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內向的人如何完善自己

遠離孤獨心理

孤獨並不單純是獨自生活,也不意味著就是獨來獨往。一個人獨處,可能並不感到孤獨;而置身於大庭廣眾之間,未必就沒有孤獨感產生。

心理學家菲思認為,真正的孤獨往往產生於那些雖有肉體接觸,卻沒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夫婦之間。事實上,不管你是已婚或是未婚,也不管你是置身於人群中,或者是獨居一室,隻要你對周圍的一切缺乏了解,和你周圍的世界無法溝通,你就會體會到孤獨的滋味。

內向型的人大都心性極高,卓然傲世,把自己與外界隔絕起來。他們需要戰勝孤獨。那麽戰勝孤獨的秘訣何在呢?

1.戰勝自卑

不敢跟別人接觸,這是自卑心理造成的一種孤獨狀態。這就跟作繭自縛一樣,要衝出這層包圍著你的黑暗,你必須首先撕破自卑心理織成的繭。

其實,你大可不必為了自己跟別人不一樣而憂思重重,要知道人人都是既相同又不一樣的。隻要你自信一點,鑽出自織的“繭”,你就會發現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同樣存在弱點,完全不必自卑。你將發現,大膽地跟別人交往溝通並不是一件難事,那時你就不再孤獨了。

2.與外界交流

獨自生活,並不意味著與世隔絕。一個長年在山上工作的氣象員說,他常常感到有必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可是他的身邊卻沒有人可以傾訴,所以他就用打電話發郵件來滿足自己的這一要求。

當你感覺到孤獨的時候,翻一翻你的通信錄。也許你可以給某位久未見麵的朋友寫封信;或者是給哪一個朋友掛個電話,約他去看一場周末的電影;或者是請幾位朋友來吃一頓飯,你親自下廚,炒上幾個香噴噴的菜,這都別有一番情趣。

跟朋友的聯係,不應該隻是在你感覺到孤獨的時候。要知道,別人也都跟你一樣,最渴望體會到友誼的溫暖。

3.為別人做點兒什麽

同人們相處時所感到的孤獨,有時候會超過一個人獨處時的10倍。這是因為你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就好像跟你突然來到一個語言不通的國度一樣,無法與周圍的人進行必要的交流,也無法進入那種熱烈的氣氛裏麵,你不由自主地覺得自己很孤單,而他們之中的那種熱烈氣氛更是襯托出你的冷落。要想消除這種孤獨感,請為別人做點什麽,這很有好處。記住:燃起一把溫暖別人的火,也會溫暖你自己。

4.愛自然,走入社會

一些習慣了孤獨的人,很會充分地享受孤獨提供給他的閑暇時光。但是他們卻不知生活中有許多活動都是充滿樂趣的,而孤獨使你無法充分領略它們的美妙之處。

許多飽嚐過孤獨痛苦的人都說,當他們遭到厄運的襲擊,而又不能夠向人傾訴時,他們會不由自主地走到江邊去,讓清爽的江風吹著自己,心情就會漸漸地開朗。有一個感情豐富的女孩子說,她常常跑到最熱鬧的街道上去,她覺得隻要置身於川流不息的人流中,就會忘掉自己的寂寞。

5.確立人生目標

也許,早在原始社會人類就過慣了群居生活,所以現代社會才有了“孤獨”這樣一種世紀病。一個人害怕自己跟他人不一樣,害怕被別人排斥,害怕在不幸的時候孤立無援,害怕自己的思想得不到旁人的理解……總之是一種內心的恐慌,似乎人類的精神越來越脆弱了。

要想從根本上克服內心的脆弱,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給自己確立一些目標,並且培養某種愛好。一個懂得自己活著是為了什麽的人是不會感到寂寞的,同樣,一個活著而有所愛、有所追求的人,也是不怕寂寞的。

當然,“孤獨”本身是一個中性詞,適度的孤獨可以使人有機會深刻地思考,我們在此所說的“遠離孤獨”,是遠離那種自我封閉的孤獨。

花點兒心思提高交際水平

內向者是那種不善於搞人際關係的那一類,他們總不能大大方方地出現在社交場合,在眾人麵前或陌生人麵前,他們顯得靦腆、忸怩,缺乏自信,很不自然,他們在大多數人心目中屬於“見不得世麵”和“成不了大事”的那類人。

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得到公眾的尊重和喜歡,也包括內向者在內,但是這種自尊的需要僅僅是自己的一種希冀,能否在事實上得到,則取決於公眾對自己言語、舉止、行動的評價和肯定。

正是因為內向者對自己在社交中的表現評價較低和害怕被別人小看、害被人審視的心理,故而在被觀察時或在有可能受人關注的處境中產生不適當的焦慮。在極端情況下,可能引起內向者與社會的隔離。

所以,當內向者的目光直接與別人對視時,他們就會特別緊張,會有臉紅、手抖的表現,於是,內向者就會有意識地回避社會交際。有時當無法回避時,即使處在社交場合時,內向者也不能完全參與其中。他們避免與人交談,或坐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以此來回避與別人的接觸。

人人都有自己不適應,甚至是想躲避的東西或事情,但像內向者這樣懼怕交際,不會搞人際關係,特別是“見人便臉紅,啟齒更慌恐”,就已達到了比較嚴重的程度,其實是一種病態。

內向者的這樣表現是各種因素在他身上共同作用的結果。

從思想意識來說,由於中國幾千年的封建文化傳統,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所產生的“小農意識”,“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於是形成了“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的社會生活和人際關係。內向者就是在這種失去常態的思想、觀念和心理支配下,害怕這害怕那,平白無故地自尋煩惱!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社會環境愈是文明、開放,性格內向的人的生存空間就越狹小。

長期的曆史積澱在人們的心理上形成了一種惰性,在行動上失去了機會,縮小了自己的社交圈。結果,清高者有之,謹小慎微者有之,夜郎自大者有之。久而久之,人們越不交往,便越沒有交流和溝通,形成了一種“越怕……就越不敢……”的局麵。

從心理上說,內向者在社交中過分自尊的心理占據指導和支配地位,他就會擔心自己的行為是否得當,怕人們會小看自己,甚至有時會因為過分自尊的心理而不願與比自己強的人交往。如此思來想去,怕這怕那,時間一長,凡事還沒做便失去了“勇氣”,就會被沉重的顧慮擔憂所左右。他們更怕人際交往中一旦出現了不得不應付的局麵,便會出現令自己窘迫不已的情況。

另外,內向者常常擔心自己被別人否定,他們總是把別人看作是自己的法官。這樣一來,他們跟其他人在一起時就會感到羞怯,畏首畏尾不自在。特別是和名人或比自己水平高的人交往,這種“不自在”的感覺會更甚,恐怕自己在交往中的表現被人認為是小氣或沒見過世麵,因而極力回避與人交往,這更促使內向者產生自卑。他們害怕在與別人在談論中,會由於無知而“出醜”,所以這種進退維穀的局麵,使他們在麵對各種交際場合時,不可能不懼怕三分。

內向者應該積極拓展人際關係,想方設法為自己創造與人交往的機會。其實隻要你想多交朋友,你就一定會有很多朋友。有了朋友,你就能夠推銷自己,就能夠更好地實現你心中的夢想。

好的人際關係應該是一種平等、信任、和諧的互相合作關係。如何搞好人際關係呢?以下是幾點建議。

1.提高表達能力

表達能力強的人總是引人注目的,並且他們很容易引起別人的興趣,並進一步得到賞識。隻有這樣,個人的才能才有得以發揮的機會,個人的價值才有得以實現的可能。

進行社交的基礎是掌握一定的表達能力,表達自己的真誠與友好是獲得朋友和友誼的最佳途徑。

2.保持自己高尚的人格

情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一個人襟懷坦**、光明磊落、正直大方,自然就會受到人們的敬重。隻有人格的力量才能真正征服人的心靈。

人品高,朋友才會真,人緣才會好,人緣好則真朋友就會多,朋友多了辦事就順利得多。一個人若是口是心非、挑撥離間、利欲熏心、勢利無比,正派的人不避而遠之、嗤之以鼻才怪。而那些敢於堅持真理、伸張正義、凡事不斤斤計較的人,必然會得到人們的敬重。

3.訓練應變能力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它必然是不斷向前發展的。人們必須學會很好地控製自己,調節自己的心理以適應變化了的環境,才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

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有時會出現一些隨時間、場合的變化出現的意外難題,就更要求你有一流的判斷力和果斷靈活的處理措施。一個人在交往中還要掌握與各階層不同人物打交道的本領,這樣你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4.提高心理素質

怎樣才能做到在與人交往中揮灑自如、處變不驚、鎮定自若呢?

首先,要認清自身的優勢,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因人生地不熟所產生的怯場感而自責,要知道那是人皆有之的感覺,也不要因麵帶嚴厲的人而過分緊張。

其次,多創造機會進行鍛煉。多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多與他人進行真誠的交流,廣泛地與人接觸,真誠地讚美別人,關心周圍發生的事情。

在實踐與體驗的基礎上,經常進行總結,錘煉自己的意誌,這樣就能逐步增強信心,克服自卑感,使自己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妄自菲薄走向樂觀自信。要敢於毛遂自薦,並且增強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使自己在突遭變故時也能冷靜清醒、保持常態,在社會交往中樹立起自身的形象來。

調整自己的心態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一些性格內向的人抱怨,說自己所處的環境沒有為他的成功創造必要的條件。

每個人都處在一定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中,長期以來,我們已習慣於認為是環境製約了我們。其實,真正製約我們的並非是環境,而是我們的心態。在通往成功的路上,能否有一個良好的心態,直接影響著你對周圍事物的理解。

心態的不同,情緒的不同,會直接影響一個人對事物的認識。不同的人對同樣事物有截然不同的認識和反應。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心態下,對相同事物的認識和反應也有迥然不同的情況。

心理學中曾經有過這樣的實驗,實驗的內容是看一張一群青少年正在沼澤地區挖地的圖片。一位實驗對象在心情愉悅時對這張圖片是這樣描述的:“看來一切都很有趣,這使我想起了夏天,在大自然中勞動,是生命的真正享受,是一種無法比擬的快樂,在泥沼中挖土、種植,然後看著植物發育成長,是對勞動者至高無上的獎賞。”

還是這張圖片,還是這位實驗對象,在他情緒憂鬱的時候,他這樣描述道:“生活真是一場無休止的苦役。這麽小的孩子就要承擔如此又髒又重的體力活,這個世界沒有一點兒人情味。他們的家長,我們的社會幹什麽去了?這樣年齡的孩子顯然還有更有趣的事情可做。這真是一片可怕的黑色土地。”

還是這張圖片,還是這位實驗對象,在他情緒焦慮的時候,他這樣描述道:“我真擔心,這些孩子會弄傷他們的手腳,這種活兒應該讓年紀大一些的人去幹。一旦發生意外,真不知道會造成怎樣的悲劇。瞧,沼澤地旁邊的水恐怕不淺吧,萬一孩子不小心滑下去……”

同樣一個人,在不同的情緒狀態下,對同樣一項事物,竟然有如此不同的反應,真是耐人尋味。其實,事物還是那個事物,所不同的是情緒和心態。由此說來,環境的意義不在於環境本身,而在於對環境的解讀和理解。在實際的生活中,我們並不是生活在純粹的物質環境中,而是生活在環境的意義中,這個意義是由我們自身建構的。明白這一點,我們對環境的適應和控製,便有了遼闊的空間。在很多情形下,隻要稍微調整一下我們的心態、我們的視點,使它處於良好的狀態,我們就可以獲得一個全新的環境感受。

事實上,心態如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我們人生的成敗。我們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怎樣對待我們。我們怎樣對待別人,別人就怎樣對待我們。

我們在一項任務剛開始時的心態決定了最後有多大的成功,這比任何其他因素都重要。

人們在某一組組織中地位越高,就越能找到最佳的心態。難怪有人說,我們的環境(心理的、感情的、精神的)完全由我們自己的心態來創造。

心態可分為積極心態和消極心態。積極心態能發揮潛能,能吸引財富、成功、快樂和健康;消極心態則排斥這些東西,奪走了生活中的一切,使人終身陷在穀底,即使爬到了巔峰,也會被它拖下來。

積極心態的特點是信心、希望、誠實、愛心和踏實,消極心態的特點是悲觀、失望、自卑、虛偽和欺騙。

美國的世界冠軍摩拉裏就是一個具有積極心態的人。早在少年時代,他的心中就充滿了夢想,夢想著即將到來的成功。1984年,機會出現了。他在自己擅長的遊泳項目中,成為全世界最優秀的遊泳者,但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他卻隻拿了亞軍,冠軍的夢想並沒有實現。

摩拉裏重新回到夢想中,回到遊泳池裏,又開始投入到艱苦的訓練中。這一次目標是1988年韓國漢城奧運金牌。沒想到,他的夢想在奧運預選賽時就煙消雲散了,他竟然被淘汰了。

跟大多數人一樣,摩拉裏變得很沮喪。在這之後,他便把這份夢想深埋心中,到康乃爾去念律師學校。有3年的時間,他很少遊泳,可是心中始終有股烈焰在燃燒,使他無法抑製對遊泳的渴望。離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不到一年的時間,摩拉裏決定再一次孤注一擲。在這項屬於年輕人的遊泳賽中,他算是高齡者,簡直就像是拿著槍矛戳風車的現代堂吉訶德,他想贏得百米蝶泳冠軍的想法,在別人看來簡直愚不可及。

對摩拉裏而言,這也是一段悲傷艱難的時期,因為在這時他的母親因患癌症而離世了,她將無法和他一起分享勝利的果實,可是,追悼母親的精神卻進一步加強了他的決心和意誌。令人驚訝的是,摩拉裏不僅成為美國代表隊成員,還贏得了初賽。他的記錄比世界紀錄隻慢了一秒多,他決心在決賽中要創造一個奇跡。

加強想象,增加意象訓練,他在心中仔細規劃賽程,並不停地訓練。他希望能超越所有競爭者,一路領先。

最終他成功了。那一天,他真的站在領獎台上,頸上掛著令人驕傲的金牌。憑著他的積極心態,摩拉裏將夢想化為勝利,美夢成真。

史蒂芬·柯維曾告誡我們,心態是世界上最神奇的力量。帶著愛、希望和鼓勵的積極心態,往往能將一個人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反之,帶著失望、怨恨和悲觀的消極心態,則能毀滅一個人。因此,我們一定要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

成功人士的首要標誌在於他擁有積極的心態。一個人如果心態積極,樂觀地麵對人生,樂觀地接受挑戰和應付麻煩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

在推銷員中,廣泛流傳著一個這樣的故事:兩個歐洲人到非洲去推銷皮鞋。由於炎熱,非洲人向來都是打赤腳。第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立刻失望起來:“這些人都打赤腳,怎麽會要我的鞋呢。”於是放棄努力,失敗沮喪而回。另一個推銷員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腳,驚喜萬分:“這些人都沒有穿皮鞋,這皮鞋市場大得很呢。”於是他想方設法,引導非洲人購買皮鞋,最後發了大財。

這就是一念之差導致的天壤之別。同樣是非洲市場,同樣麵對打赤腳的非洲人,一個人灰心失望,不戰而敗;而另一個人滿懷信心,大獲全勝。

如何維持、保護、培養和強化積極的心態?我們應該從如下方麵去努力。

1.改變習慣用語

不要說“我真累壞了”,而要說“忙了一天,現在心情真輕鬆”;不要說“他們怎麽不想想辦法”,而要說“我知道我將怎麽辦”;不要在團體中抱怨不休,而要試著去讚揚團體中的某個人;不要說“為什麽偏偏找上我,上帝,”而要說“上帝,考驗我吧”;不要說“這個世界亂七八糟”,而要說“我要先把自己家裏弄好”。

2.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的積極心態

不用看早上的電視新聞,你隻要瞄一眼權威性報紙的頭版新聞就夠了,它足以讓你知道將會影響自己生活的國際或國內新聞。看看與你的職業及家庭生活有關的當地新聞,不要浪費時間去看別人悲慘的詳細新聞。在開車上學或上班途中,可聽聽音樂。如果可能的話,和一位積極心態者共進早餐或午餐。晚上不要坐在電視機前,要把時間用來和你所愛的人談談天。

3.學會幫助別人,傳遞積極心態

在你生活中的每一天裏,寫信、拜訪或打電話給需要幫助的某些人,向某人顯示你的積極心態,並把你的積極心態傳遞給別人。

消除厭倦情緒

厭倦的情緒在每個人身上都會存在,就像我們有時整天說“我很煩。我很煩!”不論出自真心與否,這都體現了對生活的消極態度。

一般來說,厭倦情緒有很多表現。

工作與休息的關係沒處理好。有些人工作時隻知道拚命幹,但除了工作,幾乎沒有任何社交活動,這樣時間長了,不免會開始對自己的工作產生反感。

人際關係不良。有的人每天早晨一想到上班就害怕,部分原因是因為與周圍同事相處不好,這時心裏就會想:“這種看別人臉色的日子真讓人厭倦。”

人們應該考慮清楚有關自己理想職業的每一件事——從工作形式到工作環境,然後確定自己所追求職業的標準或目的。如果目前從事的不是自己理想的職業,最直接的目標就是首先把與周圍人的關係處好。否則,立刻“跳槽”沒商量。

人們還可以尋找一些自己喜歡的業餘消遣活動,培養自己的業餘愛好。把自己的愛好和業餘活動當作本職工作一樣認真對待,並同樣引以為豪。這不僅有利於拓寬視野,改善心情,排遣心中的不快,還可以陶冶情操,提升個人修養。

如果你與周圍同事相處不好的話,或者說不喜歡與他們一起工作,但最低限度也應該和他們積極相處。積極相處的原則之一就是克服自閉,主動交流,融入工作環境中。比如,當你在電梯裏對人微笑時,別人也會對你報以微笑,在辦公室也是如此,以禮相待是人的本性。假如對周圍的一切都心存厭煩——厭煩你的工作、你的上司……那就更應該用一種積極的方式與人交談。談些大家都喜歡的事,至少有可能找到與同事的某些共同點。

有個詩人說過:“年歲隻能在額頭留下皺紋。但若是在生活中缺少熱情,心靈也將布滿皺紋。”

有一個曾經流傳很廣的故事。有個書生認為,隻要有書讀,有沒有情感,有沒有生活都無所謂。於是,一個富翁便和書生打賭,讓這位書生單獨在一間書房裏讀書,每天有人送飯,假如能堅持10年不離開這間書房的話,這位富翁將滿足書生所有的要求。於是,這位書生開始了一個人在書房裏的讀書生涯。他與世隔絕,終日閱讀各種書籍。

當10年期限快到的時候,富翁不願履行諾言,準備殺了這位書生。誰知進書房一看,這位書生已越窗而逃。

我們生下來就麵對一個花花綠綠的世界。我們可以不愛金錢,可以不愛權力,可以不被各種各樣的物欲所**。不愛金錢,最多淪為窮人;不愛權力,最無奈也就是個平民;不被物欲所**,最終將會心靜如水。但我們不能沒有感情,不與自己的親人相互依伴,不與朋友真誠相待,心與心地合拍共鳴,我們的心很快就會被荒蕪吞噬。

自閉的人需要改變自己,下麵的方法可以嚐試一下。

(1)樂於接受自己。有時不妨將成功歸功於自己,把失敗歸結於外部因素,不在乎別人說三道四,“走自己的路”,樂於接受自己。

(2)提高對社會交往與開放自我的認識。一個人的發展高度,決定於自我開放、自我表現的程度。要想克服孤獨感,就要把自己的心向交往對象開放。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讓他人了解自己,這樣才能在社會交往中確認自己的價值,實現人生的目標,成為生活的強者。

(3)精神轉移法。將過分關注自我的那部分精力轉移到其他可與他人交流的事物上去,以減輕心理壓力。可以練字、作畫、唱歌、練琴等。

(4)係統脫敏法。自我封閉者要正視現實,要勇敢地介入社會生活,找機會多接觸和了解外人。這樣就可以不斷地摸索經驗,擴大與外界的交往。這可以從最容易的事做起,然後逐步完成高難度的接觸。

不要無端猜疑

有一個寓言,說的是“疑人偷斧”的故事:一個人丟失了斧頭,懷疑是鄰居的兒子偷的。從這個假想目標出發,他觀察鄰居兒子的言談舉止、神色儀態,無一不是偷斧的樣子,思索的結果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了原先的假想目標,他斷定賊非鄰子莫屬了。可是,不久他自己又在山穀裏找到了斧頭,這時再看那個鄰居兒子,竟然一點兒也不像偷斧者。

由此看來,猜疑一般總是從某一假想目標開始,最後又回到假想目標上來,就像一個圓圈一樣,越畫越粗,越畫越圓。最典型的恐怕就是上麵這個例子了。現實生活中猜疑心理的產生和發展,幾乎都同這種用封閉的

思路主宰了正常思維密切相關。猜疑往往是建立在主觀臆斷的基礎之上,往往缺乏事實根據,隻是根據自己的主觀象像毫無邏輯地去推測、懷疑別人的言行。

有位偉人曾說過:“猜疑之心猶如蝙蝠,它總是在黑暗中起飛。”猜疑之心令人迷惑,亂人心智,甚至有時使你辨不清敵與友的麵孔,混淆了是與非的界線,使你的家庭和事業遭受損害和失敗。

沒有幾個人願意與一個好猜疑別人的人交往,故好猜疑者多為孤獨者,這種孤獨是處在得不到別人幫助的孤獨。好猜疑者會處處行路難,其生命的能量無法施展,其智力和才華也無法展開,很難事業有成。

行動遲緩,遇事猶豫不決,經常使人陷在進退兩難境地。

某大學曾對3200名男女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有一個問題是:“在生活中,你最害怕什麽?”有2800多名學生回答是:“怕別人在背後議論自己。”如此高的比例說明了一個道理,大多數青年總是猜疑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反過來講,就是青年人在社會交往中又總是對別人有疑心。

疑心,作為一種複雜的社會心理,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麵的。首先,大多猜疑者由於其生理氣質沒有健康正常地發展,沒有樂觀通達的處世態度和堅強的自信心,因而一步一步地內向化,使自己經常處在自我封閉狀態。他不知道每個人都有一個獨立完整的個性世界,哪裏會人人都有閑工

夫專門搬弄你的是非呢?過於內向者總是用一己的狹隘偏見為尺度去衡量所有的人,即所謂“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其次是“心私則生疑”。這裏的私主要是指自我意識太強,對周圍人們的議論比較敏感,擔心別人背後說不利於自己的話,於是便疑神疑鬼的,陷於一種自我恐懼和自我防衛之中。再次是誤會。大千世界,萬事萬物,錯綜複雜,即使雙方感情、友誼極其深厚,也難免有時會發生誤解。於是錯誤地理解他人的言行,輕信流言蜚語,造成疑心,形成裂痕。

總之,不了解人,不了解世界,缺乏判斷力,是造成好猜疑、神經過敏、判斷錯誤、發生誤會的主要原因。

想要克服多疑、神經過敏的心理缺陷,就得從走出以自我為中心開始。把自己從內向的趨勢拉轉到外向的趨勢,勇敢地麵向外部世界,麵向他人,多去交往,多去了解,以獲得對人對事物的正確認識和準確判斷。

在了解他人、了解外部世界的過程中,自覺地培養自己理解他人、理解世界的能力,形成樂觀通達的開朗個性。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不能理解的,沒有一件事是不能理解的。

你如果懷疑某個人、某件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去與那個人交談,坦誠而友好地與他交流自己的看法,獲得真實的認識,從而達到理解。一旦理解了,你就不會再掛在心中,不會再記恨那個人了。

消除誤會的辦法就是麵對麵地交流,這比任何旁敲側擊、迂回了解、道聽途說都省事而見效。

相信別人,相信自己,相信這個世界。走出神經質和絕對化的陰影,這樣你才會擁有那份輕鬆快樂的心情,你才會擁有和諧完美的人生。

走出自私與狹隘的泥潭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嗎?這是一個中學生向老師提出的問題。

老師並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了一個問題:“你個人的本性是否是自私的呢?”

這個學生認真地思考了這個問題。他說:“我有時有自私的表現,有時有無私的表現。我到底是自私的還是無私的呢?”他自己也被難住了。同學們為此展開了討論,大家在討論中都想起了自己有過無私幫助別人的行為,最後大家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自私是人類的一種正常的表現,每個人都有自私的時候。但無私幫助別人也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動,每個人也都有過無私幫助別人的時候。所以不能簡單地說‘自私是人的本性’。”

“人有過自私”和“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盡管一個人自私過,但並不等於人的本性都是自私的。

任何一個人的內心都存在一種道德和法律意識,這與保持自己的私心雜念是不矛盾的。可以這麽說,如果人性中全是崇高的道德理念,人就不再是人而是神;如果人心中全是私心雜念,沒有什麽崇高的道德理念,人也就不再是人,而和動物也沒什麽區別。

不可否認,自私是一種較為普遍的心理現象,是一種近似本能的欲望,它處於一個人的心靈深處。正因為自私心理潛藏較深,它的存在與表現便常常不為個人所意識到。有的人不顧社會曆史條件的要求,一味地想滿足自己的各種私欲,可是自己卻並未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已經過於自私,相反,他在侵占別人利益時往往還覺得心安理得,正因為如此,我們才將自私稱為人格缺陷。

自私和無私之間僅是一線之隔。越過它,就可以感受到舍己為人,不求任何回報的快樂。這是人生最大的喜悅。自私的人隻能停留在狹小的自我束縛裏,無法想象和體會無私助人的快樂。無私是所有崇高人物共同的特征之一。沒有無私的付出,任何人無論做什麽都不會有成就感,當然也成為不了崇高的人。如果行為是自私的,縱然讀破萬卷經書也是枉然。

有的人遇到一點點委屈或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計較、耿耿於懷,有的學生聽到老師或家長一兩句批評的話就接受不了,有的人在學習、生活中出現一點兒小小的失誤就認為是莫大的失敗與挫折,長時間寢食不安,有的人人際交往麵窄,隻同與自己看法一致或不超過自己的人交往,容不下那些與自己意見有分歧或比自己強的人。

自私狹隘性格的產生往往同家庭中不良因素的影響有很大關係。父母自私狹隘的心胸,為人處世的方法,不良的生活習慣等,都對子女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有些子女狹隘的性格完全是父母性格的翻版。另外,扭曲的生活環境、溺愛的教育方法往往容易形成子女任性、驕傲、利己主義等品質,使其受一點兒委屈便耿耿於懷,對“異己”不肯容納與接受。尤其是現在的一些年輕人,閱曆淺、社會經驗少,遇到問題後,容易把事情想得過於困難、複雜,加之對自己的能力估計不足,對稍複雜一點的事情常感到無能為力,因而容易給人造成自私狹隘的印象。

狹隘的人,不僅生活在一個狹窄的圈子裏,而且這種人的知識麵也往往非常狹窄,因此,開闊視野就顯得很重要。要使自己時刻感受到生活、學習中的新鮮刺激,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陶冶性情、在健康向上的氛圍中增強精神寄托、消除心理壓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與人相處應熱情、直率,善於團結互助,融“小我”於“大我”之中。隻要交往增多了,就可加深彼此了解與溝通,就能更透徹地了解別人與自己,開闊心胸。

解放自己

你感到經常受到壓製,被人欺負嗎?人們是怎樣對待你的?你是不是三番五次地被人利用和欺負?你是否覺得別人總占你的便宜或者不尊重你的人格?人們在訂計劃的時候是否不征求你的意見?你是否發現自己常常在扮演違心的角色?你想改變這種處境嗎?

美國大律師韋恩·戴爾指出:“我在訴訟人和朋友們那兒最常聽到的就是這些問題。他們從各種各樣的角度感到自己是受害者,我的反應總是同樣的。‘是你自己教給別人這樣對待你的。’”

中年婦女蓋伊爾來找韋恩,因為她感到自己受到專橫的丈夫冷酷無情的控製。她抱怨自己對丈夫的辱罵和操縱逆來順受,她的三個孩子也沒有一個對她表示尊重,她已經是走投無路了。

她對韋恩講述了自己的身世。韋恩聽到的是一個從小就容忍別人欺負的人的典型例子。從她性格形成的時期開始,直到結婚為止,她的行為一直受到她的極端霸道的父親的監視。沒想到她的丈夫“碰巧”也和她的父親非常相像,因此婚姻又一次把她推入陷阱。

韋恩對蓋伊爾指出,是她自己無意之中教會人們這樣對待她的,這根本不是別人的過錯。她不久就理解了,那麽多年她一直是忍氣吞聲,實際上是自己害了自己。她的任務應當是從自己身上而不是從周圍環境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蓋伊爾的新態度就是設法向她的丈夫及孩子們表明:她不再是任人擺布的了。她丈夫最拿手的一個伎倆就是向她發脾氣,對她表示嫌棄,特別是當孩子們或者其他的成年人在場的時候。過去她不願意當眾大吵一場,因此對丈夫的挑釁總是毫無辦法。現在,她要完成的第一個任務,就是理直氣壯地和她丈夫抗爭,然後拂袖而去,當孩子們對她表現出不尊重的時候,她堅決地要求他們要有禮貌。

在采取這種有效的態度幾個月之後,蓋伊爾高興地向韋恩匯報說:她的家庭對她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蓋伊爾通過切身經曆了解到,的的確確是自己教會別人怎樣對待自己的。

蓋伊爾還懂得了,自己解救自己的關鍵,是用行動而不是用語言去教育人。這就證明,你表明決心的行動勝過千百萬句深思熟慮的言辭。

韋恩指出:“許多人以為斬釘截鐵地說話意味著令人不快或者蓄意冒犯,其實不然。它意味著大膽而自信地表明你的權利,或者聲明你不容侵害的立場。”

下麵是一些策略,內向型人可以運用這些策略來告訴別人如何尊重自己。

1.盡可能多地用行動而不是用言辭做出反應

如果在家裏有什麽人逃避自己的責任,而你通常的反應就是抱怨幾句然後自己去做,下一次就要用行動來表示。如果應當是你的兒子去倒垃圾而他經常忘記,就提醒他一次。如果他置之不理,就給他一個期限。如果他無視這一期限,那麽你就不動聲色地把垃圾倒在他的床頭。一次這樣的教訓,要比千言萬語更能讓他明白你所說的“職責”是什麽意思。

2.拒絕去做你最厭惡的、也未必是你的職責的事

3.斬釘截鐵地說話

即使是在可能會顯得有些唐突的場所,毫無拘束地對服務員、售貨員、陌生人、秘書、出租司機說話。對蠻橫無理的人以牙還牙。你必須在一段時期內克服你的膽怯心理。你必須心甘情願地邁出這第一步,記住:千裏之行始於足下。

4.不再說那些招引別人欺負你的話

“我是無所謂的”,“我可能沒什麽能耐”,或者“我從來不懂那些法律方麵的事”,諸如此類的推托之辭就像是為其他人利用你的弱點開了許可證。當服務員合計你的賬單時,如果你告訴他你對計算一竅不通,那你就是暗示他,你不會挑出什麽“錯兒”的。

5.對盛氣淩人者以牙還牙,冷靜地指明他們的行為

當你碰到吹毛求疵的、好插嘴的、強詞奪理的、誇誇其談的、令人厭煩的以及其他類型的欺人者,冷靜地指明他們的行為。你可以用諸如此類的話聲明:“你剛剛打斷了我的話”或者“你埋怨的事永遠也變不了”。這種策略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它告訴人們,他們的舉止是不合情理的。你表現得越平靜,對那些試探你的人越是直言不諱,你處於軟弱可欺的地位上的時間就越少。

6.告訴人們,你有權利支配自己的時間去做自己願意幹的事

從繁忙的工作中或是熱烈的場合中脫身休息一下是理所當然的,把你支配自己休息和娛樂的時間視為是無可非議的,這是不容他人侵犯的正當權益。

7.敢於說“不!”

摒棄那種支支吾吾的態度,它容易給人造成對你的誤解。和隱瞞自己真實感受繞圈子的話相比,人們更尊重那種毫不含糊的回絕。同時,你也會更加尊重你自己。

8.胸懷坦**不要為人所動,並因此對自己所采取的果斷態度感到內疚。如果有人對你做出受了委屈的表情,向你說好話,許給你好處或是表示生氣時,你不要感到不好受。

一般來說,你過去已經教會他人怎樣欺負你,對這樣的人這種做法你是不大知道該如何反應的。在這種時候,你要站穩腳跟。

記住:是你教會人們怎樣對待你的。如果你把這一條當作指導你生活的原則的話,你就能夠自己解放自己了。

主動向別人問好

常聽到內向的人這麽說:“我的生活裏老是充滿著無聊平淡的小事,讓我覺得很乏味。人生就是這樣的嗎?為什麽別人都過得那麽多姿多彩,隻有我過得這麽無聊無趣?我該怎麽辦?”

就是因為這樣的生活慣性讓你苦悶,讓你覺得生命的意義不大。許多自覺生命枯燥而自殺的人就是這麽一路走來的,他們不懂得去控製生命中生動有趣、充滿活力的那一部分,反而讓平凡無趣的那部分生活給局限住,到頭來,禁錮式的生活也將他的心靈之門關閉。

如果你總是感到煩悶,先問問自己的人際關係出了什麽問題。也許都是別人主動來找你,而你卻老是被動地等待,次數多了,朋友心裏有了一種想法。這時,主動給好久沒聯係的朋友打個電話,你不就重新建立起熱絡的情誼了?

想想別人到底都用些什麽活動來裝點生活,你雖無法完全炮製,但仍可以他人為師,設法改變你的現狀。你首先需采取的步驟就是:敞開自己的心靈之門,主動向別人問好!

如果你平常很少主動與人交往,這可以說你有一種回避習慣。你可以針對這個問題進行訓練,盡可能在社交場合主動與人進行簡短的交流。比如,你可以向公寓的保安問聲好,在散步或遛狗的路上向鄰居招招手,上班在電梯裏跟同事相互道聲問候,甚至隻是笑著說一聲:“哎,你好嗎?”“今天怎麽樣?”“你知道今天下午有活動嗎?”“周末愉快!”這些話可以增加你的社會交往,還會給你帶來社交自信心。

如果你能開始主動向別人問好,那你就能獲得令你滿意的人際關係。和諧的人際關係不但有利於事業的發展,還有利於人的身心健康。

內向的人應該明白,合作在人際關係學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合作就是要與人打交道,這就要求在人際關係上要處理得當,也就是說合作需要良好的人際關係基礎。

現代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掌握了信息,就等於掌握了市場,掌握了成功。信息的閉塞可能使人貽誤戰機,遺憾終身。

廣泛地結交朋友,妥善地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會使你及時獲得不同的信息,你就可能在這些信息的協助下,處於領先地位,取得事業的成功。

良好的人際關係,不僅具有以上幾種作用,它更能使人擺脫孤獨的窘境。

不妨發一次脾氣

內向的人通常都不大好意思拒絕別人,覺得會傷別人的麵子,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會讓對方得寸進尺,使自己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所以,內向的人不能太“溫柔含蓄”,必要時要不妨發一次脾氣。

小黃是一家小廠的會計,他們辦公室隻有他、女出納員和倉庫保管員三個人。小黃生性溫和,不善爭吵,很少發脾氣,即使是在對方無理取鬧的情況下,他依然能夠心平氣和地解釋、辯說、擺道理,再不奏效,便常以不屑與之多費口舌而告終。不少人稱他“性情好”,他也從內心裏引以為榮。

女出納總覺得小黃好脾氣,工作上的事情常常讓小黃代勞,連填寫領料單的事也要小黃代寫。有一次,小黃拒絕了她兩次.不料,女出納第三次仍把領料單塞給了他。小黃一下感到忍無可忍,一股熱血直衝腦門,他臉漲得通紅,大聲說道:“你不會填寫,那就拿回家叫你男人填好了!”小黃話一出口就後悔了,覺得口氣太重了,不知對方受得了受不了。

但令小黃最驚奇和欣慰的是,小黃發脾氣後並未影響和那位女出納員的融洽關係,他們之間反而比以前有更多的話題和開更多的玩笑了。

大膽表露自己的真實想法,不僅會使你贏得尊重,捍衛自己的尊嚴和利益,而且還會使你贏得機遇,不斷地走向成功。

一個人若總是愛發脾氣就顯得急躁粗暴,當然不好,相反,一個人受了氣卻總是委曲求全,遷就了事,那不就是一個十足的“窩囊廢”嗎?而且,假如當你麵對著一個無恥小人充滿怒火的時候,仍然壓抑自己,不讓自己發脾氣,不表露自己憤怒之情,那你簡直就是一個膽怯之輩了。所以,發脾氣並非都是壞事,發脾氣要發得有理、適時、適度,這才是最要緊的。

適當地發一次脾氣是內向的人保護自己的最佳武器。有人喜歡選擇做好人,但同樣有人喜歡做惡人!做好人有利也有弊,做惡人同樣也有對自己好的或不好的地方。說到頭來,做好人做惡人都不過是做人的技巧而已。

和做好人完全一樣,發脾氣同樣可以因人而施,你可以有選擇性地做惡人。比如,你可以對下屬和同事發發脾氣,但不可以對老板發脾氣。總之,善於發脾氣,你可以省去許多麻煩。

所以,內向的人不妨大膽地做一次惡人,勇敢地發一次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