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貢布評選

“哎,賢侄多慮了。我們嫡係一脈本就有義務照拂族人,搞那些客套的虛禮幹嘛?”

趙懷之麵子上還是要推脫一下的,不然不知道的還以為多想要。

話語說得冠冕堂皇,表情卻很真實。

臉上泛著的潮紅,證明他也對趙鄂所謂的薄禮,很是期待。

這些土包子們雖然沒有見識,但架不住有錢豪橫!

每次出手都是大方的不得了。

“不知道二叔所說事情是何事?”

“但凡我汴城趙家有的,能做到的,任憑族長和二叔差遣。”

小禮物刷了,接下來就是要談正事了。

榜一大哥趙鄂,朝著趙懷之微微躬身問道。

趙懷之聽到這話,神情也嚴肅起來。

他並沒有馬上回答,而是起身走到書房門前,仔細看來一下四下無人。

然後,他又推開窗戶,窗外一片黑漆漆的寂靜。

趙懷之小心地查看了四周的情況,確定隔牆無耳之後,才回到主位坐了下來。

看見對方如此鄭重其事,趙鄂心裏咯噔一下,神色也有些凝重。

上次談北邊的事情時,族長也是如此謹慎。

莫非......

趙鄂正心裏打鼓七上八下的時候,趙懷之卻從懷裏掏出一個包裝精美的香囊。

看見香囊,趙鄂的嘴角不久抽了抽。

鋪墊了這麽久,二叔你卻給我這個?

也沒聽說過二叔有龍陽之好啊?

這個年代,大周朝的文人圈裏,還有著一些變態的癖好。

如同前世著名的胡建人一般,養孌童成了每個官員炫耀的話題。

趙鄂一看趙懷之這個舉動,心想自己年紀也不小了,沒有這方麵的愛好不說!

這身子骨怎麽經得起征伐?

趙懷之沒有注意到趙鄂臉上一臉便秘的苦色,而是伸頭湊到了他的麵前。

“賢侄,這可是潑天大事,出了這個門口我不會承認,我也從來沒來過。”

“但要是成了,你們這支別說子弟進入朝堂了,一飛衝天也不是不可能。”

趙鄂一聽自己**不用受苦,還能帶著家族一飛衝天?

心情激**之下,不由得也低頭湊了過去。

搖曳的燭光下,兩張被權勢迷惑的麵孔,顯得如此猙獰。

代王李陽的宅院。

終於,來到了貢布評選的日子。

魏公公親自主持,讓汴城參選的兩家布行,將染好的布匹呈上來。

這兩家,自然就是瑞福祥和李記布行。

雖然私底下李逢春跟魏公公,還有代王李陽說過放棄參選。

但那是吃火鍋蘸醬油的時候說的,明麵上還是要親自到場,說明不再參選。

這是規矩,亂世裏規矩更為重要。

本來應該有汴城商會的會長趙鄂一同前來主持,畢竟這是汴城商界的一件大事。

但趙鄂同誌昨晚跟自己家二叔徹夜長談,抵足而眠。

(後麵這段不知道有沒有發生,讀者老爺自行腦補)之後,稱病不出。

魏公公也就樂得自己統攬全局了。

盡管很多年沒有為聖人和宮裏辦事了,但他還是一絲不苟。

這是他做人的原則。

也正是這種原則和毅力,才讓他在武學一道有所成就,成為當今世上數一數二的高手。

正是這種守規矩的本分,才讓當今聖人李祈宗,放心將自己的兒子女兒交由他照顧。

別看舞陽公主跟李逢春和秦婉兒嘻嘻哈哈的,但魏公公隻是當成年輕人之間的嬉鬧玩笑。

李逢春也從來不敢越雷池半步。

當然那天在柳湖邊上的人工呼吸是緊急情況除外,其他時候你試試?

李逢春敢對舞陽工作稍微逾矩一些,半夜魏公公就敢讓他淨身成為自己的徒孫。

此刻魏公公和代王李陽,舞陽公主端坐上位。

一旁,正是李記布行大掌櫃李甸和他的兒子李旭。

另一邊,則是瑞福祥大掌櫃秦婉兒和李逢春。

如今咱們的小李同學,已經完全退出瑞福祥的管理,放手讓秦婉兒獨自經營了。

魏公公見時辰不早,帶著詢問表情向李陽看去。

他點了點頭,表示可以開始了。

“堂下入選本次貢布評選的兩家布行,李記布行和瑞福祥布行,將布匹呈上來。”

魏公公尖細的聲音響起,李甸連忙拿著自己家染好的布匹走上前去。

隻見他雙手張開,就像後世高原人敬獻哈達一般!

手裏一匹流光溢彩的明黃色不布料驚豔全場。

區區布料,在他手中如同有了生命一般,微風吹過輕輕泛起漣漪。

偌大的布匹在他手中顯得並不笨重,可見選材、質地、染色都是一等一的極品。

李甸胸有成竹地將布匹恭恭敬敬放到魏公公麵前的小方桌上。

然後,麵對這代王李陽和舞陽公主緩緩後退。

這是最基本的禮儀。

宮裏的下人們,早就提前教過李甸。

不然如果獻上布匹轉身就走,屁股對著皇族的話,魏公公能一腳把他踹到柳湖裏麵去。

魏公公上前端詳這李記布行的布料。

不得不說,這個朝代的匠人比起前世那些手藝人來說,更無愧大國工匠的稱號。

在拿到李逢春的蝴蝶粉末秘方後,李記布行的老師傅們青出於藍,增加了一些工藝。

這次染出來的布匹,比當初舞陽公主的蝶戀花又好上不少。

整匹布雖是普通棉紗織染而成。

但卻是入手光滑,貴氣十足,比起綢緞來說有過之而無不及。

代王李陽和舞陽公主走過來查看,對著精湛的技藝讚不絕口,歎為觀止。

李甸看見三人如此推崇李記布行的布料,心裏很是得意。

看來自己的銀子沒有白花,就算將鋪麵抵押出去也是值得的。

在跟春桃連續進行了幾個晚上的類似汽車內燃機原理的活塞運動之後。

他為自己在這次商戰中的計策想好了名字。

一曰偷天換日。

一曰釜底抽薪。

好一招構思精巧嚴絲合縫的連環計。

李甸覺得自己這次的成功!

說不定會寫入大周商業的曆史之中,甚至成為後世課堂上學生必讀案例。

要是我們站在一旁的小李同學,此刻能聽懂自己家二叔的心聲,估計會忍俊不禁地加上一句。

二叔真是英明神武。

隻不過這案例,好像有正向和反向的說法。

就是不知道二叔您是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