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出口前要字斟句酌

說話是指將字、詞組合成一定意義的句子,通過聲音傳遞給對方,但是“話”的實體還是字眼本身,下麵論述遣詞用句的幾個原則。

1.說話要越簡潔越好

有些人敘述一件事情,為了賣弄才華,極力地修飾他們的語句。用重複的形容詞,或學西方語言獨有的倒裝句法,或穿插些歇後語、俏皮話,或引用經典、名人語錄,使別人往往摸不清他在說些什麽。

有人費了很大的精神,卻使人抓不住話中要表達的重點,縱使文辭再瑰麗也不足取,這是說話與寫文章的不同之處;有人在說話時東拉西扯,缺少組織和係統,也使人有不知所雲的感覺。如果你犯了這些毛病,隻要在說話時記住要說得簡潔扼要就行了。在話未說出口前先打好一個腹稿,然後再按照秩序一一說出來。

幽默大師林語堂曾戲稱:演講要像女人的裙子,越短越好。不僅演講如此,說話也是一樣,簡潔的話語常能讓人有意猶未盡、餘音繞梁之感。冗長乏味的說話不但無趣,還會讓人覺得像老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囉囉唆唆,使聽者昏昏欲睡。

2.句子不要重疊使用

有些人會說“為什麽?為什麽?”答應別人一件事,說一個、最多兩個“好”字已經夠了,但有些人卻說“好好好好……”或是說“再見再見”。其實重疊句子隻在特別引人注意或加強力量時才用得著。

3.同樣的詞不可用得太多

有一個人解釋月球上不可能有生物存在這個問題時,在幾分鍾內把“從科學上的觀點來說”一語運用了二三十次,無論什麽新奇可喜的名詞,多用便會失去它動人的價值。王爾德說:“第一次用花來比喻女人的人是最聰明的人,第二次再用的人便是愚蠢了。”人誰不喜歡新鮮,我們雖不必拘泥王爾德所說的那樣,每說一事就要創造一個新名詞,但把一個名詞在同一時期中過多地重複使用,是會使人厭倦的。

此外,同一個的形容詞不可在同時用來形容不同的對象,比如有一位幼兒園教師說故事,說到公主,她說:“這公主是很美麗的。”說到太陽,她也說:“這太陽是很美麗的。”此外,說到水池、小羊、綠草及遠山等,也都用“美麗的”三個字來形容。她為什麽不用“可愛的”“柔嫩的”“光亮的”等詞來調整一下呢?這不是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嗎?

4.要避免口頭禪

當一句話成為你的口頭禪時,你就很容易被它束縛,以致無論你想說些什麽,也不管是否適用,這句話都會脫口而出。此種毛病很容易使人竊笑,你可能愛說“豈有此理”,也許愛說“絕對的”,也許愛說“沒問題的”,這些和你所表達的意義毫不配合的口頭禪,還是極力避免吧。

更不要說那些粗陋不雅的字眼。古人雲:字為文章的衣冠。我們說:語言為個人學問品格的衣冠。

有的人道貌岸然、雍容華貴,不開口說話還好,一開口則滿口粗俗話,甚至一些下流話也出了口,使人聽了作嘔,敬慕之心頓然全消。可惜的是,有些人並非學識品格不好,不過是疏忽大意、不知改正而已。

有些學生在學校裏常說口頭語,像“蓋”“菜”“酷”等,這些話在他們的圈子裏很流行,可是在外麵就不用為宜。別人聽不懂時,會認為你淺薄和輕佻。

你可以用幽默有趣的話來表現你的聰明、活潑和風趣,但不可用低級的話來表現,一句不中聽的話,會使別人批評你卑劣、輕佻和無知。

粗俗的字句不可用,同樣太深奧的名詞也不可多用,除非你是在和學者討論學術上的問題。滿口新名詞,像“形而上學”“第八藝術”、“一元的,二元的”等名詞,即使用得其當,也是不大好的。隨便濫用學術上的名詞,聽不懂的人不知道你在說什麽,而且會以為你有意在他麵前炫耀你的才學;聽得懂的人則覺得你近乎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