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借錢炒股
住院這兩天,蘇啟哲仔細在腦海裏盤點了目前能掙錢的路子,還真讓他想起了一個賺快錢的“商機”。
不知道是不是重生的福利,即使已經過了二十多年,蘇啟哲對上輩一些重要的記憶片段還是很清晰。
這其中,就包括發生在1994年的“界瓏實業股票莊”。
國內證券界普遍認為,“界瓏實業股票莊”是國內A股第一莊有據可查的股票操縱案。
受到“界瓏實業跟加拿大跨國公司摩亞共同投資1670萬美元成立商業表格公司”這一利好消息的影響。
在大莊家的操縱下,界瓏實業股票在短短一個月多的時間內就從10塊出頭漲到了30多塊。
這個事情不僅被學校專業課老師當成經典案例來講,還成為那個學期期末考試的大題。
所以,很多細節蘇啟哲還記得。
現在,蘇啟哲就要借這個機會,跟著莊家喝點“湯”。
這也是他能想到,快速賺取“第一桶金”的辦法。
哪怕他腦海中有很多掙錢的路子,也得先解決啟動資金吧!
......
十多分鍾後,蘇啟哲在浦江飯店下車。
後世聞名遐邇的魔都證券交易大廈,要到1997年底才會竣工。
1994年這會,證券交易所就設立在眼前的浦江飯店。
此刻,進出浦江飯店的人基本上都是西裝革履,再不濟也是一件插褲腰裏的白襯衫。
像蘇啟哲這身寒酸打扮,倒是顯得有點格格不入。
手上提著這麽多現金,給了蘇啟哲足夠的底氣,他直接大步流星走了進去。
在裏麵打聽了一番,蘇啟哲也摸清楚了這裏的基本情況。
證券交易所實行的是會員製,早期的魔都證券交易所更是隻麵向證券公司、信托公司,以及少部分銀行機構發放會員資格。
隻有這些交易所會員的交易員(俗稱“紅馬甲”),才能進入交易大廳參與股票交易。
所以,蘇啟哲要想買賣股票,還得先找家證券公司開戶。
魔都證券公司老四家:申銀證券、萬國證券、海通證券、財政證券。
蘇啟哲瞄了一眼,直接在申銀證券的開戶窗口排起了隊。
主要是他們家窗口排隊的人最少,才幾個人。
即使人少,也等了快1個小時才輪到蘇啟哲。
填寫一堆申請資料,然後校驗身份證信息。
隨著紅章蓋下,蘇啟哲也拿到了代表自己股票賬戶的磁卡和相關回執材料。
“什麽?買賣股票還要去文化廣場交易?這麽麻煩嗎?”窗口工作人員的話,讓蘇啟哲皺起了眉頭。
窗口工作人員解釋道:“交易所這邊的場地有限,根本容不下這麽多人,所以,特意在文化廣場那邊開辟了交易的點。也不是買賣都要去那邊,按照目前的規定,買入股票可以在這裏委托下單,賣出股票就要去那邊交易了。”
“當然了,如果是大客戶的話,我們樓上有專門的大客戶室進行股票買賣交易,就不用去文化廣場那邊了。”
蘇啟哲試探問道:“你們的大客戶標準是多少?”
雖然蘇啟哲的穿著打扮怎麽看都跟大客戶沾不上邊,不過工作人員還是禮貌說道:“我們的公司的大客戶標準,至少要10萬塊以上的驗資。”
蘇啟哲拍了一下自己胸前鼓鼓的帆布書包,一臉輕鬆道:“說吧,大客戶室怎麽走?”
不僅工作人員露出詫異表情,周圍排隊的人也紛紛側目。
誰能想到,眼前這個衣著樸素的年輕人居然能拿出10萬現金?
工作人員趕緊朝另外一個同事喊道:“小吳,帶這位尊貴的先生去大客戶室。”
果然,隻要有錢,哪裏都能體驗到超國民待遇。
“先生,您好,這邊請。”
蘇啟哲沒有理會身後一幫圍觀群眾的竊竊私語,快速跟了上去。
......
大客戶室內,透過玻璃看著下麵交易大廳人聲鼎沸的場景,蘇啟哲仿佛看到了無數金錢從這裏流進流出。
誰能想到20多年後,這裏流通的股票市值能達到了幾十萬億的規模。
光是每天的交易額就數以千億計,說是金山銀海也不為過。
而這裏,就是蘇啟哲事業的起步點。
一個工作人員走到蘇啟哲身邊,打斷了他的沉思。
“貴客,您好,經過清點,您帶來的現金總共是11萬8000元整,如無問題,麻煩您在收據上簽個字。”
蘇啟哲把目光從交易大廳收回,爽快地在收據上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除了留2000塊錢在身上供日常的花銷,蘇啟哲把全部的錢都梭哈了。
“先生,還請您移步到休息區稍作休息,我去幫您叫一位證券經理過來。”
蘇啟哲瞄了一眼休息區的幾張沙發,微微點頭。
剛坐下,就有服務員端來熱茶。
這服務標準,比後世差遠了。
坐在一旁抽煙的“地中海”男人打量了蘇啟哲幾眼,突然遞過來一張名片,笑道:“鄙人祿豐食品廠的老板——吳達仁,小兄弟怎麽稱呼?在哪裏高就?”
不確定對方什麽目的,蘇啟哲客氣道:“吳老板見諒,我就是一個無名小卒,名字實在不足掛齒。”
“小兄弟,你這是看不上我老吳?”
“哦,我懂了,我真沒別的意思,就是單純想認識一下,雖說老弟故意穿得寒酸了些,可能進大客戶室本身就代表了身價,出門在外,多個朋友多條路嘛!”
見蘇啟哲戒心有點重,吳達仁特意解釋了一番。
“蘇啟哲,確實是無名小卒一個,炒股的錢還是我借的,單純為了賭一把。”蘇啟哲再沒有多說半句話,全身上下都透露著“生人勿進”的意思。
“借錢來炒股?小兄弟這麽有魄力,是不是有什麽內幕消息呀?要不要一起分享一下......”
吳達仁也不知道是真沒眼界力,還是天生就是個話癆,直接在蘇啟哲耳邊叨叨起來。
一會說什麽炒股的內幕消息,一會又開始吹噓他的食品廠有多牛逼。
反正,嘴巴就沒停過。
好在,很快就來了一個證券經紀人把吳達仁請到小隔間去談買賣委托了。
沒了吳達仁這個“噪音製造機”,蘇啟哲樂得一個人清靜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