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爭氣代替生氣

人生難免或多或少受到一些不公平的對待。許多人在這個時候常常會生氣:生怨氣、生悶氣、生閑氣、生怒氣……殊不知,生氣,不但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傷害感情,弄僵關係,使本來不如意的事變得更加不如意,猶如雪上加霜。更嚴重的是,生氣極有害於自己的身心健康,簡直是在“摧殘”自己。

古希臘學者伊索說:“人需要平和,不要過度地生氣,因為從憤怒中常會對易怒的人產生重大災禍。”俄國作家托爾斯泰說:“憤怒使別人遭殃,但受害最大的卻是自己。”清末文人閻景銘先生寫過一首《不氣歌》,頗為幽默風趣:

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倘若生氣中他計,氣出病來無人替。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氣之為害太可懼,誠恐因氣將命廢。我今嚐過氣中味,不氣不氣真不氣!

美國生理學家愛爾馬,為研究生氣對人健康的影響,進行了一個很簡單的實驗:把一支玻璃試管插在有水的容器裏,然後收集人們在不同情緒狀態下的“氣水”,結果發現:即使是同一個人,當他心平氣和時,所呼出的氣變成水後,澄清透明,一無雜色;悲痛時的“氣水”有白色沉澱;

悔恨時有淡綠色沉澱,生氣時則有紫色沉澱。愛爾馬把人生氣時的“氣水”注射在大白鼠身上,不料隻過了幾分鍾,大白鼠就死了。這位專家進而分析:如果一個人生氣10分鍾,其所耗費的精力,不亞於參加一次3000米的賽跑;人生氣時,體內會合成一些有毒性的物質。經常生氣的人無法保持心理平衡,自然難以健康長壽,被活活氣死者並不罕見。另一位美國心理學家斯通博士,經過實驗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遇上高興的事,其後兩天內,他的免疫能力會明顯增強;如果一個人遇到了生氣的事,其免疫功能則會明顯降低。

杜絕生氣的另一種可行辦法是:變生氣為爭氣。美國酒店經營企業家希爾頓在年輕時比較貧窮。有一次他進飯店吃飯,因為衣著寒酸,被服務員冷落了好久。等到服務員終於上來服務,也是一副打發叫花子的模樣。希爾頓順手翻了翻菜譜,服務員就不耐煩了,說:後麵的你就別看了,你要的都在前麵這一頁。為什麽這麽說呢?因為後麵的菜都是比較貴的。希爾頓被服務員的話給氣得不行,心想來的都是客,這樣子對我也太不公平了吧?但他還是壓製住自己的怒火,點了一樣他消費得起的便宜菜。

飯吃完後,希爾頓的火氣也慢慢消了。他心中有了一個念頭:將來一定要買下這家飯店!當然,他後來的發展不止是買下一家酒店,而是在全世界擁有最著名的飯店管理集團,這就叫變生氣為爭氣。

每個人都希望被人重視、受人尊重、受人歡迎,但有時又難免被人嘲弄、受人侮辱、被人排擠,生活給了我們快樂的同時,也給了我們傷痛的體驗。而這就是生活,這就是我們需要麵對的人生。有的人能夠很坦然地麵對一切,痛並快樂著;有的人卻成天為一點小事火上心頭,或者悲觀喪氣,怨天尤人。其實,很多時候不過是自己小肚雞腸,去斤斤計較那些虛無的名利,而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別人的身上。我們為什麽不想想,如果我們自己足夠優秀,別人還會對你冷眼嘲諷嗎?所以,讓自己快樂的最好辦法就是自己去爭氣,去做得更好,在人格上、在知識上、在智慧上、在實力上使自己加倍成長,變得更加強大,使許多問題迎刃而解。這就是所謂生氣不如爭氣的精髓。

人活著就是爭一口氣,這口氣不是生氣而是爭氣。不過,要爭氣就得有誌氣。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能戰勝自己的才算堅強,而戰勝別人的人隻不過是有力量而已。不僅如此,一個人的成功主要還不在其有多高的天賦,也不在其有多好的環境,而在於是否具有堅定的意誌、堅強的決心和明確的目標。而整體實力才是唯一的通行證,也是最可靠和有效的通行證,認識到這一點,你才能暢行無阻。

在讀小學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一定要爭氣》。

文章講述的是我國著名生物科學家童第周的故事。在童第周28歲那年,他到比利時去留學,跟一位在歐洲很有名氣的生物學教授學習。一起學習的還有別的國家的學生。由於舊中國貧窮落後,在世界上沒有地位,外國學生非常瞧不起中國來的學生,經常譏笑與蔑視童第周。童第周暗暗立下誌向:一定要為中國人爭氣。

幾年來,童第周的教授一直在做一項難度很大的實驗,但做了幾年也沒有成功。童第周不聲不響地刻苦鑽研,反複實踐,終於成功了。那位教授興奮地說:“童第周真行!”這件事震動了歐洲的生物學界,也為中國人爭了氣。

人人生而平等,為什麽你外國人要瞧不起我中國人?這種不公平的待遇,似乎真的值得童第周生氣。但光幹生氣有什麽作用?生氣僅僅是一種情緒化的表現而已,僅僅停留在口頭或拳頭之上。但爭氣卻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行動反擊。爭氣不是說有就有的,要靠努力才可以實現。爭氣值得喝彩,爭氣值得鼓勵,爭氣是最值得人人都學習的。總之,生氣是一種消極的發泄,而爭氣才是一種積極的作為。

爭氣不是爭一時之意氣,而是應該考慮到整體形勢,不利於己時就忍一忍、讓一讓,百忍方可成金,不看情況就去爭鬥的人,隻不過是匹夫之勇罷了。能忍住眼前之氣,同樣是一種可貴的心性,更是一種難得的智慧,忍小氣才可以得大益;忍在大處,才能贏在大處。

生於戰國末年的張良本來名叫姬良,他是韓國的名門之後,其祖父和父親相繼為韓相國,侍奉過五代君王。在公元前230年,韓首當其衝遭秦滅。從貴胄公子淪落為亡國之奴,20歲出頭的姬良一度壓不住他對秦王的怒火,衝動地想學荊軻去刺殺秦王。在公元前218年,他孤注一擲地發動了行刺,結果事情未成反而險些讓自己喪命。僥幸逃脫後,姬良改姓張良,於躲避秦王的通緝中幸遇圯上老人。圯上老人刻意侮辱張良,讓張良明白自己身上的使命是滅暴秦而非殺秦王。一個身負重大使命的人,看事物的眼光驟然開闊,心胸也不再狹窄。後來,張良以他堅毅的忍耐力、冷靜的思考力,輔助劉邦滅秦誅楚,建立了一番偉大的功業。

德國哲學家康德說得好: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睿智的話從來就不深奧,康德的話很好理解。一個人若生氣,大抵是受了不公平的待遇,挨老板錯罵,被戀人背叛……凡此種種,似乎皆不是你的錯。那你為什麽還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讓自己第二次受到傷害?如果一定要說你也有錯的話,應該是你做得還不夠優秀。再努力一點兒,做老板不可或缺的臂膀,他不光會減少錯罵你的次數,甚至連正常的批評也許都會斟字酌句。再優秀一些,活出一個精彩的你,讓背叛的人後悔去吧!

“生氣”與“爭氣”雖然隻是一字之差,態度卻是大不相同:生氣是做人上的失敗,爭氣是做事上的成功。所以,碰上生氣時抱怨少一點兒,擔心少一點兒;平靜多一點兒,穩重多一點兒。生活就是這樣,你看得開便滿眼鮮花;看不開就是滿眼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