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萬民請願書
“皇上,自北境多年來,被匈奴頻頻侵襲,每每隻能防衛,卻是不能夠主動進行出擊,長此這般,我北境的子民,早已經是身心俱疲,覺得...覺得...”
見著吳天旭吞吞吐吐的樣子,慶帝一陣不爽,質問。
“覺得什麽?”
“覺得陛下,是不是早已經把我北境的子民,給忘了,是不是早已經不把北境子民的安危,在放在眼中了!”
“放肆!”
楊文淵厲聲嗬斥。
卻是被慶帝給製止了。
“吳天旭,朕每年都會給北境,調撥大量的錢糧,以及的調派駐防的軍士,於此同時,朕還專門在北境,進行了可以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往來的通道,實為提升民生。”
“朕所做種種,難道子民們看不出來,朕並沒有忘了他們嗎?”
吳天旭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
“陛下,您的恩德,北境的子民們當然是銘記於心。”
“可內裏再是繁榮,也難以抵消掉外患帶來的困擾,雖然陛下您開放了通道,可我大慶的商隊,時不時的,就會受到匈奴的掠奪,沒有官家的文書,百姓們都不敢在外麵與他國進行通商。”
“還有,北境的子民,可以說是對匈奴,恨之入骨,他們頻頻襲擾北境,搞得是民不聊生,家園剛剛建好,就會讓他們整的支離破碎。”
“多少北境男兒,都是因為駐守邊關,而死在了匈奴的侵襲之下。多少的家庭,都是因為匈奴的襲擾,而支離破碎!”
慶帝聽得很是心痛。
他沒有想到,自己苦心所做的一切,卻並不是北境的百姓真正想要的。
甚至是可以說,他所做的這一切,哪怕是做了這麽多,但比起剿滅匈奴而言,都顯的是那樣的微不足道。
這時,一名大臣,見著慶帝憂愁的樣子,他感覺這件事可能要有變。
擔心皇上改變主意,因此而恢複了劉啟的太子身份,故而當即站身出來。
“吳大人,你說的這些,跟太子有何關係?”
吳天旭扭頭看了他一眼,再次麵向慶帝。
“皇上,當然是有關係。!!
“從太子帶兵,到了平城後,百姓們就重新燃起了希望,覺得朝廷,終於是沒有忘記北境的百姓。”
“不過,朝廷此前,也派過多位大臣過去,也都說過匈奴的事情,卻從來沒有做過些什麽實際的事情。”
“但太子,卻是來到北境,沒有多久,就帶兵打敗了匈奴跟印之國的聯軍,當聽到這件事,百姓們別提多高興了,他們終於是認為,朝廷這次是動真格的了。”
“而太子回到平城後,又是讓說書講那匈奴的種種卑劣行為,講我大慶如何的英勇,以及揚言,要把匈奴單於,掛在平城的城樓上問罪,甚至是在北平關,設立裝扮成匈奴的草人等等。”
“看似是荒謬至極,可卻是大大的,鼓舞了平城,乃至整個北境的百姓的民心啊!”
“百姓們終於是認為,朝廷沒有忘了他們,更沒有忘記,對死去的北境軍民,報仇雪恨。太子接連所做的事情,已然讓他們認為,朝廷是動了真格的了,是終於不再與匈奴求和了,而是要跟匈奴真刀真槍的,好好大幹一場!”
眾人聞聲,無不駭然,尤其是慶帝,後是雙手顫抖不已。
誰也沒有想到。劉啟看似荒唐的行為,卻是在北境,起到了這麽大的作用。
誰也沒有想到,或許是待在朝廷久了,看不到的緣故。
竟然是不成想,北境的百姓,竟然對匈奴,已經痛恨到了如此的地步。
還沒完。
這時,就見著吳天旭從懷中,逃出了一摞紙,看起來足足有近百張。十分的厚重。
慶帝隨問。
“吳天旭,這是什麽?”
“陛下,微臣手中所拿的,皆是北境的百姓,以及地方官員,還有一些百姓的代表,在上麵親自寫的名字,以及按的手印。”
“在聽到太子,回京問罪,百姓們擔心,再也不會有人,去跟匈奴進行對抗了,故而為太子鳴冤,這才有了這封萬民的請願書,請皇帝懶閱!”
萬民請願書?
聽到這五個字,慶帝心頭一顫。
於此同時,楊文淵眾人,也是表情驟變,顯的是那樣的不自然。
來福接過請願書,放在了慶帝的龍案上。哪怕是已經很小心了,可發出了“嘭”的一聲
慶帝拿起來一一看過,紙張雖輕,但卻讓他感覺到,是那樣的沉重。重到他好似無力提起一般。
每一個人的名字,以及每一個按過的手印,都無不在敲打著他的內心。
百姓們如此信賴的太子,如今卻是被叫到了京都問罪,百姓們聽到此事,這才紛紛請願,為太子鳴冤不平。
慶帝一聲長歎,他甚至能夠感覺到,或許在百姓的眼中,自己已然是一名昏君了吧?
見著慶帝憂愁的表情,再見著他手中的這萬民請願書,楊文淵眾人心知,再拿這件事,是無法定罪太子了。
於是,楊文淵在想了幾秒鍾後,當即就站了出來。
“皇上,百姓有此心想,以及為太子請願,的確是我等,冤枉了太子不假。”
“可是,饒是如此,在匈奴大軍襲擾北平關,沒有及時匯報朝廷,又沒有及時帶兵支援,向匈奴服軟,私自言和,以及後事種種,太子又當如何解釋?”
劉啟笑了。
因為從吳天旭講完以後,他就知道,楊文淵他們就一定會站出來這麽說。
他一點也不慌,一點也不著急,接下來要發生的一切,都全在他的計劃之中...
楊文淵剛說完,賈思明也跟著附和。
“是啊皇上,肅親王的死,都是因為殿下沒有及時支援所致,還有宇將軍,被太子當著那麽多人的麵,當場進行斬殺,這都是大家看在眼裏的,豈能是我等冤枉的他?就連他自己,也不是都承認了!”
賈思明說完以後,北平關的守將,以及伍德手下最得意的將領,程榮將軍,就跟著站身了出來。
先是程榮開口。
“皇上,對於太子所做的事情,末將可以進行解釋。”
“太子之所以沒有讓朝廷派出援軍,是因為他就已經預料到,匈奴不會向我大慶動兵,不過是虛張聲勢而已。”
“如此這般,我大慶援軍若是貿然動兵,豈不是就白白耗費我國錢糧。”
“匈奴如果真的有想要進犯我大慶的心思,早就行動了,何至於等到十幾天以後,我大慶的援兵到了,才開始動兵,而且還與我等諸位將軍,稍來了兩次的口信。”
說到這,一旁的北平關守將站身而出。
“皇上,對於這件事,末將可以作證,太子殿下,真的是料事如神啊,匈奴幾次頻頻向我北平關靠近,然太子一點也不驚慌,隻說是,匈奴此次過來,是虛張聲勢,不過多日,必然會差人稍話。”
“果不其然,匈奴兩次哨話,盡說一些狂妄之言,可是在行動上,卻是沒有任何的變化。如此這般,太子殿下為了北境的安危,便以個人名義,向匈奴服了軟,說了一些曲合之言,這才使得匈奴,直接退兵了...”
還沒等北平關守將的話講完,李壽亭就站身出來,哈哈大笑。
“荒唐,可真是荒唐啊!”
“匈奴派了那麽多的兵士過來,可以說是舉國之兵,怎麽可能是虛張聲勢呢?”
然,就在這時,方才言語的吳天旭,再次站身而出。
“皇上,對於李大人所問的,臣有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