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來自雲端的孩子 出生異象與世家傳承

明憲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即公元1472年10月31日,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一個王姓人家生了一個男嬰。這個剛出生的男嬰,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心學聖人王陽明。

在此之前,據說他的母親鄭氏懷孕十四個月,遲遲未能分娩。人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孩子到底是怎麽了,十四個月了還不願出世?父親王華頗為奇怪,並深感憂心。

王華,字德輝,別號實庵,晚稱“海日翁”。其時已是二十七歲,是一位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舉子。本來一家人日子過得和美如意,可最近他老是為這孩子遲遲沒有出世而憂心忡忡。不止這小兩口心裏七上八下,腹中孩子的祖父王倫和祖母岑老夫人也憂心不已。

岑老夫人盼著早日抱上這孫子,連日來心神不寧。一天,她上床午睡,不一會兒就進入了夢鄉……

房頂上笙簫齊奏,香煙繚繞,旗幡招展中,一群仙人駕著五色雲自空中而來。其中一個身披紅袍、佩戴寶玉的天神,腳踏一片紫雲,懷中抱著一個小孩,從天而降,落在王家。

天神輕推房門,高聲道:“貴人來也!”隨即走了進來,將懷中小孩送與岑氏,回身出屋,隨眾仙駕雲而去,仙樂和香霧也漸漸散去。岑氏抱著孩子,見那圓嘟嘟的小臉蛋粉嫩可愛,心生憐愛之情……

岑老夫人一覺醒來,才知剛才的一切隻是一場夢。

恍惚間,就聽到兒媳鄭氏房中傳來一陣響亮的嬰兒哭聲。然後是家人的報喜聲:“老爺、老夫人,生了生了!”老兩口見到剛剛出生的孫子生得粉嫩白胖,不覺大喜,岑老夫人就把剛才夢中的情形講給了一家人聽。

王倫點點頭,環視了一下眾人說:“看來這孩子有些不尋常啊,這應當是個吉兆。既然這孩子來自雲端,就起名叫王雲吧。”

後來,孩子出生的這間屋子常常被縷縷雲霧縈繞,王倫便把這裏叫作“瑞雲樓”。如今這瑞雲樓已成了浙江餘姚一景。民間也因此流傳著“瑞雲送子”的傳說。

說到浙江紹興府餘姚縣的王家,那可算是名門貴族。家族的先人最早可以追溯到晉朝名人、孝悌楷模王覽。

王覽,字玄通,西晉琅邪人,“書聖”王羲之的曾祖。王覽有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叫王祥,《孝經》中“臥冰求鯉”的主角便是他。王覽對這個兄長很尊敬。王祥侍奉後母非常孝順,而後母卻對王祥非常不好,經常打罵王祥。王覽看到了,常流著眼淚抱著哥哥哭。

後母還常常刁難王祥,讓他去辦一些難事,王覽就主動與王祥一起去。每一次母親懲罰哥哥,王覽都帶著妻子過來幫忙,盡心調和他們之間的關係,化解危機。王祥的品德和學問日益提升,名聲越來越好,而後母的惡名就越發昭彰。於是她在酒裏下了毒,要給王祥喝。王覽發現後,把毒酒奪過來自己要喝下去,替哥哥去死。見此情形,後母驚慌地把酒打翻在地,恐怕自己的親生兒子被毒死。後母開始心有悔悟,和兩個兄弟抱在一起痛哭流涕。

朝廷知道這件事後,就任命王覽為光祿大夫,王家也成了官宦人家。從這時起,一個中國曆史上的世家大族開始走上了舞台。

王覽的孫子王導是東晉時的一代名相,與謝安齊名。唐代詩人劉禹錫名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其中的王家說的就是這琅琊王氏一族。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時,王覽諸多後代中的一個子孫—書法家王羲之的後代,為避戰亂遷到了江南。於是王氏家族便在浙江山陰(今紹興)綿延播遷。

又過了好多年,王羲之的二十三世孫王壽把家從浙江山陰遷到了餘姚。

據說,東晉書聖王羲之的後代始終在餘姚繁衍生息。

王守仁的祖父王倫,字天敘,據傳生得細目美髯,風度翩翩,與人交往親切和藹,是和陶淵明、林和靖一般的人物。

王倫在父親去世後繼承了家傳的幾大箱書籍,視之如命。他生怕王氏的家道在自己這裏敗落,埋頭苦讀《儀禮》《左傳》和《史記》等典籍。此後,王倫變得博學多才,性情恬淡,平日以開館授徒為生,閑暇時在竹林中彈琴消遣。王倫遺憾自己一生沒有功名,因此,他把全部希望都放在兒子王華身上,希望他將來能夠入朝為官,光耀王家門庭。

王華從小就聰明機靈,有過目不忘的本事。明憲宗成化十六

年(1480年),他參加鄉試,取得第二名。次年,王華考中殿試一甲第一名,也就是狀元,當即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職。

王倫常教導兒子王華要做一個道德完人。王華也十分注重個人節操,有良好的名聲。

那個時代流傳著許多關於王華的傳說:王華在河邊撿到一袋金子,他就在那裏坐等一天。當失主拿到金子後大喜過望,準備給他一點報酬。王華謝絕道:“如果我貪圖報酬,這一袋金子就不會還給你了,何必在這裏等你!”

王華到翰林院工作後,偶爾被調到東宮給太子朱厚照講課。太監劉瑾在那時和王華有舊。劉瑾還曾多次向王華請教一些知識,王華知無不言,傾囊相授。劉瑾曾對人稱讚說,王華是德才兼備的賢人。朱厚照登基後,劉瑾得寵專權。王華的兒子王守仁(即王陽明)因冒犯劉瑾被下大獄時,劉瑾曾向王華暗示過,如果王華能站在他這邊,他可以考慮對王守仁從輕發落。王華斷然拒絕了。王華說:“如果我真的這樣做了,即便史書裏不寫我,我兒子也不會原諒我。這就是為人的基本準則,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準則,它沒有是非對錯,隻有適合不適合。”

祖先的文化基因的力量是強大而持久的。王守仁和王氏祖先們、和他的父親王華有一個綿延不絕的共同點,那就是:堅持內心的良知,堅持人格操守,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