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順勢類比,化繁為簡

在一家餐廳的包廂裏,一群人正在圍桌吃飯。其中,一個文學青年喋喋不休地談起了最近火爆的一部小說。商人說: “那部小說不怎麽樣。”

文學青年說: “你沒有從事過文學理論學習與創作實踐,是不懂得鑒賞文學作品的。"

“豈有此理,”商人指著眼前的一盤炒雞蛋,反駁道, “我這一輩子也沒有學習過下蛋理論也沒有進行過下蛋實踐,可這並不妨礙我對這盤炒雞蛋的口味做出評判。”

文學青年頓時熄火

類比的說明手法,曆來都受到口才大師們的廣泛運用。翻開老莊的言論,閱讀《戰國策》中那些縱橫家的高論,類比的運用隨處可見。類比能夠化繁為簡,通過對方所熟悉的事物來說明對方所不熟悉的事物,或通過簡單的道理來說明複雜的事物。用類比來說明問題非常形象,深受大家接受與歡迎。

簡雍抓犯人

三國時,在劉備統治蜀漢期間,將酒列為官府專賣,不準民間私釀。有一天,劉備出來巡視,發現有戶人家裏有釀酒的器具,便下令把那家人抓起來。在旁跟隨的簡雍便問劉備為何抓人?劉備說: “他們有酒具,必有私釀,自然該抓。”簡雍也不多說,隻是叫士兵把路邊一個人抓過來,說這人有罪。

對備驚問: “他有何罪?”簡雍回答: “他犯有**罪。”

劉備追問: “怎麽說他犯**罪,可有證據?”“有,他有**具,必有**罪,自然該抓。”劉備聽了,哈哈一笑,當即把家有酒具的人全放了。

簡雍根本就沒有談酒具與私釀之間的區別,這個問題過細談論起來,一時還真難扯清。他隻順勢來了一個類比,就將道理說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