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事要學會運用老鄉關係

中國人有著強烈的鄉土觀念,表現之一就是對同鄉人有一種天生的熱情,尤其是在外地上學或謀生時,這種同鄉感情就愈發強烈。

在大學裏,經常可以見到有某地學生組織同鄉會性質的“聯誼會”,有人覺得這些人落後狹隘。但事實證明,他們那“抱成團”的宗旨確實給大多數同鄉帶去了“實惠”,解決了不少困難。後來,這種同鄉會性質的團體幾乎到處都能見到。它的形式雖是鬆散的,但“親不親,故鄉人”的同鄉觀念有一定的凝聚力,它在“對外”上保持一致性,團結一致,抵禦外來的困難和威脅,對內互相提攜,互相幫助。

當今社會人口的流動性很大,許多人離開家鄉,到異地去求職謀生。身在陌生的環境裏,拓展人際關係有一定的難度,那就不妨從同鄉關係入手,打開局麵。網絡時代,在異鄉尋找同鄉變得方便、快捷,例如,上網搜索相關的QQ群或同鄉信息,就可以很快結識一批老鄉。

同鄉之間或許沒有什麽較深的感情交流,主要憑的就是鄉情,最突出的體現便是在鄉音上。如果同在異鄉謀生,遇見老鄉時,操著一口鄉音,會勾起對方一種親密的感覺,對方也會極易答應你托他辦的事。但是,在托老鄉辦事時切忌在公眾場合用鄉音與之交談,因為有的老鄉來自農村,他不願意讓別人從鄉音中推測出自己的曆史。

托同鄉辦事除了利用鄉音,利用土產也是一條較好的途徑。土產也許並不很貴,但是那是故鄉的特產,外地買不到,這樣,土產中便包含了濃濃的情意,在這種感情支配下,老鄉多半會答應你所托他辦的事。

人們在離開家鄉很長時間之後,常常會因為生活、事業上的挫折與生活習慣的不同,勾起思念家鄉的感情。每個人都與自己的家鄉有一份濃濃的剪不斷的牽掛之情,這份感情是每一個在外遊子的精神支柱。

在每一個背井離鄉的人的記憶深處,都有關於家鄉的溫馨的回憶,一般人不輕易流露這種感情;但若勾起了他的這種感情,則一發不可收拾。

要托老鄉辦事,最主要的就是以鄉情感動他,勾起他對家鄉的思念,使他想到要為家鄉做些什麽,這樣他會毫不猶豫地幫助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