼎鼎大名的書法家鍾繇的孫子,鍾會。他來找嵇康,一方麵是想親眼見一下偶像,另一方麵,是想讓嵇康看看自己的文章,誇獎一下自己。鍾會年紀不大,卻特別有商業頭腦,早在一千年前就發現了“名人效應”原理——嵇康這種名滿天下的大名士,看一看自己的文章,隨便客套地誇上一兩句,自己不就出名了嗎。

算盤倒是打得很精,不過像嵇康這種個性耿直的boy,百分之九十的可能不會跟他商業互吹,萬一被罵得狗血淋頭出門,豈不是很沒有麵子。

鍾會站在門前躊躇了老半天,都定不下主意。最後,他把心一橫,將自己的文章扔了進去,扔完趕緊跑路。

回到家中,鍾會惴惴不安地等待消息。

一天過去了,嵇康毫無反應。

一月過去了,嵇康毫無反應。

一年過去了,嵇康還是毫無反應。

別說誇獎了,對於鍾會寫的這篇文章,嵇康罵都沒罵一句,仿佛這篇文章從來不存在一般。對於自己不感興趣的東西,最大的侮辱不是仇恨,而是無視。鍾會這篇投石問路的文章可能寫得不太對嵇康的胃口,所以嵇康壓根沒理睬他。

鍾會被氣得七竅生煙。不過此時他隻是一個無名小輩,也奈何不了嵇康。總之,這梁子是結下了,嵇康,以後咱們走著瞧。

後來鍾會投靠了司馬氏,一路青雲直上,坐上了魏國公安部一把手位置,可謂是春風得意馬蹄疾。這時他又想到了嵇康。當初自己籍籍無名的時候,嵇康看不起自己,現在自己的官夠大了吧,他還敢輕視自己嗎。

自信心膨脹的鍾會,再次站在了嵇康家門前。這次他不再是那個初出茅廬等待前輩推薦的毛頭小子了,他手握重權,又深得司馬昭信任,人人爭相巴結,不信這嵇康不識抬舉。

與第一次不同,他大搖大擺地走進了嵇康家中。

嵇康正跟向秀一起在家中打鐵,鍾會進來的時候,嵇康頭都沒抬一下,依然專心致誌地打著鐵,仿佛壓根不存在鍾會這個人。

鍾會被再次無視了。

他感到自己的自尊心,又一次被狠狠地踐踏了。尷尬之餘,鍾會隻得調轉馬頭,訕訕而去。這時,嵇康終於說話了:“何所聞而來?何所見而去?”

你聽到了什麽所以來?又看到了什麽所以離開?

鍾會略作思索,答道:“聞所未聞而來,見所見而去。”

再一次前來,鍾會不僅沒得到想象中的歡迎,反而帶著啞謎一般的對話離開了。回去之後,越想越生氣,這嵇康也太不識抬舉了吧,必須找機會殺了他!

鍾會小人得誌,也顧不上什麽儒家風度了,反正他身為國家高官,找個借口收拾嵇康不是分分鍾的事情。

機會很快就來了。

公元261年。

嵇康正在山陽的家中奮筆直書,他的手邊,放著一封老朋友山濤寄來的信。當初一起在竹林中吟詩作對的朋友們,此時早已各奔了東西。其中阮籍**不羈,劉伶醉酒當歌,早早地避開了政治漩渦,唯有年紀最大、為人穩重的山濤,投靠司馬氏,出仕為官。

前一年,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魏國朝廷發生了一件大事——皇帝曹髦被殺了。皇帝被殺,這還得了,舉國震驚之餘,大家一致把矛頭指向了大將軍司馬昭。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皇帝出事了,當然是你幹的!

司馬昭很委屈。本來,司馬昭隻是想給自己加個九錫,過一過權臣癮,沒想這麽快背上“弑君犯上”的罵名,沒想到底下人不聽話,一不小心把皇帝曹髦給殺了。

經此變故,司馬氏大獲全勝,曹魏政權名存實亡。普天之下,再也沒有敢跟司馬家作對的人。

山濤是個明白人,曹氏家族靠不住,司馬氏上位之後,不會放過那些不聽話的文人名士。嵇康名氣太大,很容易成為靶子。為了好友的安危,在政局如此敏感的時刻,山濤給嵇康寫了封信,勸他出仕當官,接替自己的位置。

嵇康收到信之後很生氣:“你什麽意思?明知道我從不care司馬家的,還寄來這封信羞辱我。”

於是他揮筆寫下了這封流傳千古的《與山巨源之絕交書》。

按理說,絕交直接拉黑就好了,用得著寫這麽洋洋灑灑的一大篇文章麽。

嵇康雖然性格剛烈,但絕不愚笨,他不可能看不出來好友的一番苦心。

這封信,表麵上是寫給山濤的,實際上是寫給當時魏國的最高統治者司馬昭看的。在信中,他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禮法製度無聊透頂,我為什麽要出來做官,受這種氣?道不同不相為謀,你愛做官就去做,我可不想沾上一身的血腥氣味。

寧死不與司馬氏合作,這就是嵇康的回答。

國民偶像嵇康寫完《與山巨源之絕交書》後,這篇文章立刻風靡全國,成為當時最火的熱點。司馬昭看了這篇文章後,麵子上很掛不住:嵇康你這家夥,寫文章指桑罵槐,以為我看不出來是在罵我嗎。

恰巧鍾會當時是司馬昭的心腹,嵇康自己送上門來的借口,豈有放過的道理。鍾會立刻勸司馬昭殺了嵇康,這家夥大逆不道,必須殺了他才能讓他知道現在誰說了算!

司馬昭想了想,搖頭道:“算了吧。”

罵歸罵,司馬昭還是不想背上屠戮名士的罵名,反正每天罵他的人那麽多,想想就忍了。

這道劫總算驚險萬分地度過了。

不久之後,發生了一起桃色醜聞。還記得前麵的呂安、呂巽兩兄弟嗎,這兩人跟嵇康的關係都很好,在山陽隱居時幾人經常來往。呂家是當地有名的名門望族,哥哥呂巽在朝中做官,弟弟呂安自己也是大名士,他娶了位貌美如花的妻子徐氏,兩人感情很好。萬萬沒想到,有一次呂巽趁著弟弟不在家,強奸了自己的弟媳。魏晉時期,倫理綱常是重中之重,這種醜事傳出去還得了,呂巽必須得完蛋。

眼看著東窗事發,呂巽趕緊去找自己的好朋友嵇康幫忙。恰好呂安也跟嵇康關係不錯,也去找嵇康商量辦法。嵇康夾在中間,左右為難。

兩邊都是好朋友,再加又不是什麽大事,何必鬧得兄弟離心。嵇康熱心地當了一次和事佬,勸呂安放自己哥哥一馬。呂安一想,的確有道理,自己哥哥肯定是一時糊塗鬼迷心竅,這次知道錯了,以後不再犯了就行,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嘛。

呂安這邊準備以德報怨,呂巽卻在想著怎麽算計弟弟脫身。哪個男人能忍下頭頂綠帽的恥辱,呂安肯定會搞得他身敗名裂,幹脆惡人先告狀,先將呂安名聲搞臭好了。於是呂巽一不做二不休,率先去衙門裏誣告呂安毆打自己的母親。

地方官員一聽,打母親,一點兒都不講孝道,這還得了,立刻下獄!

呂安就這樣莫名其妙地被流放了。

嵇康聽到消息後,氣得七竅生煙,立刻寫了封信大罵呂巽,要跟他絕交。這封絕交信就寫得簡明扼要許多:“古之君子,絕交不出醜言。從此別矣!臨書恨恨。”

態度果決,毫不拖泥帶水。對比起來,他給山濤寫的那封絕交信,簡直稱得上語重心長、情意綿綿。

絕交信寫了,但是人還是沒救到。該怎麽辦呢?向來不管閑事的嵇康索性親自來到衙門,為呂安伸冤作證。那些官員一瞧,咦這不是寫信罵過司馬昭的嵇康嗎?正愁沒理由抓你呢,你也一起下獄去吧!

於是倒黴的嵇康也被抓了起來。

嵇康被抓之後,全社會都轟動了,當即掀起了一股營救嵇康的熱潮。不僅朋友們四處奔走,太學生們集體請願,許多跟嵇康平時沒什麽交集的名士也出來為嵇康說話。

平日裏嵇康為人倨傲,不搞商業互吹,不玩拉幫結派,更不出仕做官,來來往往也就是竹林七賢那幾人,危難時刻,竟然有這麽多人站在他的這邊,堅信他的清白。

這就是人格魅力的力量。

事情越鬧越大,最後鬧到了最高CEO司馬昭那兒。司馬昭一看很頭疼,這麽多人為嵇康請願,我要是殺了他,不是又成千古罪人了嗎。不行不行,這黑鍋我不能背。

這時候,鍾會再次出場了。司馬昭之所以不想殺嵇康,是怕失了民心,鍾會抓住了他的軟肋,說了幾句極高明的話。

首先,他給司馬昭戴了一頂高帽子:“今皇道開明,四海風靡,邊鄙無詭隨之民,街巷無異口之議。”

如今國家在您的統治下,四海升平,一片繁榮,所有人都愛戴您,沒人在背後說您壞話。

潛台詞:就算您殺了嵇康,那些百姓也不敢多說什麽。

再說嵇康的不是:“而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輕時傲世,不為物用;無益於今,有敗於俗。”

嵇康這樣的大名士,上不尊重天子,下不把王侯放在眼裏,恃才傲物,不能為我們所用,留著他不僅對社會沒什麽好處,反而會將大家帶壞。

潛台詞:嵇康這樣不服管教的人,您都不殺他,這不是助長了這種不把司馬家放在眼裏的風氣麽!

聽到這裏,司馬昭已經有些動搖了。

鍾會趁機加了最後一句:“昔太公誅華士,孔子戮少正卯,以其負才亂群惑眾也。今不誅康,無以清潔王道。”

這句話中涉及到了兩個典故。一個是薑子牙殺華士,一個是孔子殺正卯。司馬昭您不是最信奉孔孟之道嗎,賢明如薑子牙、聖德如孔子這樣的人,麵對不跟自己合作的名士都一殺了之,您還在猶豫什麽呢?

這句話太狠了。為了維護自己的威名,也為了大局的穩定,司馬昭當即決定,嵇康,該殺!

嵇康就這樣迎來了自己的最終命運。

公元263年的中午,嵇康臨刑東市。麵對死亡,他神色不變,鎮定地索琴,彈之,仿佛這隻是在竹林中隱居的一個平常午後。

曲終,嵇康摸著琴,感慨道:“過去袁孝尼曾經想學這首曲子,我沒有教給他,《廣陵散》從此絕矣!”

聞者無不涕淚。

嵇康最後沒有將自己的孩子托付給哥哥,反而將他們托付給了曾經絕交過的山濤。他對自己的兒子說:“巨源在,汝不孤矣。”

隻要有山濤在,你就不是孤兒。

每次讀到這句話都鼻子發酸,一個人在臨終之時,真誠無條件地信任另一個人,而另一個人也並未辜負對方的信任。

這才是友誼的偉大之處。

魯迅在《淡淡的血痕中》中曾經寫道:“叛逆的猛士出於人間;他屹立著,洞見一切已改和現有的廢墟和荒墳,記得一切深廣和久遠的苦痛,正視一切重疊淤積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將生和未生。他看透了造化的把戲;他將要起來使人類蘇生,或者使人類滅盡,這些造物主的良民們。造物主,怯弱者,羞慚了,於是伏藏。天地在猛士的眼中於是變色。”

嵇康是文人,是美男,也是猛人。這個世界,他來過,生活過,愛過也恨過,留下了一段令人神往的傳說,足夠了。

這才是真正的名士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