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文化

在中國,龍是真命天子的象征。龍的圖騰集合了駝頭、鹿角、牛耳、龜眼、蝦須、蛇身、魚鱗、蜃腹、鷹爪。這種複合結構,意味著龍是萬獸之君、百鱗之王。但是,現實生活中,龍是不存在的。因此,人們便將蛇視為神龍的化身,對其既敬又畏。

在我國古老的神話傳說中,古人眼中的創世神“女媧”和“伏羲”就是半人半蛇的形象,他們上半身是人身,下半身則是蛇形。

雖然,我們有時候會將蛇視為罪惡的象征,用“蛇蠍心腸”來形容惡毒之人。但是,傳統文化中大多時候還是將蛇定位為懂得報恩、能力極強的神物。

西晉幹寶所著《搜神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春秋時期,隋國君主隋侯在前往齊國的途中,遇見一條蛇,頭部受傷流血,被困淺灘。隋侯心生憐憫,采來草藥給它敷在傷口止血,然後用手杖把它挑入水中,讓它遊走。

不久,隋侯從齊國返國,再次路經此地,隻見那條蛇正口銜寶珠,在路旁等候。隋侯不知寶珠來曆,一時不敢接受。回國後,當晚夢見蛇繞床頭,驚醒一看,一顆夜明珠懸掛在床頭,直徑長達一寸,光芒朗照全室。這顆寶珠稱為隋侯珠,與和氏璧齊名,是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奪不休的國寶。

這個故事在西晉傅玄的《靈蛇銘》中也有明確的記載:“嘉茲靈蛇,斷而能繼。飛不須翼,行不假足。上騰霄霧,下遊山嶽。進此明珠,預身龍族。”書中將蛇形容為能騰雲駕霧的神物,是龍族的象征,可見蛇在古人心中的地位之高。

此外,關於蛇的傳說屢見於各朝各代的文士名作之中。如先秦古籍《山海經》赫然將蛇列入五毒行列,描述了許多以蛇為基礎的鬼怪;還有明朝馮夢龍"三言"中根據起源於北宋的傳說故事《白蛇傳》改編而成的《白娘子永鎮雷峰塔》;以及蒲鬆齡《聊齋誌異》中溫婉善良的蛇精。

與我國類似,蛇在印度人心中的地位也很高。印度人認為他們的守護神毗濕奴附身在千蛇之王舍沙的身上,因此將其視為聖物對待。同樣將蛇當作聖物看待的還有埃及人,他們非常崇拜眼鏡蛇。埃及法老頭像上的眼鏡蛇是魔法無邊的女巫的化身,她可以保護國王不被敵人靠近傷害。在埃及人的傳說、著作中,眼鏡蛇還被描寫成太陽神的眼睛。

除了這三個國家,蛇也被廣泛運用到歐洲的神話故事、圖騰之中。基督教有一個支派叫作拜蛇教,他們信奉銜尾蛇,稱之為“聖蛇”。銜尾蛇的圖像是自繞一圈叼著自己尾巴的“銜尾蛇”。在諾斯底主義中,銜尾蛇象征“無限”與“世界之魂”,具有"自我消減”的特性,跟隨著傳道者的足跡,聲名傳遍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