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魅力者,往往最自信

當你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團體中,隻需幾分鍾就可以辨別出哪些人是主角。使他們與眾不同的究竟是什麽?是否是他們的自信嗎?是因為他們知道自己具備了特殊的才能嗎?是他們過去的成就,還是他們懂得運用肢體語言嗎?他們到底具備了哪些人人渴望得到的特質呢?

如果你想要做一個有魅力的人,自信是你必備的條件。一個人很可能知道自己的目標,但卻往往容易缺乏自信,那樣就會無法吸引他人,說服他人同行。自信可帶來信任,使他人相信我們。

一個5歲的男孩專心地在廚房餐桌上用蠟筆畫畫,他的母親過來問他在做什麽。他回答說,“我在畫上帝。”

她說,“親愛的,沒有人知道上帝長什麽樣子。”男孩充滿自信地回答說:“等我畫好,大家就知道了。”這正是大家最欣賞的自信表現。一群來教會開會的牧師,在第一天早上的討論會結束後,前往交誼廳共進午餐。彼特晚了幾分鍾才到,以為大家都已就座了。沒想到這150人全在門外排隊。在隊伍的最前麵,站著彼特6歲大的兒子喬,他高舉著雙手,正在發號施令。“要再等一下,他們才能弄好!”喬其實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但他充滿自信地發號施令,讓這些牧師乖乖聽令。

為什麽自信會產生如此巨大的魅力——甚至連一個年僅6歲的小孩也不例外?這是因為自信的人眉宇間往往都有一種特定的從容與鎮定,給人一種不容置疑的壓力。

有自信的領袖可為他人帶來積極正麵的改變。由美國馬薩諸塞州春田大學所做的研究證實了此一觀點。這項實驗是為了求證學生在沒有任何鼓勵的狀況下,自動自發工作的效果。

研究人員要求孩子畫一張人像圖。當他們完成後,又要他們再畫一張人像,且要求他們這次畫得一定要比前次的好。完成後,再給予他們同樣的單調命令:“現在再畫一個人,要比上次的好。”

無論他們畫得多糟,沒有人嘲笑或批評他們;無論他們畫得多完美,也不給予任何讚美或鼓勵。隻是不斷要求他們畫另外一張。

你大概可以猜到結果,有些孩子開始生氣,並公開表示他們的不滿。有個孩子拒絕再畫,另外一個說他被“陷害”了,並稱這些指導員是“卑鄙的家夥”。但大部分孩子隻是麵露憤怒,沉默不語,繼續做他們乏味、得不到報酬的苦工。

孩子們在一再要求下所畫的愈來愈差,而非愈來愈好。

人需要肯定和讚美,才能保證最佳的表現。即使不做消極或吹毛求疵的批評,也遠不如給予讚美和積極的誇獎重要。同樣的,對工作給予讚賞可提升效率,而沒有讚美的工作會使人們的熱情消退。

有心人曾細細研究教皇保羅的生平著述,發覺他以3種看似不同,其實互相有關聯的方法使用“自信”一詞。保羅在說到自己與神的關係時,6次引用自信,6次談到自己的信心,在與人相處方麵,也有6次提到他的信心。因這三方麵均密不可分,所以一定要有平衡點。對自己沒信心,會變成失敗、軟弱的基督徒。對他人沒信心,則會多疑和不信任。

誰學會了這項功課,誰就能成為一位有魅力的人。誰也不可能一直違背自己本性的態度處世。世界給我們的價值和我們自訂的身價大致吻合,自信心就是引領我們具有魅力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