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澆出來的裂紋青瓷

陶瓷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曆史,國人燒製陶瓷的技術也是讓他國望塵莫及的。中國的陶瓷在封建王朝時候就已遠負盛名,被許多外國人追捧,深受大家的喜歡。“中國”的英文譯為“China”,而這個單詞在英文字典裏最早也有陶瓷的意思。這充分體現了陶瓷的地位和重要性。

然而,陶瓷其實是一個合成詞。“陶”、"瓷”在意義上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物品。“陶”是指吸水的、不透明的物品,而“瓷”則是不吸水的、半透明的器物。二者重要的區別還在於,瓷在敲擊的時候會有清脆的金屬般的響聲。

我國的陶器文明開始於商代,到了宋朝,成為陶瓷發展的鼎盛時期。景德鎮因燒製陶瓷而遠近聞名,被譽為“瓷都”。在當時眾多的陶瓷產品中,最受歡迎的要數青瓷。"千金難求一青瓷",收藏青瓷成為每一位收藏家夢寐以求的事情。

具有如此高的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的青瓷是怎麽燒製而成的呢?

讓我們乘坐時光的飛船,穿越到很久以前的浙江清泉,尋找一對燒製陶瓷的高手兄弟。

這對兄弟師出同門,學成手藝之後,便都自立門戶,分別開了自己的燒製青瓷的窯。哥哥的叫做“哥窯”,弟弟的則叫做“弟窯”。兄弟二人開始了艱苦創業。

由於哥哥的手藝精湛,弟弟的技術略遜一籌,所以“哥窯”的生意紅火,而“弟窯”卻是“門前冷落鞍馬稀”。弟弟向哥哥討教方法,想改進自己技術,但是,被哥哥拒絕了。時間一久,弟弟心中的不服氣漸漸演化成了怨恨。

“你不仁就休怪我不義!”弟弟被怨恨衝昏了頭腦。“我分文不進,你也別想掙錢。”這樣想著,弟弟便在深夜一個人擔著一擔冷水來到了哥窯,準備破壞哥哥今天燒製的陶瓷。

因為燒製陶瓷需要高達1000℃的溫度,如果哥哥燒製的陶瓷直接遇見冷水,所有的瓷器都會毀掉。

看到哥哥從哥窯走出,弟弟小心翼翼地來到窯中,將擔來的冷水一股腦全潑在哥哥剛燒好的瓷器上,馬上就離開了。心想:“等著明天早上看好戲了。”

第二天早晨,哥哥來到窯中,著實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昨晚燒製的陶瓷全部有了裂痕,就像結冰的河水被硬物敲碎了一樣。

“這可怎麽辦?都碎了!”帶著擔心,哥哥走到瓷器前,輕輕地推了一下,以為瓷器會散落一地碎片。可是意外的是瓷器竟然毫發無損。哥哥趕緊抓起瓷器,發現隻是有一些紋路,瓷器本身並沒有被破壞。

“真是天無絕人之路,這批瓷器還有救。這樣或許也可以賣出去。可能有人會喜歡有紋路的陶瓷呢!"

哥哥隻能把死馬當做活馬醫了,中午將全部瓷器展出。令他意外的是這樣的瓷器更受大家歡迎,很快,這批瓷器便所剩無幾了。哥哥很高興,便想探究這些紋路的“來曆”。

哥哥終於知道是弟弟做的手腳。弟弟向哥哥承認了錯誤,哥哥非但沒有怪他,反而教弟弟如何燒製更好的瓷器。因為這件事,兄弟二人的感情也重歸於好了。

從此,裂紋青瓷憑借著上好的質量和特有的紋路而聞名祖國的大江南北,暢銷海內外。