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練習五禽戲
林源沒有將陳普生和錢大亮的存在透露給張棟和李程,隻是很模糊地說自己托朋友認識,無意間在淘寶買了本《五禽戲》,想讓張棟和李程鑒別下真偽。
林源雖然年齡不是很大,但從小養成的獨立習慣,讓他要比同齡人的心理更加成熟點。
雖然陳普生和錢大亮也都曾是天道學院的學員,但畢竟是過去的,而張棟和李程則是現在的,他總是要多方麵求證下才能安心。
“五禽戲是有兩個版本的,民間的版本對修真引氣沒什麽幫助,不過也沒有壞處就是,可練可不練。”李程依然是惜字如金,給的答複都是言簡意賅。
相比之下,張棟就顯得格外熱情了,主動請求讓林源將買來的功法文檔發過去,讓他鑒別下真偽,林源也不用擔心,畢竟隻是最基礎的入門功法。
發過去十分鍾後,張棟就給了肯定的答複:“這確實是正版的,可以修身養氣,你若是閑著無聊,練練倒也無妨,如果有什麽不懂的地方也可來問我。畢竟百年前,在那個靈氣還沒稀薄到現在這程度時,很多修士都是用五禽戲來入門的。”
林源也就順便多問了兩句:“那現在天道學院難道有其他功法了嗎?”
“那是自然,為了適應末法時代的到來,高境界的修士們不斷編纂出新的修氣入門功法,五禽戲漸漸也就被淘汰了,隻是那些功法專業性較強,也具備一定的危險性,沒有專門指導下,是不建議自學的,學院也不允許私自出售,因此淘寶上基本沒有賣的。”
張棟和李程的肯定,讓林源也就放心了。不管效果如何,暑期這一個多月的時間,他可不打算就此荒廢掉。
修煉從次日早晨開始了,天剛朦朧亮時,林源就已經起床了,因為錢大亮和他說過,五禽戲最高在朝陽初生之際練習,引氣效果要比傍晚練習高上至少近一倍。
學習地點是小區旁邊的廣場,黎明之際,這裏一片寂靜,籠罩著一層淺淺的晨霧,附近偶爾能看到一兩個趕早班的行人,匆匆而過,根本無暇去留意廣場上的動靜。
這樣倒也不錯,林源不用擔心被別人打擾。
他拿出手機,打開電子文檔,先將古文版看了遍:虎戲者,四肢距地,前三擲,卻二擲,長引腰,側腳仰天,即返距行,前、卻各七過也……
雖然林源高中語文還算不錯,但他搖頭晃腦看了半晌,不得不承認,這段文字對他而言就等於天書。
好吧,林源放棄了古文版,繼續打開圖解的電子版,旁邊還有白話文版的注解,以及一些書寫體,這些書寫的潦草字跡,應該就是出自錢大亮。
五禽戲的第一式為虎戲,林源首先自然站立,然後俯身,雙手著地,用力向前跳躍的同時吸氣,落地後稍稍停下,身體微微後縮,這個過程反複進行三次。
三次之後,雙手先左再朝右向前移動,同時雙腳向後移動,頭盡量抬起,微微呼吸空氣,稍停片刻後再將頭放低,向前平視,同時開始慢慢的吐納胸腔中的氣息。最後,再先邁左手和腳,後邁右手和腳,向前爬行起步,然後後退七步。
整個虎戲的一套動作到此就算是練完了,前後不過幾分鍾的時間,看起來並不是很難,但這才剛剛開始而已,林源重新起身後,稍稍調整了下有點急促的呼吸,然後重新拾起手機,繼續看著上麵的圖解,認真比對著,看看剛才自己的動作是否有不對。
看似簡單的動作,其實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有很多的,跳躍過程中的幅度往往較大,需要比較強壯的體格,而俯身爬行時,後退膝蓋不能過於彎曲,動作也也不宜太快,但太慢的話同樣也會影響到效果。
這些細節都是練習五禽戲必不可少的部分,並未反應在圖解或者古文版中,而是錢大亮後來用黑色簽字筆在旁邊添加上去的,寫得相當詳細。
林源仔細看著,時不時點點頭,對那個錢大亮稍微有了點好感,雖然看起來是個愛財如命的家夥,但總算還是有點良心的,賣出來的東西質量還是可以的。
若是沒有這些旁白添加上去的細節注解,練習效果無疑是會大打折扣的,林源也因此會多花更多時間,多走更多的彎路才可能慢慢領悟這些說標注的地方。
按照功法中所寫的學習要求,五式動作,首先需要將每套動作能夠連貫使用後,才算是完成第一個階段的要求,林源在細細比對圖解後,又重複練習了這套動作,比起第一遍要好上許多,但動作依然非常僵硬,距離連貫這個詞還有很遠的距離。
不過沒關係,林源有的是時間,今天早晨也隻能算是熱身罷了,當太陽高空而掛時,林源額頭已經沁滿豆大的汗珠,白色體恤也早就濕透,仿佛剛從水裏撈起來似的,雖然夏日的溫度是一方麵,但這套五禽戲動作,卻是要比想象中更加耗費體力。
錢大亮說這個入門功法的主要作用是強身健體,引氣修真隻是附帶的,林源是有點相信了,這樣每天堅持練習的話,感覺效果不亞於跑步等鍛煉方式啊。
廣場附近來往的人漸漸多起來了,上早班的,出門買菜的,以及晨練的老人們,看到林源這一套奇怪的動作,難免會駐足觀望片刻,或指指點點,或交頭接耳片刻。
眼看時間也不早,黎明那段最佳練習時間也早過了,自己又是累得氣喘籲籲,林源便中斷了練習,他可不想被人圍觀,最後一套動作練完後,拿起手機,一路小跑就回家去了。
二十四小時的不間斷練習,固然是會有大量時間去熟悉,但這並不是最好的方式,以疲憊的身軀繼續的話,可能效果會更差,說不定還會傷到自己,雖然這不是圖解中所寫的,但這個淺顯的道理林源還是懂的,想要事半功倍,徒勞增加時間,不如慢慢提高效率。
白天的時間林源自然也沒有閑著,除了休息養精蓄銳,讓疲憊的身體得到快速恢複外,他還會在網絡上尋找各種關於五禽戲的資料,主要還是各種的視頻。
他手裏的版本是修真界的完整版,但林源有點好奇,世俗民間流傳的版本究竟和自己的有什麽具體的不同之處,這點不管是錢大亮還是張棟、李程,倒是都沒有和他細說過,他也隻知道民間版本隻能強身健體,卻不能引導靈氣。
作為自漢末就流傳的健身之法,又有華佗這個神醫的名頭,五禽戲在民間其實是比較火的,類似的視頻在網上更是一搜就能搜出一大堆。
林源很仔細地看著,就隻看第一式虎戲的視頻,然後回憶自己黎明時候的練習,相互比對著,靜靜思索著,努力尋找著其中的異同點。
雖然林源知道,如果自己直接點開微信,隨便找個詢問,比如錢大亮、陳普生之類的,估計立刻就能得到答案,但林源想讓自己漸漸習慣思考,習慣用修真界的方式去思考,這也是他自小就養成的獨立思考的習慣。
悟性這種東西,雖然確實有天生的成分,可很多時候,後天慢慢培養的習慣,也同樣是很重要的因素。林源就是想培養自己對這種功法敏感的悟性。
不過看起來這要比林源想象中更加困難,通過反複比對視頻,林源其實沒有找到什麽不同之處,雖然自己的動作和視頻上的動作稍有不同,可如果再詳細閱讀圖解功法的話,就會發現,這點不同之處其實是林源自己因為太生疏而導致的動作變形,並非是兩者的區別。
意外的好處是,林源可以因此作為參考,改進自己練習時候的動作。
就這樣連續數日,林源依然隻在繼續虎戲,他不是好高騖遠的性子,在虎戲沒有徹底熟悉,動作完全連貫前,是沒必要進行下套動作的練習。
期間看視頻也已經是林源的日常,哪怕他已經是連眼睛都不敢眨一下,卻依然沒有找到民間版和完整版半點動作上的不同之處。
林源並沒有因此沮喪,反而格外興奮起來,畢竟是修真界的入門功法,若是這麽隨隨便便就能看出來,那他反而會覺得所謂的修真入門,太掉價了點。
而且陳普生、錢大亮、張棟和李程都不約而同說過,民間版五禽戲和完整版是確實存在差別的,雖然林源對他們還沒熟悉到徹底信任的地步,可是這四個人聯手起來欺騙林源的概率,也幾乎是無限接近為零的。
日子不知不覺過去,數天的時間內,林源終於漸漸能熟練掌握虎戲了,雖然每次的體能消耗還是很大,但他的動作已經比最開始柔和了很多,整套動作間連貫度高了許多,不至於會中途停頓。
就在林源終於要準備第二套鹿係的基礎動作練習時,老媽的適時提醒,讓專注於五禽戲的林源恍然想起來,自己似乎要準備填誌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