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對角戲

“皇上駕到!眾臣上殿!”

隨著門外侍人的高聲唱喏,未央宮的文武百官,陸陸續續的向著大殿內蜂擁而行。

此時,慶帝正坐在龍椅上。眉目間的凝重,表現出了他此時複雜的心情。

雖然外表看起來有些病態,卻難以遮蓋他自發而出的龍威!

而站在他不遠處的下階上,是當朝地位最為高貴的肅親王。

他環顧著殿外不斷湧來進來的朝廷大臣們,麵容上雖沒有任何的表情,但卻無時無刻,不再展露著他人不能冒犯的威嚴。

可值得注意的是,他背在身後的雙手,微微的輕顫著,隻因為皇上之前,跟他說了一件滔天的大事。

就在剛剛,慶帝讓來福,匆匆忙忙的將肅親王劉宇,召到了這未央宮中。

“陛下,如此著急的召老臣前來,所謂何事啊?”

慶帝當即讓來福,把四皇子的奏章,地膠到了肅親王的手中。

看著奏章上的內容,肅親王的表情漸漸的失控了,忽然怒罵了一聲。

“這個混賬東西!”

忽覺自己言辭不對,反應過來後,連忙向上座的慶帝致歉。

“陛下,請恕老臣無禮之罪!”

“但不得不說,這啟兒也太不知道深淺了,剛剛立下了些許的軍功,怎會把事情,搞成這個樣子,這等罪名,縱然他是太子,也是擔當不起啊!”

慶帝長歎一聲。

“誰說不是呢,啟兒也太不把匈奴放在眼裏了,將近三十萬的大軍前來犯境,這小子居然是不為所動,朕後悔啊,真的是應該,在他平叛了印之國的內亂後,就應該召他回來。”

肅親王深吸了一口氣。

到底是朝中的老臣,是見過了大風大浪的人,很快就將激動的心緒,平複了下來。

“陛下,您就說吧,要讓老臣怎麽做?”

“皇叔,朝中大臣已經盡知此時,不過多時,就回來到這未央宮覲見,依朕之所想,他們肯定會借此機會,想要廢除啟兒的太子之位。”

“事關重大,朕也無法在此時上對啟兒有任何的偏頗,而現在,唯一能夠救啟兒的,朕思來想去,也就隻有您了。”

肅親王沉默了幾秒。

“陛下,你的意思是說,要用龍頭杖?”

然而慶帝卻是搖了搖頭。

“皇叔,朕的辦法是這樣的......”

........

此時,朝廷大臣們,已經齊聚在未央宮的大殿之中。

兵部侍郎率先站身而出。

“陛下,臣剛剛得報,匈奴率近三十萬的大軍,向我大慶北平關進發,時至今日,應該以至關前。匈奴來勢洶洶,勢有要跟我大慶決一死戰的架勢,還請陛下,速速決斷,派兵予以支援,保我大慶北境之太平啊!”

這是慶帝意料之外的。

在他想來,首先應該站身出來的,應該是楊文淵才對,就算是這兵部侍郎,也應該是在奏報之後,立馬指責太子的罪行。

然而並沒有,甚至是在他的言語中,連太子提都沒有提。

不僅是他,楊文淵一黨的其他人,似乎也都沒有站身出來的意思。

反倒是不屬於楊文淵一黨的朝廷大臣,這時站身而出。

“陛下,太子如今就在北境,如此大事,已經過去了將近快要半月,我朝廷竟然沒有得到任何的消息,而且據報得知,太子在知道此事以後,竟然是沒有任何的舉動,如此不作為的行徑,這不是陷我大慶於為難之中嗎?”

這時,一名武將,也跟著站身出來,依舊不是楊文淵一黨的人。

“皇上,太子行為,分明是懼怕了那匈奴的大軍,故意掩蓋真相,如此行為,已經是觸犯了我大慶的律法,還請皇上,速速派援兵的同時,治罪太子的密不告知朝廷的罪名!”

“末將同願!”

“臣等同願!”

慶帝奇怪了,現在幾名站身出來,指責太子的人,竟然都跟楊文淵似乎沒有任何的關係。

而就他沉思之際,楊文淵終於是站出來了,可說的內容,卻是讓慶帝頗為驚訝。

“陛下,依老臣之所見,此事根本與太子毫無幹係!”

“雖說匈奴來勢洶洶,可在奏報上,卻並未言明,已經對我大慶邊關進行攻掠,太子之所以不報,也隻不過是因為消息並不準確而已。”

楊文淵話音剛落,就立馬有一位他的同黨站身出來附和!

“陛下,楊大人所言甚是啊!”

“這麽多年以來,匈奴雖頻頻犯我大慶邊境,也隻不過是掠奪一番而已,如此大規模的進軍,這還是頭一回。如果匈奴大軍,真的膽敢對我大慶邊關動兵,無異於是在向我大慶宣戰。”

“小小的匈奴而已,他有這個膽量嗎?他難道就不會擔心,我大慶的報複?”

這位官員話音剛落,前者彈劾太子的文臣站了出來。

“柳大人所言差矣,殊不知情報上寫的非常清楚,太子接連數日,一直命人在做有辱匈奴的行為,甚至是把牢籠掛在了城牆上,揚言要將單於關在裏麵,與此同時,在平北關處,還專門搞了一堆稻草人,予之穿上了匈奴的著裝,每日讓士兵進行訓練之用。”

“試問,如此行為,哪個人可以忍耐,今日匈奴大軍犯境之患,全因太子故意挑釁為之!!”

話落,另外一位文臣附和。

“沒錯,臣還記得情報中有寫,太子在得知匈奴犯境後,不僅沒有及時的匯報給朝廷,這也就罷了,正如楊大人所言,或許是擔心情報有誤,致使我大慶派出援軍,白白耗費錢糧。”

“可是,如此重大的事情,伍德大將軍請命,想要帶軍前去北平關探查,以備萬一,然,太子竟然責令,不允許任何人前去北平關支援?難道說,這也是判斷失誤不成?分明是太子妄自尊大,在印之國得勝後,便不把匈奴放在眼裏,更是對我大慶子民性命的一眾藐視啊!”

誰知,賈思明這時候站了出來,表情看起來非常激動的樣子。

“放肆!太子豈能是你能說的!”

“太子僅帶三萬兵士,加上甘俞周支援的一萬兵馬,便打退了匈奴以及薩魯曼的聯軍,如此這般,我大慶太子,藐視匈奴,難道不應該嗎?”

“還有,你所說的什麽藐視大慶子民性命,更是無稽之談,匈奴大軍膽敢犯我大慶,那便是宣戰,是對我大慶的蔑視,我就不相信,他單於烏蘭敢這麽做,如果他有這份心思,為何以前不幹呢?”

到了這裏,話又開始說了回來,彈劾太子的一方依舊認為,匈奴這一次進犯,跟以往都不一樣,是因為太子故意侮辱,惹怒了他們的結果。

至於情報沒有傳回,還有以及沒有派兵趕到北平關趕緊進行支援,說一千道一萬,都是太子的疏忽所致,其行徑,已經夠得上是犯了大慶的律法。

一時間朝堂內十分喧鬧,大臣們各抒己見,一麵是勸解皇上懲治太子的,一麵是楊文淵一黨,維護太子的。

這種狀況的發生,可以說是頭一回。

此前誰人不清楚,楊文淵一黨都是在針對太子,想要讓他下台,輔佐新的皇子上位。

然今天態度的轉變,實在叫人有些費解。

不過,上座的慶帝,也不是一個庸人,他已經看的非常明白了。

下麵的這些群臣,看似是在互相辯駁,實際上不過就是在唱對角戲罷了,真正的主導,還是在楊文淵的手中。

“夠了!嘰嘰喳喳的,吵得朕的腦袋都快炸了!匈奴此次大軍前來,不管是不是真的要犯我大慶疆土,依朕之所想,都不應當掉以輕心,太子雖有擔心情報有誤之嫌,但這並不能夠洗脫他輕敵的罪名。”

“說說吧,你們都有什麽建議?”

慶帝的話音剛落,楊文淵甩了甩袖子,當即站了出來。

“陛下聖明!”

“老臣之所見,此時確實應當準備援軍,隨時向北平關進發,同時,確定此時北平關的情況,若是已經範我大慶邊關,我援軍再去也不遲啊。”

“而且老臣相信,太子心係我大慶子民,對於此次的突發事件,一定會非常的重視,之所以沒有派出援軍前往北平關,必然是有他自己的考慮。”

“老臣敢擔保,太子絕非大意為之!若是真的發生了,極端的狀況,想來太子也早已經想好了,如何應對的策略。”

“臣等附議!”

奇怪的就是,楊文淵這一次說完以後,朝廷上,就再也沒有任何不同的聲音出現了。

慶帝搓著手指,掃視著台下的群臣,腦子裏思索著每一個人剛剛所講的話。

“楊大人,不知道你說的援軍將領,可有人選?”

楊文淵搖了搖頭。

“老臣目前,還未有想法,到底何人帶兵前去合適。”

慶帝點了點頭。

“哦,那朕,推薦一人如何?”

.......

就在朝廷商談著匈奴犯境一事之時。

平城,官驛。

劉啟優哉遊哉的靠在太師椅上。

“殿下,匈奴的大軍已經距北平關不足十裏處駐紮時下已經過去了三日,看他們的架勢,甚至是連攻城器械都拿了出來,似乎是真的準備,向我大慶北平關進攻啊,我們難道真的什麽都不做嗎?”

劉啟嘴角微微一揚。

“做,當然做了,本王不是說了嗎,一切照舊。”

秦尉一時間有些啞然,也不知道該如何在勸解太子。

萬一匈奴真的開始破關,那太子可就是重罪,一切就全都來不及了。

此時,忽聽趙文慧的聲音,從屋外傳來。

“殿下!有信!”

劉啟接過一看,當即就從太師椅上坐直了身子,嘴上還在叨念著。

“呂良終於來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